聰明家長如何幫孩子改掉磨蹭拖拉的壞習慣

聰明家長如何幫孩子改掉磨蹭拖拉的壞習慣


小雯學習還不錯,但就是做作業時很磨蹭。本來30分鐘可以完成的作業,竟要磨蹭一個晚上,有時都12點多了還在做作業。更要命的是,這還是在家長陪伴的情況下,如果媽媽不在旁邊看著她,估計一晚上她都寫不完作業。小雯媽媽常常抱怨:“這孩子做作業時,才寫了兩個字就開始摳橡皮、玩彩筆,一小時都寫不了10個字。”

雨晨的媽媽正在為小雨晨做事沒有效率而著急。本來正在吃飯,忽然窗前有小鳥飛過,小雨晨就會放下飯碗去看個究竟;本來要去刷牙,可是當小雨晨走到浴室裡發現有一池水,他就開始玩了起來,刷牙當然就放在一邊了……這小傢伙做任何事都這樣,邊做邊玩、慢慢吞吞的樣子,因此耽誤了媽媽好多時間。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家庭中都會上演這樣的情景劇:早晨一起床,你叫孩子刷牙,他會磨磨蹭蹭地說等會兒;你叫孩子趕緊吃早飯,他卻要先擺弄一會兒玩具;任憑你那兒叫破嗓子說要遲到了,可是孩子卻依然穩如泰山,根本不當一回事。許多家長為此傷透了腦筋,但常常束手無策……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慢性子”,他們的磨蹭是有一定原因的。

首先,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孩子並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儘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他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麼不好。比如大人們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學都不能遲到,而孩子則不然,爸爸媽媽上班和自己上學晚了,對他來講都是無所謂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決定的。這一特點,在幼兒園或小學初級階段的孩子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

其次,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旁邊有什麼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

再次,如果孩子對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缺乏自信心,這往往也會影響他們的做事效率。

除此之外,有時候,孩子做事效率不高還往往是他情緒消極的一種表現。上小學四年級的磊磊是個很聰明的孩子,會畫畫,還會拉小提琴,但就是做事太磨蹭。用他媽媽的話說:“這孩子不是個慢性子,但總覺得他做事慢半拍。每天晚上,本來洗澡半個小時就可以洗完,他非要拖上一個小時。拖來拖去,時間太晚了,還沒寫完作業就不得不催他快去睡覺了。”後來,磊磊媽媽從他的好朋友那裡知道了磊磊每天做事磨蹭的秘密。原來,磊磊經常對好朋友說:“我最不喜歡晚上了,因為每天除了要做完老師留的作業外,還要做家庭作業。有時,做完家庭作業還要練畫畫,幸虧小提琴不能在晚上拉。不過,我告訴你個秘密,為了能不做那些做不完的作業,我洗澡的時候會故意多磨蹭一會,這樣時間太晚了,媽媽就會讓我去睡覺了。”生活中,像磊磊媽媽這樣的父母很多。

面對孩子磨磨蹭蹭的行為,家長們千萬不能不聞不問、掉以輕心,但是,也不要表現出急躁情緒,急於求成。要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運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

方法一:啟發孩子的競爭心理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孩子還沒有接觸社會的經歷,他們感受不到緊張氣息。但是,總有一天孩子要長大,一個人做事沒有效率就無法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立足。因此,從小訓練孩子的時間觀念和競爭意識是很有必要的。

一位母親曾這樣寫道:從兒子上幼兒園起,我就有意識誘導他的競爭心理,讓他經常和小夥伴展開競賽:比速度、比勇敢、比仔細等等,讓孩子在競爭中逐步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養成敏銳捕捉信息並做出反應的思考力和行動力。在家更是如此:“兒子,看看咱倆誰穿衣服穿得快”;“兒子,咱們全家來個大比賽,今天誰吃飯吃得最慢誰就洗碗,好不好?”……

現在,兒子適應了這種學校和家庭的生活節奏,慢慢也就養成了做事講效率的好習慣。

有時,適當增加些生活的緊張氣息,不但能夠使孩子養成做事講效率的好習慣,而且對孩子日後的成長和獨立精神的形成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方法二:讓孩子嚐到磨蹭的後果

小猛從小就有做事磨蹭的毛病。現在,就是在早上時間最緊張的時刻,他也快不起來。媽媽對此很煩惱,但還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這天早晨,小猛照樣是慢吞吞地起床、穿衣服,媽媽沒有像往常一樣催促他,而是由他不急不忙地整理書包、擦皮鞋,還“忙裡偷閒”地看幾眼“奧特曼”圖書……結果當然是遲到,被老師批評一通。放學回到家後,小猛很難過。這時,媽媽才告訴他:“平時不遲到是因為有爸爸、媽媽在替你著急,催著你加油。現在,你長大了,要學會做事加快節奏,安排好時間,如果磨蹭習慣不改,不只是挨老師的批評,還會造成更嚴重後果。”現在,無論做什麼事,媽媽都不會催促孩子了。果然,在吃了幾次苦頭之後,小猛的行動快多了。

讓孩子嘗幾次磨蹭的後果後,他會自然而然地加快自己的速度。

方法三:反話正說

孩子很重視父母的評價,表揚、鼓勵總是能打動和激勵孩子,從而使孩子按著父母的想法去做。

曉明做事很愛磨蹭,每天晚上總愛磨蹭到很晚才肯睡覺,這樣不但早上起床的時候會很難,還會影響第二天的學習。曉明媽媽對此很有意見,有時,他磨蹭,媽媽就會批評他一通、打他幾下,但都不管用。後來,曉明媽媽改變了策略,他知道孩子愛聽好話,便試著“反話正說”:“曉明大了一歲,懂事了不少,用不著媽媽提醒,就知道上床睡覺了。”沒想到話音未落,曉明高興地上床鑽進了被窩。

後來,在其他事情上,曉明媽媽也試著“反話正說”,沒想到效果都很好。現在,曉明做事磨磨蹭蹭的現象越來越少了。

方法四:讓孩子學會合理地安排時間

如果孩子的做事效率不高,媽媽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學會合理地安排時間。在日常生活中,媽媽要教會孩子利用統籌方法來安排做事的先後順序,進而節省時間、提高做事的效率。

小杰在媽媽的指導下就很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晚上放學回家後,她不是急著像以前一樣去看動畫片,而是先把老師留的作業做完,然後再吃飯。吃完飯後,再預習一下明天要學的內容。預習完功課,離睡覺還有很長一段時間,當然,這段時間她是看動畫片,還是看漫畫書,都憑她選了。

但是,在孩子效率提高的同時,父母也要告訴孩子,動作快不等於做事馬馬虎虎、敷衍了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得又好,又能節省很多時間。

(來源《現代家庭報》,2010 年 01 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