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得讀帖,直接臨帖等於白臨

當我們選定好一本字帖之後,很多人就直接開始下筆臨了,卻不知道“選帖”之後的另一步驟是

“讀帖”


什麼是讀帖?就是在臨帖之前仔細地觀察其字帖上的字的筆畫、結構、點畫粗細、向背、長短、疏密、轉折、大小、欹正、參差以及章法錯落、虛實、穿插等進行一個觀察記憶。


讀帖在整個的書法學習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環節,但往往很容易被人們忽略掉。每一個成功的書法人都會對原帖或前人的書法作品進行一個仔細的研究和品味,從而從中汲取一更多的營養使自己更快的成長起來。因此在下筆臨帖之前,會對所選定的範本儘可能地反覆研究觀賞,恨不得將整本帖給吃下去,去從中領會每一個字的特徵和神韻所在,從而加深對自己的書法水平的提升。


不懂得讀帖,直接臨帖等於白臨

左為背勢,右為向勢


讀帖怎麼讀呢?


讀帖時仔細地觀察其字帖上的字筆畫、結構、點畫粗細、向背、長短、疏密、轉折、大小、欹正、參差以及章法錯落、虛實、穿插等。還要特別注意起筆與收筆之處,如起筆是否藏鋒,收筆又是否出鋒露鋒等。


有前人總結說:“一畫二端是法,當中是力”。另外對於內容的瞭解和掌握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對作品的解讀可以得到更好的臨帖效果和信息,例如書法的性情修養以及能力、社交和創作時的情感等各種因素,我想這大概就是電腦無法代替人的原因吧,這些內容在古代信札中有比較突出的表現。


讀帖時對碑帖進行仔細的分析,從中體會到筆法的起承轉合與輕重緩急,字的間架結構,字與字之間的關係,行與行之間的關係,用墨的濃與淡幹或溼等一系列問題。通過這樣的研習也能達到陶冶自己的性情的效果,神交於古人。讀帖時的思緒是不受限的,可以在原帖之中任意馳騁,欣賞諸多的書家,體味各種流派的風格,更加的開闊自己的思維眼界,增強自己的欣賞能力,有時往往是“百看不如一練,百練不如一看”交和之來。


不懂得讀帖,直接臨帖等於白臨

讀帖並不是平常意義上的口讀,將字讀出音來,並不是的,而是要對它進行一個研讀,研究它拆解它,消化它。一般意義上的瀏覽是遠遠達不到目的的,需要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地進行詳細的觀察、分析、研究,從而對碑帖更加深刻的理解。對於作品的筆法、結體、章法佈局等都需要重點地觀察和研究,在下筆臨習之前做到心中有字,胸有成竹、意在筆先、一筆而成。


讀帖時要做到精力集中,心平氣和,最好不要受外界打擾,找個較為安靜的地方,有如電視中武俠片練武功秘籍般。如果所選的範本是墨跡本,還要特別注意墨色的變化。讀帖不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長時間地進行研究,然後熟記於心,將碑帖刻進心中,這對於你在往後的臨習過程中會有一個量的進步增漲。


讀帖時還要和臨摹相進行結合,不能長時間地分立實施,也就是隻讀不臨或只練不臨,否則難以匯聚成整體,充實到實操中來。


不懂得讀帖,直接臨帖等於白臨

讀帖還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要心領神會,清代梁同書在《頻羅庵論書·書張芑堂論書》中有言:“帖教人看,不教人摹”。所以讀帖時,多注意揣摩技法、背景要義,從技法入手,由形到神。因為書法是通過文字來表達情感的一門藝術,並不像實物一樣清晰可見,而是存在我模糊性,所以更需要認真去領悟和感受碑帖當中的格調、氣息、章法以及韻味還有作者所作之書的思想感情等。


我想藝術之所以能留傳久遠且不易被他人模訪,在一幅作品當中的個人感情是最難以能讓人抄襲得了的。讀帖時,對碑帖當中的書法風格進行多比較多分析與研究,對其外在的形式和內涵意境等進行全方面地瞭解把握,然後進一步拓展,從而廣取博覽,吸收更多的營養。


為了更好地入帖和出帖,讀帖時要心手相應,反覆揣摩點畫、結字、章法等,並且讓熟練的掌握和應用,加強記憶。宋代黃庭堅曾言:“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天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想要達到心手相應,就必須有長期的堅持,記憶,不斷地積累經驗,從而達到得心應手。


也可以進行空臨也是一個加強記憶的好法子,就是說對著字帖上的字,用手指在空中比劃書寫。傳聞王羲之學書不僅染黑了墨池,更是無時無刻的用手指在空中比劃書寫,走到哪就練到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