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哪個皇帝最善於用人?

鷹揚縱橫


個人認為歷史上善於用人的皇帝是秦始皇嬴政,一個國家的發展和強大,都離不開一個英明神武的君主,也離不開一些聰明能幹才華洋溢的文臣武將,君臣之間的聯繫更是直接左右一個朝代的興衰成敗,秦始皇善於用人之術,惟才是用,知人善任,與其說是能力,更有這方面的天分。

首先,用外來人,最初的秦國在七國地位中一直居低,被其他國家看不起,土蠻,落後,所以國家自我封閉,不吸收外來文化故步自封,尤其排斥仇恨外國人。而秦始皇早就明白,要想強大就得師夷長技以制夷,吸收外來文化學習外來文化,光靠自家那些口口聲聲愛國為國為民實際卻爭權鞏固維護自己利益的族人旁臣是沒用的,李斯、尉繚、韓非、姚賈們都是外來人,在秦國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並且才華得到施展,使得秦國才得到真正意義的強大

李斯的《諫逐客書》就是個最好的例子,在這篇文章裡,李斯用事實說明了客居秦國的人士在該國發展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批評秦始皇對人才“不問可否,不問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李斯還寫到:“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即眾庶,故能成其德……”看過《諫逐客書》後,秦始皇恍然大悟,心裡說差點上誤了“來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大事。包括後來投其麾下的韓非,著有的曠世之作《孤憤》,秦始皇讀後大為傾倒,感慨地說,若能見到作者,死而無憾。公元前234年,秦軍向韓國進攻,目的是為了得到韓非,韓國無力抵抗,只好讓了韓非,總之例子不勝枚舉。

總而言之,秦始皇善於用人,敢於用人,知人,且善用,且敢用



邢謙


一、秦穆公

用五張羊皮換來一個奴隸百里奚,和他談了三天話,就把國政交給這個奴隸來打理,而使秦國成為五霸之一。

穆公不但赦免了殺他寶馬的300個農夫,還送給他們酒喝。最終這300農夫在戰場上救了他的命,還把晉國國君擒捉。

赦免了因穆公決策失誤而打敗仗的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將領,最終孟明視三人為國雪恨。

二、劉邦

對張良、蕭何、陳平、韓信、曹參、周勃、樊噲、陸賈、彭越、酈食其、叔孫通等人,量才錄用,各盡所能,終於一統天下。基本沒有出現用人失誤的情況。識人之能非劉邦莫屬。

三、漢武帝

漢興六十餘載,海內艾安,府庫充實,而四夷未賓,制度多缺。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始以蒲輪迎枚生,見主父而嘆息。群士慕向,異人並出。卜式拔於芻牧,弘羊擢於賈豎,衛青奮於奴僕,日磾出於降虜,斯亦向時版築飯牛之朋也。

漢之得人,於茲為盛:

儒雅則公孫弘、董仲舒、倪寬;篤行則石建、石慶;質直則汲黯、卜式;推賢則韓安國、鄭當時;定令則趙禹、張湯;文章則司馬遷、相如;滑稽則東方朔、枚皋;應對則嚴助、朱買臣;天文數學則唐都、洛下閎;音律則李延年;運籌則桑弘羊;奉使則張騫、蘇武;將率則衛青、霍去病;受遺則霍光、金日磾,其餘不可勝紀。是以興造功業,建立制度規範,後世莫及。


南宮外史


甲:秦始皇—嬴政;秦王嬴政掌權後,執行秦孝公變法以來商鞅的法家政策,破格任用“六國”人才,加強君主專制,削弱舊貴族勢力,提拔由軍功而上升起來的貴族。

首先任用尉繚(魏國人)和李斯(楚國人)等人,積極推行統一戰略。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 。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 ,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於韓人間諜鄭國入秦,秦王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被秦王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滅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李斯參與制定了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尉繚是戰國兵家人物。魏國大梁(今河南開封)人。不知姓,名繚,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入秦遊說,被任為國尉後,改稱尉繚。他為秦王嬴政統一六國立下汗馬功勞,主張“併兼廣大,以一其制度”。

其次任用王翦(秦國人)和王賁,蒙武和蒙恬等武將。王翦是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秦代傑出的軍事家,主要戰績有破趙國都城邯鄲,消滅燕、趙;以秦國絕大部分兵力消滅楚國。與其子王賁一併成為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最大功臣。與白起、李牧、廉頗並列為戰國四大名將。

秦始皇唯才是舉,選拔了一些傑出的文臣武將,最終在人才的幫助下完成了“滅六國”的統一大業!

乙:漢高祖—劉邦;劉邦曾自己總結取勝的原因,“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毛澤東曾總結說:“劉邦是在封建時代被歷史學家稱為‘豁達大度,從諫如流’的英雄人物。劉邦同項羽打了好幾年仗,結果劉邦勝了,項羽敗了,不是偶然的。” 漢高祖劉邦比西楚霸王項羽強,他得天下一因決策對頭,二因用人得當。

任用人才有:張良、蕭何、韓信、周勃、曹參、陳平、樊噲、灌嬰、英布、彭越等等。

丙:宋仁宗—趙禎;《宋史》這樣評價讚美仁宗及其盛治:“(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之間,吏治若偷惰,而任事蔑殘刻之人;刑法似縱弛,而決獄多平允之士。國未嘗無弊倖,而不足以累治世之體;朝未嘗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善類之氣。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有以培壅宋三百餘年之基。子孫一矯其所為,馴致於亂。《傳》曰:“為人君,止於仁。”帝誠無愧焉。

選賢任能,重視人才。寬厚的政風使當朝湧現了大批各界人才。

名臣有:范仲淹、呂夷簡、包拯、韓琦、富弼、歐陽修、文彥博、王堯臣、狄青、範祥、孔道輔、餘靖、胡宿、田況、王素等等。文學家有:張先、柳永、晏殊、宋庠、宋祁、尹洙、梅堯臣、蘇舜欽、蘇洵、蘇軾、黃庭堅等等。書法家有:蘇軾、黃庭堅、蔡襄。思想家(哲學、史學、科學)有:孫奭、劉敞、胡瑗、孫復、石介、李覯、張載、邵雍、周敦頤、程顥、程頤、呂大臨、劉恕、劉攽、畢昇、沈括、賈憲、蘇頌等等。畫家有:武宗元、趙昌、易元吉、文同、郭熙、王詵等等。由於“群星璀璨”不能一一列舉,請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