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九上語文文言文複習大梳理

部編九上語文文言文複習大梳理

《岳陽樓記》

一、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滕(______)淫雨(______)霏霏(______) 怒號(______) 隱曜(______)潛形(______)檣傾(______)岸芷(______)汀蘭(______)瀟湘 (______) 朝暉夕陰(______)謫守(______) 憂讒畏譏(______) 檣傾楫摧(______) 寵辱偕忘(______) 浩浩湯湯(______)

2.下列詞語字形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朝暉夕陰 波瀾不驚 靜影沉壁

B.憂讒畏譏 浩浩湯湯 虎嘯猿啼

C.遷客騷人 錦鱗游泳 一碧萬傾

D.增其舊制 皓月千里 寵辱攜忘

3.下面不是對偶句的一項是(  )

A.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B.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C.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D.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4.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是( )

A.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B. 若/夫/淫雨霏霏

C.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D. 然/則/何時而/樂耶

5. 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

A.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一句運用了比擬、誇張等修辭手法,寫出了洞庭湖氣勢宏大、水面寬闊、天氣多變的特點。

B. "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一句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連用四字短語,層層渲染,寫出了洞庭湖上陰雨連綿的悽楚景象。

C.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一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洞庭湖恬靜幽美的秋天夜景。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古仁人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的人生境界。

6.下面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 "是進亦憂,退亦憂"中,"進"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

C. 全文體現了范仲淹"以民為本"的思想,表現了他的博大胸襟。

D. 文中寫景並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圖是借題發揮,談一個人應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並以此規箴友人。

7.下列詩句與本文作者表達的家國情懷最相近的一項是( )

A.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B.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C.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D.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2. 文學常識填空。

1.范仲淹,字______,蘇州吳縣人,______(朝代)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死後諡"______",世稱"______",著有《______》。

2. "記"是古代的一種______,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築等,故又稱"雜記"。在表達方式上大多以______為主,兼有______、______成分。除了本課的這篇"記"之外,請再列舉兩篇:《______》《______》。

三.知識梳理。

(一)通假字。

1.百廢具興 具: 2.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

(二)一詞多義

1.以 屬予作文以記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觀 予觀夫巴陵勝狀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則 然則何時而樂耶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4.極 感極而悲者矣 此樂何極 南極瀟湘 初極狹

5.或 而或長煙一空 或異二者之為

6.空 濁浪排空 而或長煙一空

7.去 去國懷鄉 委而去之

8.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屬予作文以記之 或異二者之為

9.備 前人之述備矣 眾妙畢備

10.薄 薄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

11.通 北通巫峽 初極狹,才通人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2.和 政通人和 至若春和景明

(三)詞類活用

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先 後

2.百廢具興 廢

(四)古今異義

微斯人 微 古義:( );今義:微小;輕微

氣象萬千 氣象 古義:( );今義: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

屬予作文以記之 作文 古義:( );今義:學生作為練習所寫的文章

增其舊制 制 古義:( );今義:制度

至若春和景明 景 古義:( );今義:景物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嘗 古義:( );今義:品嚐

四.出自本文的成語:

( )( )( )( )( )

五.對比閱讀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滕子京負①大才,為眾忌疾,自慶陽帥謫巴陵,憤鬱頗見辭色。文正與之同年,友善,愛其才,恐後貽②禍。然滕豪邁自負,罕受人言,正(文正)患無隙以規③之。子京忽以書抵文正,求《岳陽樓記》。故《記》中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意蓋有在矣。(選自范公偁《過庭錄》)

【注】①負:依仗。②貽:遺留。③規:勸誡。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景: 書:

2.翻譯下列句子。

(1)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2)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3)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4)憤鬱頗見辭色。

3.用原文來回答。

【甲】文中體現范仲淹政治態度的句子是:

【乙】文中表現范仲淹對滕子京態度的句子是:

4.從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們可以獲得哪些人生啟示?


《醉翁亭記》

一、單選題。

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環滁(chú) 林壑(hè) 琅琊(yá)

B.翼然(yì) 輒醉(zhé) 釀泉(niàng)

C.野蔌(shù) 傴僂(yǔlǚ) 觥籌(gōng)

D.頹然(tuí) 提攜(xié) 喧譁(xuān)

2.下列詞語中的"錯"字與"觥籌交錯"中的"錯"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錯愕良久 B.鑄成大錯 C.承蒙錯愛 D.錯落有致

3.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

A.至於負/者歌於途 B.已而夕陽/在山

C.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D.廬陵/歐陽修也

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第一段介紹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點,先"環滁",再"西南",望"琅琊",聞"水聲",用聽覺置換視覺。一"回"一"轉",方見亭子。

B.第三段太守頹然與眾賓喧譁相映襯,既照應首段太守"飲少輒醉",又暗含眾人不知太守快樂之意,凸顯了作者被貶滁州後的愁苦和憤懣。

C.本文語言優美,運用了大量的駢散句,增添了語言的韻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運用,把整齊的句子斷開,使文章帶上了散文的韻味。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是點睛之筆,"醉翁"之"醉",不僅因太守酒量淺,更有沉醉於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義。

5. 下列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范文正公集》和《歐陽文忠公集》中的"文正""文忠"分別是范仲淹、歐陽修的諡號,這兩本書都是以作者死後的封號作書名。

B.《詩經》,也稱"詩三百",收錄詩歌300篇,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其表現手法包括"風""雅""頌""賦""比""興"。它開創了我國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

C.我國古代科舉制度,每三年舉行一次全省的考試,叫"鄉試"。鄉試中舉,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D.《格列佛遊記》講述的是法國船醫格列佛因海難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國、大人國等地的經歷。

二.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自號____________,晚年又號________________。宋代________家。

2貫穿全文的主線是一個"樂"字,圍繞這一主線,作者先介紹了"亭之概況",接著描繪了"________________",最後抒寫了"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在描寫"亭中宴"的過程中,描繪了四個場景圖,依次是:滁人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識梳理。

(1) 一詞多義

1.而(虛詞"而"的常見用法有:①表並列;②表承接;③表遞進;④表修飾;⑤錶轉折。)

日出而林霏開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泉香而酒洌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朝而往,暮而歸

2.之

醉翁之意不在酒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3.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佳木秀而繁陰

4.臨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臨溪而漁

5. 樂

山水之樂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6.謂

太守自謂也

太守謂誰

(二)詞類活用

1. 名之者誰

2.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3.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4. 山行六七里

四、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1)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 )(2)醉翁之意不在酒( )

(3)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 )(4)臨溪而漁 ( )

(5)雜然而前陳者 ( ) (6)蒼顏白髮 ( )(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8)環滁皆山也 ( )(9)林壑尤美( )(10)行者休於樹( )

(11)飲少輒醉( ) (12)頹然乎其間者( )( )

(13)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 (14)樹林陰翳( )(15)翼然臨於泉上者( )

(16)觥籌交錯( ) (17)四時之景不同( )(18)雲歸而巖穴暝( )

(19)至於負者歌於滁( ) (20)野芳發而幽香( )(21)弈者勝( )(22)晦明變化者( )(23)觥籌交錯( )

五、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1)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2)宴酣之樂,非絲非竹 。

(3)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野芳發而幽香。

(6)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7)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9)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六.根據提示默寫。

(1)美國發動貿易戰,不是單純的經濟決策,而是借關稅手段打壓中國向高精尖製造業強國升級,這一意圖與歐陽修(醉翁亭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義同。

(2)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用對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繪出兩幅對比鮮明的畫面,準確而生動

地寫出了琅那山有晦有明、交替變化的朝暮景象。

(3)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概括了山間四季的不同風光。"(春)__________,(夏)______________,(秋)____________________,(冬)____________________,山間之四時也",一季一幅畫面,都緊緊抓住山林泉石的特點,給人不同的美學享受。

(4)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有動靜對比之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樹木之靜對比出百鳥啁瞅之動,相得益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眾賓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醉也",以眾賓喧譁之動,對比出太守頹然之靜,生趣盎然。

七.閱讀理解

(甲)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歐陽修《醉翁亭記》

(乙)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①。明年春,水落,遷於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②其所如③,或立於陂田④,或翔於雲表;暮則傃⑤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放鶴亭記(節選)》

【註釋】①扉:門。②縱:任憑。③如:到、往。④陂(bēi)田:水田。⑤傃:沿著。

1. 解釋加點詞語。

適當其缺

2.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A. 作亭者誰 念無與為樂者

B. 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 忘路之遠近

C. 遷於故居之東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D. 縱其所知 問其姓氏

3.翻譯

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

4.甲乙兩文寫景的用意各是什麼?


5.甲乙兩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點?請簡要分析。

《湖心亭看雪》

一.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崇禎(zhēn) 更(gèng)定 B. 毳衣(cuì) 一芥(jiè)

C. 沆碭(dàng) 長堤(dī) D. 喃喃(nán)氈子 (zhān)

二.解釋下面加點字詞的含義

1.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及下船 ( ) 有兩人鋪氈對坐( ) 餘強飲三大白而別( ) 餘拏一小舟 ( )

更(gèng)有痴似相公者( ) 湖中人鳥聲俱絕( ) 惟長堤一痕( )

2.一詞多義。

(1)是日更定 是: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 是:

(2)是日更定 更: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

(3)上下一白 白: 餘強飲三大白而別 白:

(4)見餘大喜 大: 餘強飲三大白而別 大:

3.詞類活用。

是金陵人,客此( )

三.將下列句中翻譯成現代漢語。

(1)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四.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五.下面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

A. 本文寫於明朝滅亡以後,但張岱依然用"崇禎"紀年, 對故國往事的懷戀以淺淺的筆端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著痕跡,但作者的心態可從中窺之一二。

B.作者一個人選擇"大雪三日""人鳥聲俱寂""獨往湖心亭看雪",這個"獨"字傳達出作者的遺世獨立的高潔情懷和不隨流俗的生活方式。

C.作者"獨往湖心亭看雪"卻不料亭上已有人先我而至,這意外之筆寫出了作者的驚喜,三人暢飲可見彼此在對方身上感受到了共同的人生情趣。

D.舟子說作者"痴",雖是俗人之見,卻也評價了他與眾不同的閒情雅緻,也暗諷了作者孤高冷寂的品格。

六.填空

張岱,又名維城,字( ),又字石公,號( )、天孫,別號( ),晚號( ),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是( )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等絕代文學名著,本文選自( )。明亡後不仕,他入山著書以終。

七. 拓展閱讀訓練

1.《愛蓮說》中也有含"獨"字且意蘊相同的句子,請寫出一句。


2.閱讀柳宗元的《江雪》,簡要分析《湖心亭看雪》、《江雪》所表達的感情。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九上文言文練習題【答案】

<>

1. (1). téng (2). yín (3). fēi (4). (5). háo (6). yào (7). qián (8). qiáng (9). Zhǐ (10)(tīng) 11.(xiāo)12.(huī)13.( zhé) 14.(chán)15.jí16. (xié)17. shāng

【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字音重點考核多音字、形聲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對於字音題型,平時要注意積累,讀準字音,標準調號。拿不準的字要查字典。"湯"不要讀成"tāng"。"號"讀音有兩個,"怒號"的"號"讀作"háo"。

2【答案】B

【詳解】

考查對漢字字形的書寫能力。這就要求學生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字形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時的積累,也要聯繫整個詞語的意思。A項,"壁"應為"璧";C項,"傾"應為"頃";D項,"攜"應為"偕"。

3.【答案】B

【詳解】

B項不是對偶句。"朝暉夕陰"是兩個詞組成的並列結構,而"氣象萬千"是一個主謂結構的短語。兩者不能對應。

4.A

解析:B若夫/淫雨霏霏;C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D然則/何時而樂耶

5.C

解析:C"描寫了洞庭湖恬靜幽美的秋天夜景"錯誤,應該是春天夜景,因為承首段"至若春和景明",可推斷"而或"句式描寫春天景色。

6.A

解析:全文的中心句應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7.A

解析:B詩句充滿愛國豪情,大氣磅礴,風格悲壯。但並沒有同情、關心老百姓的意思;C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慨,也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前途充滿樂觀的豪邁氣概。無家國情懷;D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但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以此來表達他至死扔牽掛國家的一腔熱情。但並沒有同情、關心老百姓的意思。

二. 1. (1). (1)希文 (2). 北

宋 (3). 文正 (4). 范文正公 (5). 范文正公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學常識的把握,文學常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回顧所讀文章的相關情節,根據問題作答即可。范仲淹,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北宋傑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記,古代一種散文體裁,可敘事、寫景、狀物,抒發情懷抱負,闡述某些觀點。

2.(6). 文體 (7). 記敘 (8). 議論 (9). 抒情 (10). 《滿井遊記》 (11).《小石潭記》

解析: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築,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可以通過記人、記事、記物、記景,來抒發作者感情和主張。《醉翁亭記》《小石潭記》等。

三.知識梳理

(1) 通假字

1. 百廢具興 具:同"俱",全、皆

2. 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同"囑",囑咐

(2) 一詞多義

1. 以

屬予作文以記之 連詞,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詞,因為

2.

予觀夫巴陵勝狀 動詞,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動詞,景象

3.

然則何時而樂耶 連詞,那麼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副詞,就是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副詞,就

4.

感極而悲者矣 名詞,極點

此樂何極 名詞,盡頭

南極瀟湘 動詞,至、到達

初極狹

5.

而或長煙一空 副詞,有時

或異二者之為 副詞,也許、或許

6.空

濁浪排空 名詞,天空

而或長煙一空 動詞,消散

7.去

去國懷鄉 動詞,離開

委而去之 動詞,逃離

8.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結構助詞,的

屬予作文以記之 代詞,這件事

或異二者之為 (的)

9.備

前人之述備矣 詳盡

眾妙畢備 具備

10.薄

薄暮冥冥 迫近

不宜妄自菲薄 看不起

11.通

北通巫峽 動詞,通向

初極狹,才通人 動詞,通過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形容詞,順利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動詞,通曉

12.和

政通人和 形容詞,和樂

至若春和景明 形容詞,和煦

(3) 詞類活用

1.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先、後 名詞用作狀語:先,在......之前;後,在......之後

2.百廢具興 廢 動詞用作名詞 荒廢的事業

(4) 古今異義

1. 微斯人 微 古義:如果沒有;今義:微小;輕微

2. 氣象萬千 氣象 古義:景象;今義: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

3. 屬予作文以記之 作文 古義:寫文章;今義:學生作為練習所寫的文章

4. 增其舊制 制 古義:規模;今義:制度

5. 至若春和景明 景 古義:日光;今義:景物

6.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嘗 古義:曾經;今義:品嚐

四.百廢俱興 政通人和 氣象萬千 心曠神怡 浩浩湯湯

先憂後樂 氣象萬千 波瀾不驚 春和景明 皓月千里

五.對比閱讀

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景:日光

書:書信

2.翻譯下列句子。

(1)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在水中)暢遊.

(2)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浮動的光像跳動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居處在朝廷的高位上,則為平民百姓憂慮;處在僻遠的江湖間,則替君主擔憂。

(4)憤鬱頗見辭色。 他的悲憤鬱悶之情常常表現在文章(言辭)中和臉上。

滕子京很有才華,遭到許多人的嫉妒,從開始的慶陽帥被貶到巴陵郡,他的悲憤鬱悶之情常常表現在文章中和臉上。范仲淹和他同齡,兩人關係很好,也很愛惜他的才華,害怕以後他遭到迫害。但是滕子京很驕傲自負,很少聽人勸。正在擔心沒有機會規勸他的時候,滕子京忽然寫信給范仲淹,請他寫一篇《岳陽樓記》。所以文中寫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的意思大概就在規勸於想好友了。

《醉翁亭記》【答案】

一.1.【答案】C

【解析】

此題考查學生對字音的掌握情況,這就要求學生平時的學習中注意字音的識記和積累,特別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題,要熟悉漢語拼音規則,同時可根據形聲字的聲旁來推斷它的讀音。C項的注音有誤,"蔌"應讀"sù"。

2.D "觥籌交錯"中"錯"的意思是"錯雜"。(A項"錯"意為"倉促"; B 項"錯"意為"錯誤";C項"錯愛"是謙詞,用於稱對方對自己的關心愛護;D項"錯"意為"錯雜")。

3.D( A.至於/負者歌於途 ,B.已而/夕陽在山,C.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4.【答案】A

【解析】試題分析:B、收錄詩歌305篇.C、 殿試是最高一級的考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考取後稱進士,第一名是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叫探花。D、《格列佛遊記》講述的並非都是因海難而引起的故事。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5.【答案】B

【解析】

B項,第三段太守頹然與眾賓喧譁相映襯,既照應首段太守"飲少輒醉",又表現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抒發了他貶謫後的抑鬱心情。但全文卻是以"樂"貫穿,體現出作者對建設和平安定、與民同樂的理想社會的努力和嚮往。故選B。

二1. (1). (1)歐陽修 (2). 永叔 (3). 醉翁 (4). 六一居士 (5). 文學 (6). (2)亭之美景 (7). 遊亭之樂 (8). (3)太守宴 (9). 眾賓歡 (10). 太守醉

【解析】

考查文學常識及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文學常識正誤的判斷點是:作者名、稱謂、生活時代、作品名、體裁、書中人物、主要情節、作品主題及風格、流派等

。回顧所讀文章的相關情節,根據問題作答即可。《醉翁亭記》作者是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全文圍繞"樂"這一主線展開:(1)亭之概況(環境、亭名由來),抒發"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2)亭之美景(自然美:朝暮圖、四時景),"樂亦無窮";(人情美:滁人遊、太守宴、眾賓飲、太守醉)照應"樂亦無窮"。(3)遊亭之樂(遊人去,禽鳥樂;太守樂其樂——與民同樂)(主旨)。文章"亭中宴"的過程中,依次寫了"滁人遊""太守宴""眾賓歡""太守醉"四個畫面。

三.知識梳理

一詞多義

1.而(虛詞"而"的常見用法有:①表並列;②表承接;③表遞進;④表修飾;⑤錶轉折。)

日出而林霏開 連詞,表承接

遊人去而禽鳥樂也 連詞,表承接

泉香而酒洌 連詞,表並列

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連詞,表遞進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連詞,錶轉折

朝而往,暮而歸 連詞,表修飾

2.之

醉翁之意不在酒 結構助詞,的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代詞,代"山水之樂"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用於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3.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形容詞,秀麗

佳木秀而繁陰 形容詞,茂盛

4.臨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動詞,居高面下

臨溪而漁 動詞,靠近

5. 樂

山水之樂 樂趣

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快樂

5.謂

太守自謂也 命名

太守謂誰 為,是

(2) 詞類活用

5. 名之者誰 名:名詞用作動詞,命名

6. 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 翼:名詞用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7. 而不知太守之其樂也 第一個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

8. 山行六七里 山:名詞用作狀語,在山上、向山上。沿山路

四、(1)其:代詞,指滁州城 諸:各個(眾) (2)意趣,情趣 (3)散 (4)捕魚 (5)雜:紛繁雜亂 陳:擺開 (6)臉色 (7)(24)寄託 (8)環繞 (9)特別,尤其 (10)在 (11)就 (12)頹然:醉醺醺的樣子 乎:同"於",在 (13)離開 (14)遮蓋 (15)"像鳥張開翅膀一樣"或答"像鳥展翅的樣子" (16)酒杯(17)助詞;譯為"的" (18)聚攏 (19)背 (20)香花(花) (21)下棋 (22)暗 (23)交互錯雜

五、(1)示例一:山勢迴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高踞在泉水邊上的,是醉翁亭。示例二:山勢迴環,路也跟著拐彎。有一座四角翹起,像鳥兒展翅飛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邊上,這就是醉翁亭。(給分應扣住"峰迴路轉";"翼然";"者……,也……"三個要點) (2)宴會喝酒的樂趣,不在於音樂。 (3)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件樂事的人,是太守。 (4)遠遠望去,又幽深又秀麗的,是琅琊山。 (5)野花開放,散發出陣陣清幽的香氣。 (6)人們只知道隨太守遊玩快樂,卻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樂趣。

(7)遊賞山水的樂趣,有感於心而寄託在酒上罷了。 (8)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於山水之間啊。 (9)像那(要說那)太陽出來後林間的霧氣散了,煙雲聚攏後山谷洞穴昏暗了,(這)明暗交替變化的,是山中早晨和晚上(的景象)。

六.【答案】 (1). 醉翁之意不在酒 (2). 在乎山水之間也 (3). 日出而林霏開 (4). 雲歸而巖穴暝 (5). 野芳發而幽香 (6). 佳木秀而繁陰 (7). 風霜高潔 (8). 水落而石出者

(9). 樹林陰翳 (10). 鳴聲上下 (11). 觥籌交錯 (12). 起坐而喧譁者 (13). 蒼顏白髮 (14). 頹然乎其間者

【解析】

【詳解】

背誦默寫及理解性默寫。不僅要背誦所學的古詩文,還要對課內的古詩文有一定的理解,知曉詩句的內容、情感以及詩歌的主題。考查古詩文的背誦和理解能力,答題時注意題目提供的前後句,不要出現多字、少字和錯別字的情況。本題要注意"霏、穴暝、陰翳、觥籌、喧譁、頹"等字的寫法。

七.閱讀理解

2. 解釋加點詞語。

適當其缺 恰好

3. 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D

E. 作亭者誰 念無與為樂者

F. 雲龍山人張君之草堂 忘路之遠近

G. 遷於故居之東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H. 縱其所知 問其姓氏

解析:A.......的人;B結構助詞,的;C介詞,到;D代詞,它們/代詞,他們的。

4. 翻譯

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於其上。

登到高處望去,發現一處奇特的地方,就在上面建造了一座亭子。

5. 甲乙兩文寫景的用意各是什麼?

甲文描寫變化多姿的自然風光,為下文寫滁人遊和太守宴營造了輕鬆愉悅的氛圍,能更好地表現"與民同樂"的主旨;乙文借雲龍山人張君覓得佳境,閒放兩鶴的描寫來歌頌飄逸者的樂趣,寄寓自己政治失意時嚮往清遠閒放的情懷。

5.甲乙兩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點?請簡要分析。

甲文寫景、敘事、抒情緊密結合,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樂"字為主線貫穿全篇。乙文用先直敘後描寫的方法,先交待了山人遷居和建亭的緣由,接著用一組節奏明快,語勢剛勁的排比句來描述這裡的景色,然後又由鶴自然寫到亭的命名。

翻譯:

熙寧十年的秋天,彭城發大水,雲龍山人張君的草堂,水已沒到他家門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雲龍山人)搬到故居的東面。在東山的腳下,登到高處遠望去,看到一個奇特的境地。於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岡從四面合攏,隱約的像一個大環;只是在西面缺一個口,而云龍山人的亭子,恰好對著那個缺口。春夏兩季交替的時候,草木茂盛,似乎接近天空;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風雨陰晴,瞬息萬變。山人養兩隻鶴,非常溫馴而且善於飛翔。早晨就朝著西山的缺口放飛它們,任它們飛到哪裡,有時立在低窪的池塘,有時飛翔在萬里雲海之外;到了晚上就向著東山飛回來,因此給這個亭子取名叫"放鶴亭"。

《湖心亭看雪》

一.A

二1.罷了 哪能 等到 面對,向著 竭力,盡力 撐(船) 痴迷 消失 痕跡

2.一詞多義

(1)是日更定 是:這 問其姓氏,是金陵人 是:判斷動詞,是

(2)是日更定 更:古代夜間的計時單位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還

(3)上下一白 白:白色 餘強飲三大白而別 白:古時罰酒用的,泛指酒杯

(4)見餘大喜 大:非常

餘強飲三大白而別 大:與"小"相對

3.詞類活用

是金陵人,客此( 名詞活用作動詞,客居

三.將下列句中翻譯成現代漢語

(1)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

(湖上)瀰漫著水氣凝成的冰花,天與雲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怎麼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閒情雅緻)的人呢!

四.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

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D (沒有"暗諷"的意思。)

六.填空

張岱,又名維城,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天孫,別號蝶庵居士,晚號六休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其最擅長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夢憶》等絕代文學名著,本文選自《陶庵夢憶》。明亡後不仕,他入山著書以終。

七. 拓展閱讀訓練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2.《湖心亭看雪》表達的是作者清高自賞和淡淡的愁緒;《江雪》表達的是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