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在世界文壇上的地位如何?

書香伴我心


讀得懂魯迅的人,才知道魯迅的好。

魯迅一生愛憎分明,文筆犀利,讀他的雜文酣暢淋漓,看他的小說深刻鮮明。他從未寫過長篇小說,但一部中篇小說《阿Q正傳》,足以讓他屹立於世界文壇而不朽。

《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江南農村未莊為背景,塑造了阿Q這樣一個受舊社會沉重壓迫而精神被扭曲變形的人物形象,阿Q精神已成了精神勝利法的代名詞。

阿Q的“Q”字,活脫脫一個光頭拖著長辮子的形象 ,可謂不倫不類。魯迅先生給他的人物取這個名字的時候,已經交代了故事的年代和人物的下場。你不得不深深歎服魯迅先生構思的巧妙。

阿Q沒有土地沒有家,連個“趙”字人家都不許讓他姓。他妄自尊大又自欺欺人,“兒子打老子”能讓他瞬間釋然。當他受到屈辱卻去欺負比他弱小的尼姑,畏強欺弱又奴性十足。對於阿Q,魯迅先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十分貼切。

很多人不喜歡魯迅,那是因為魯迅先生往往會有意無意地戳穿這些人的傷疤,靈魂深處的羞愧讓他們變成了惱怒,這就是這些中國人的劣根性。

生活中我們不僅需要讚美,也需要批評。讀懂魯迅,讀懂真實。





菸斗的傳說


你好,很高興你和我喜歡著同一個作家,同一部作品🤝

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不僅在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上有極大的影響,而且被譯為多種文字,在世界文學屆有很高的聲譽。

阿Q已經成了世界文學史上著名的文學形象。

《阿Q正傳》的不朽思想價值主要在於它通過阿Q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表現了在中國封建倫理道德的長期麻醉中形成的中國國民性的弱點。

《阿Q正傳》以表現他的性格為主。阿Q是一個生活在舊中國農村社會最底層的流浪僱農。阿Q貧窮、質樸、勤勞,社會地位低下,又是一個沾有小生產者愚昧、狹隘、保守與“遊手之徒的狡猾”的落後農民。

在舊中國農村,像阿Q這種既無經濟地位,又無政治地位,毫無人格尊嚴的貧苦農民是隨處可見的。魯迅集中地刻畫了阿Q的病態精神特徵,由此“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阿Q的病態性格中最主要的特徵是他的“精神勝利法”。所謂“精神勝利法”,是指在現實中常常遭受被欺凌的屈辱與受打擊的失敗,但是精神上卻能永遠得到虛幻的勝利,獲得心理的滿足

在“五四”時期,《阿Q正傳》從思想啟蒙與思想批判的高度,提出了反對封建矇昧主義,呼喚人的覺醒,呼喚中華民族奮起自強的時代課題。

阿Q精神,既是解剖國民性的一面鏡子,也是近代民族失敗主義情緒的深刻反省。阿Q精神勝利法所體現的國民劣根性從根本上說是“主奴根性”,在現實世界中是“奴”,在精神世界中自以為“主”。

阿Q精神是中國封建宗法等級制度文化孽生的必然產物。一個迴避現實,無視苦難,自欺欺人的民族,是難於進步的。

阿Q性格的塑造,是魯迅以極大的現實主義勇氣所進行的民族自我批判。阿Q形象具有豐富的哲理文化內涵,是一個具有世界性文學意義的人物形象。


夢天天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代表作。它以辛亥革命前後閉塞、落後的農村小鎮未莊為背景,塑造了一個從物質到精神均受到了嚴重戕害的農民阿Q的典型。阿Q是一個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赤貧者。他孤身一人,顛沛流離,沒有家,寄宿在土穀祠裡,也沒有固定的職業,給人家打短工,靠出賣廉價勞動力為生,但在趙太爺、錢太爺及假洋鬼子之流為代表的農村反動勢力的統治和勒索下,他失去了一切,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姓。阿Q的現實處境是十分悲慘的,但他在精神上卻“常處優勝”。在未莊,從豪紳地主到地保閒人,都把他視為無足輕重的賤物,高興時拿他開玩笑,不高興時就隨便侮辱。阿Q對此是有怨憤和不平的,也進行過一些抗爭,但總是以自己吃更多的虧結束。因此,他常常採取自我麻醉的手段,以掩蓋自己在現實中的失敗,過著不覺醒的忍辱苟安的生活。

粗看起來,魯迅筆下的阿Q,彷彿一句好話也沒有,其實細讀之下就會發現,作者是極其仔細、分寸拿捏得異常準確的,對阿Q的好評就在諷刺調侃的字裡行間以及畫面上的留自處。阿Q雖然不是謙謙君子,可也不是齷齪小人。首先,他是一個勤勉而多能的勞動者,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他雖然終身赤貧,可從來沒有向別人告貸乞求過,“既無內債”。單憑這一點,阿Q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漢子,比趙太爺、錢太爺、秀才、假洋鬼子都要高尚得不可以道里計:比當今的八旗子弟要強上萬倍。第二,阿Q的手腳很乾淨,做短工有時住在僱主家,工作一完就走,從沒人說他順手牽羊拿了什麼(餓急了偷三個生蘿蔔和被迫斷了生計而進城偷竊都應該算作例外)。第三,阿Q很誠實,極少說謊或幾乎不說謊。餓了就找活幹,想求愛就說出來,做過了的事就承認,哪怕捱打殺頭也在所不辭。作品通過描述阿Q飽受屈辱欺凌的悽慘生活憤怒控訴了反動統治階級對勞動人民所實行的殘酷沉重的經濟剝削、政治壓迫和精神奴役,反映了當時中國農村的社會矛盾和階級關係,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並且直接聯繫到了農民群眾要求解放的問題。

《阿Q正傳》語言幽默,時不時地會讓人會心一笑,但是我們不應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滑稽可笑之中,而應對它進行深入的分析、思索,尤其需要認識“精神勝利法”的形成根源及其現實意義。

“精神勝利法”可以說是近代的一種社會思潮。封建統治階級面對帝國主義侵略造成的不斷失敗的處境無法清醒地正視現實,無法承認失敗,更無法奮發圖強,可他們要照樣維持其統治,於是,自欺欺人、自我安慰的“精神勝利法”便產生了。從農民自身而言,奴隸的地位和反抗失敗的歷史,也是產生和接受“精神勝利法”的土壤。所以,阿Q形象有著極為深廣的意義,是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魂靈”(魯迅語),它對於每一箇中國人都是一面鏡子,可以在裡邊照出自己的或一形象來,具有深刻的針砭作用,這也是阿Q形象的重要的典型意義之一。

《阿Q正傳》是一部偉大的小說,80餘年來,它以它神工鬼斧般的藝術魅力和至大至剛的思想力量,一直震撼著中國的知識界,驚動了世界文壇,誠如魯迅自己說的,他要“寫出一個現代的我們國人的靈魂來”“阿Q”成了一個常用代名詞,“阿Q精神”成了我們用以自嘲或諷人的口頭語。魯迅確實寫出了一箇舊中國所孕育出來的“國人的靈魂”了,這個典型,不是各種理念的拼合,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個體,這個典型也不是20世紀20年代獨有的,而是歷久彌新,直到今天仍然鮮活著。

阿Q的“精神勝利法”就是中國處世哲學的精髓,有人甚至概括到這樣的高度:“一個人如果一點Q精神也沒有,那是活不下去的。”

處於社會底層的阿Q長期被馴化、奴化,形成了這種奴才心理。在我國這樣一個封建等級觀念殘存、民主化程度,還不十分高的國度裡,這種心理現象目前仍然較為普遍地存在著。如:有些人在上司面前俯首聽命、點頭哈腰,在下級面前頤指氣使、盛氣凌人,有的學生在老師面前唯唯諾諾,大氣不敢出,回到家裡卻趾高氣揚,儼然一個小皇帝。

小說的內容博大而精深,並且無一不閃耀著作者智慧的光芒,從作品中所反映的女性觀,傳統習慣、革命觀,奴隸性及看客觀態度中可以知道作者給了我三點啟示:一是對待傳統應該客觀看待,二是改革之不易,三是要容納異己,這在當前具有現實意義。

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以其具體生動的人物形象,入木三分的刻畫分析及對社會的清醒認識,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了中國國民的劣根性和人性的痼疾作者希望“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達到治病救人改造國民性的目的,體現了深刻的主題,有著偉大的現實意義。

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人性,是我們今天仍然需要繼續探討的問題。希望工程、愛心工程、志願者活動這些扶助機構,獻愛心組織無疑給予了眾多貧困兒童、困難人員以救助,解決了很多實際問題,但我們更呼籲正直善良、樂善好施的人性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少一分距離,多一點親近;少一分冷漠,多一點問候;少一分封閉,多一點坦誠;少一分欺詐,多一點誠愛。

一部偉大的作品,總是超越時空而魅力不朽,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對我們民族國民性的自我批判,是對人性弱點的大暴露,是現實生活中人們自我審視的一片明鏡。它的地位非同一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