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吞藥片除了傷害腎臟,還有這4大危害,醫生整理正確服藥大全

網上有新聞說有人因為吃藥導致胃部嚴重腐蝕,還有少許滲血,最後被直接收住入院,而原因不在吃藥不對,而是吃藥的方式不對,沒有喝水。


幹吞藥片除了傷害腎臟,還有這4大危害,醫生整理正確服藥大全

吃藥喝水真的那麼重要嗎?

一般人吃藥都會用水服送,就算一時找不到水生吞藥片也不會當回事,但其實這種做法是有很多壞處的。

是不是吃藥都得必須喝水呢?有沒有什麼藥物服用時就不需要喝水呢?

有些人的服藥方式卻並不科學,有時候甚至會有“貼嗓子”的感覺,有這樣感覺的人並不在少數,不少人在服下膠囊類或藥片藥物時,會感覺到它並未在體內溶解,好像整顆藥都貼在食管裡一樣。事實上,藥物進入人體肯定會被消化掉。膠囊外殼的主要成分是溶膠。在冷水中會慢慢吸水變軟,熱水中則會迅速融化並溶解。根據我國藥典規定,合格的普通膠囊在37℃水中震盪15分鐘之後就應完全溶散。而普通藥片在水中從完整到分散成小顆粒的過程所需時間也要差不多,所以不會存在“不消化”現象。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產生這種“難受”的感覺呢?

據瞭解,經常出現這種感覺的人,多是因為在吞服藥物的時候飲水量較少,甚至存下幹吞藥片的行為,而幹吞藥物的不良影響不僅僅只是“不舒服”,往往這種行為還可能帶來更大的危害。


幹吞藥片除了傷害腎臟,還有這4大危害,醫生整理正確服藥大全

1、藥物起效慢

人體食管有三處生理性狹窄,當食物藥物經過時容易滯留或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到達胃腸道,用水送服藥片能幫助它更快到達胃腸道,有利於吸收、起效;而幹吞藥片、藥物到達胃腸道所需要的時間更長,起效更慢。

2、傷食管

幹吞藥片時,藥片容易黏在食管壁上,一些藥物對食管黏膜具有刺激作用,滯留在食管顆造成胸骨後疼痛、燒灼等不適感,嚴重時還會引起食管炎、食管潰瘍和食管糜爛。

3、引起噁心、嘔吐

有些藥物具有特殊的味道,幹吞會讓刺激性變得更明顯,也容易導致噁心。

4、容易誤吸

食管和氣管離得很近,如果幹吞藥片很容易引起誤吸。

5、傷害腎臟

磺胺類抗菌藥等在經過腎臟排洩時容易在尿液中析出結晶,可能會對腎臟造成損傷,而促進尿酸排洩的抗通風藥,服用後會使尿液中尿酸濃度增大,容易形成尿酸結晶,所以建議飲水來減小對腎臟的損傷。

一般情況下,要讓藥物快速通過咽部和食管,200ml左右的水就足夠了。當然,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特點有些需要喝更多的水。有些要減少喝水量。


幹吞藥片除了傷害腎臟,還有這4大危害,醫生整理正確服藥大全

5種藥物需要多喝水

吃藥時,僅喝兩三口水的服藥方式是不正確的,有時候,喝水少了不僅影響藥效,還會給身體帶來疾病風險,以下5種用藥情況一定要注意多喝水。

1、食道會產生刺激的藥物

如治療骨質疏鬆的阿侖膦酸鈉,由於它有比較明顯的刺激上消化道黏膜的副作用,應該用一滿杯白水送服,並且在服藥後至少30分鐘之內避免躺臥,以免造成食管炎、食管潰瘍或食管糜爛等,可能造成藥源性食管損傷的藥物很多,除了阿侖膦酸鈉外,還有四環素、土黴素、克拉黴素、克林黴素、替硝唑等抗生素以及硫酸亞鐵對乙酰氨基酚等藥,這些藥物在服用時都要多喝水,一般建議用150~200毫升水送服,尤其對於食道運動力減弱的老年人,更應多喝水。

2、引起排汗或排尿的藥物

感冒發燒服用解熱藥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時,應多喝水,因為發燒患者在服藥退燒時會出大量的汗,有可能會導致水和電解質失衡,這時補水就十分重要。服用茶鹼、氨茶鹼、二羥丙茶鹼等平喘藥時,也應該多喝水,這類藥會引起口乾、發熱或多尿的副作用,補充水分是必要的。其他例如治療發熱的葛根芩連丸,治療腹瀉的複方黃連素片等藥物,也應多喝水,以減少發熱、腹瀉時失水帶來的不良影響,此類藥物用200~250ml水送服。


幹吞藥片除了傷害腎臟,還有這4大危害,醫生整理正確服藥大全

3、增加泌尿系統結石風險的藥物

服用磺胺甲惡唑、硫銨磺胺吡啶等磺胺類藥物以及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喹諾酮類抗生素也應該多喝水。因為這些藥物主要以原形經腎臟排洩,容易在腎小管、腎盂、膀胱等處形成結石,多喝水可以降低尿液中原形藥物濃度,減少形成結晶的可能性,此類藥物用200~250ml水送服,服藥期間持續多喝水。

4、易粘在食管上膠囊類藥物

膠囊或軟膠囊主要是以食用明膠為材料,這種物質在遇水或遇熱的條件下會出現結構變化,表現為膠囊變軟發黏,一般建議,此類藥物用150~200ml溫涼水服用。

5、傳統中藥顆粒劑藥物

現在很多的中藥都是顆粒劑,顆粒劑的服用方法是“開水沖服”,用開水沖泡稱一碗中藥湯劑再服用,這時候沖泡成多少的量合適呢?根據傳統中藥湯劑的用量,一般建議衝成150~200ml的湯劑為好。


幹吞藥片除了傷害腎臟,還有這4大危害,醫生整理正確服藥大全

3類藥物少喝水

有些藥物的起效方式特殊,用藥時要少喝水,比如以下3類藥物

1、胃黏膜保護劑

如硫糖鋁、氫氧化鋁凝膠等,此類藥物的起效方式是在酸性環境中,與胃內滲出蛋白質結合成凝膠狀物覆蓋於胃黏膜表面,阻止酸性離子彌散。所以,保證此類藥物在胃黏膜上的良好覆蓋非常重要。而無論是進食,還是大量喝水均會影響這個起效過程。建議在餐前1小時或睡前服用。服藥期間應少喝水。

2、緩解腹瀉的藥物

如蒙脫石散,是通過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毒素的固定、抑制作用以及對消化道黏膜的覆蓋保護能力而起效,所以也應該少喝水。說明書要求1袋蒙脫石散應倒入半杯溫開水中混勻快速服完。此類藥物應該用少量水送服,服藥後一段時間也應該少喝水。

3、中藥糖漿劑

中藥糖漿劑在製劑過程中加入了蜂蜜,大多具有潤喉止癢的作用,給人清涼舒適的感覺。有學者認為,中藥糖漿劑在治療咽痛,保護咽喉黏膜時覆蓋在黏膜表面有助於直接發揮療效,類似於含片的作用方式。服用中藥糖漿劑時應少喝水,不過,中藥糖漿劑主要還是通過內服吸收起效,黏膜表面的直接作用是次要的,所以,一般建議,在服用中藥糖漿劑時,可以喝少量的水,水溫大有講究,一般主張用涼水送服藥物。主要是為了避免某些藥物在熱水環境中分解失效,正常人體口腔溫度在36.2~37.2℃,低於這個溫度為“涼水”,接近這個溫度為“溫水”,高於這個溫度為“熱水”。人體口腔的耐熱溫度50℃~60℃。所以,高於60℃的水會讓人覺得“燙”。


幹吞藥片除了傷害腎臟,還有這4大危害,醫生整理正確服藥大全

會被水溫影響藥效的常見藥物如下4類

活菌製劑

根據說明書要求,活菌製劑要冷藏保存,用涼水或溫水沖服,因此,活菌製劑最好用涼水沖服。

軟膠囊劑

軟膠囊劑是一種特殊劑型,一般需要在“陰涼乾燥處”保存,藥典要求的存放溫度是8℃~20℃,這種環境最利於軟膠囊的穩定。溫度過高會導致軟膠囊之間發生粘連,影響膠囊穩定性和藥物釋放。所以軟膠囊劑適合用溫涼水送服。熱水送服會增加外殼的黏性,使其容易與食道黏膜發生粘連從而造成食道損傷。

維生素C

影響維生素C氧化分解的因素很多,溫度、光照、空氣暴露等都是,維生素C在40℃以上的熱水裡就會氧化分解。因此,維生素C泡騰片應該用涼水沖泡。乾燥的維生素C在80℃以上才會出現大量的氧化分解。因此,口服的維生素C片劑不必過多在意水溫。

消化酶類

文獻報道含糖胃蛋白酶遇熱不穩定,在70℃以上時容易分解失效。不過,對於一般送藥的溫水則不必過多擔心,即便用40℃~60℃的熱水送服,對藥物的影響程度也不大。


幹吞藥片除了傷害腎臟,還有這4大危害,醫生整理正確服藥大全

服藥常見4種錯誤

1、躺著服藥

藥物容易黏附於食道壁,不僅影響療效還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嚴重的甚至損傷食道壁,埋下食道癌隱患,最好站著或坐著服藥。

2、用飲料送服

牛奶、果汁、茶水、可樂等各種飲料都會與藥物發生相互作用,可能影響療效,甚至導致危險。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飲料送服,複方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藥和黃連素、乙酰螺旋黴素等糖衣抗生素會加速藥物溶解,損傷胃黏膜,重者可導致胃黏膜出血。正確的方法是用溫度適中的白開水送藥。但以下特殊情況反而有助於發揮藥效。以淡鹽水送服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中成藥,以熱漿湯服麝香正氣片、香砂養胃丸等中成藥,以熱米粥送服調理脾胃的中成藥,對著瓶口喝糖漿,這種情況多見於喝糖漿,一方面容易汙染藥液,加速其變質;另一方面不能準確控制劑量,難以發揮最佳藥效。


幹吞藥片除了傷害腎臟,還有這4大危害,醫生整理正確服藥大全


3、多藥同服

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很難避免,甚至會引起有些意想不到的麻煩。例如,意外懷孕也許不是漏服避孕藥,而是服用避孕藥的同時服用了抗結核藥物或防止腦溢血的藥物,導致避孕藥失效,導致治療心臟病藥物失效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用來治療咳嗽的甘草片等。所以一定要主動向醫師或藥師諮詢,切記不可自行隨意停藥或換藥。

4、服藥期間不注意飲食禁忌

不是隻有中藥才講究飲食禁忌,西藥也是一樣,不合理的飲食會降低藥效,嚴重的還可能危機生命,如服用治療頭痛的藥物期間就要忌酒,因為酒精進入人體後需要被氧化成乙醛,乙醛再被氧化成乙酸在體內代謝,而治療頭痛類的藥物會妨礙乙醛氧化成乙酸,導致體內乙醛蓄積,加重頭痛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