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争史:激烈党争下,士人如何写词?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朋党之争是一大痼疾。而北宋的党争空前绝后,仁宗时期的"庆历党争"、 "新旧党争"是两次影响广、持续时间长的党争。

庆历党争主要表现在政风的差异。原本恪守祖宗家法而形成的仁厚持重的政风,因循守旧之风浓厚,当范仲淹等重名节、有志革新的士人登上政治舞台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与保守老臣的矛盾。仁宗时,冗费现象日趋严重,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人试图变法革新,与吕夷简为首的旧派矛盾尖锐,大的冲突约有三次,都以范仲淹等的外调结局,即有名的"范氏三谏"。仁宗天圣七年(1029年),仁宗要给垂帘八年的刘太后上寿,范仲淹时任秘阁校理,上疏道此举有损皇帝名位,并请太后还政,两条谏言都未被采纳,范仲淹自请外任,此为一谏;明道二年(1033年)底,仁宗拟废郭皇后,宰相吕夷简、右谏议大夫范讽附和,而御史中丞孔道辅和右司谏范仲淹等则以为不可轻易废后,孔、范皆被外任,此为二谏;景祐三年(1036年),已回朝升任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的范仲淹,就宰相擅权的问题提出意见,吕夷简则以越职言事、离间君臣、引用朋党为名反攻范仲淹,而宋仁宗的政治上的天平最终倾斜到吕夷简一边,范仲淹因落职出知饶州。在范、吕之争中,态度鲜明地站在范氏一边的余靖、尹洙、欧阳修、富弼,也连带着被贬外任,此为三谏。

北宋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争史:激烈党争下,士人如何写词?

"新旧党争"是由王安石变法产生的新党和旧党的对峙,神宗力图改革,重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政,但遭到了朝中多位保守大臣的反对,如韩琦、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等。宋神宗去世后,高太后主政,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措施,重用司马光等旧党,全盘否定新法,旧党不遗余力地打击王安石等支持新法的人,直到元祐元年,王安石和司马光先后去世,守旧派获得朝中大权,新旧党分为得势的元祐党人和失势的元丰党人。其实,新旧党的斗争开始时是思想上的分歧,并无高下之分,不幸的是,北宋后期的党争逐渐变成意气之争和夺权之争,不可预测的政治环境让每一个士大夫都惶惶不安,新旧党争持续了五十多年,对北宋士人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北宋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争史,其中每一位士大夫都不能独善其身。

为什么北宋党争如此激烈,波及的人数之多、持续的时间之久远远甚于其他时代?北宋党争的起因有其必然性。赵宋起于"陈桥兵变",名不正言不顺的改朝换代使宋太祖不安。为了稳固赵氏政权,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如:军事上,"杯酒释兵权"避免藩镇割据;用人上,官职和实权者分离,避免权臣出现;在选官上,破除"门生座主"关系,明令禁止朋党。虽然宋代统治者对朋党的防范措施是极为严格的,但是这使得不少官僚借"结党"之罪诬陷攻击政见不和之人,因此,一些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也被冠以"朋党"恶名。如:真宗时,钱惟演就用"朋党"之罪诬垢了寇准,排斥异己;仁宗时,推行"庆历新政"的范仲淹等人,被夏竦等攻击为"朋党"。宋代积贫积弱,从真宗开始就在走下坡路,内有冗员,外有少数民族侵扰,但是统治阶层多推行苟安政策,这种惰性使官僚士大夫或是明哲保身,或是无所用心、循规蹈矩,虽有范仲淹、王安石等人试图变法图强,力挽狂澜,但是因为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过于强大的保守势力使变法举步维艰,正如范仲淹所云:"夫天下之士有二党焉,其一曰:我发必危言,立必危行,王道正直,何用曲为?其一曰:我逊言易入,逊行易合,人生安乐,何用忧为?斯二党者,常交战于天下,天下理乱在二党胜负之间尔!"因此新党、旧党之争延绵不绝,在互相指责、攻击的过程中,党争便不知不觉滋生着,愈演愈烈,甚至变成了没有原则的互相倾轧,一场又一场的"诗祸"在士大夫的心上蒙上了一层层阴影,余英时说:"党争是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

北宋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争史:激烈党争下,士人如何写词?

党争之下的士人词创作

两次旷日持久的党争影响了北宋文人的仕途,仕途平顺如晏殊,坎坷如秦观,进而也影响了词中的内容和情感。接下来我会以晏殊、欧阳修、苏轼、秦观为例,谈谈党争之下的士人词创作。

晏殊在宋词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他是衔接五代词风的重要一环,珠玉词体现了士大夫的主体意识,使以前的艳词得以登上大雅之堂。晏殊的词风闲雅雍容、明丽婉约,继承了五代冯延巳一脉,如冯煦所言:"晏同叔去五代未远,馨烈所扇,得之最先,故左宫右徵,和婉而明丽,为北宋倚声家初祖。"但晏殊的词又有其超越之处,晏殊是个"太平宰相",他少年得志,享尽荣华富贵,为人做事保守稳妥,谨慎理性,并不直言犯上,因此一生仕途较为平顺。在吕夷简罢相之后,晏殊接任相位,他一手提拔了诸多贤士,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都是等能臣为新政提供了人才,也为他自己的仕途提供保障。面对党争,晏殊的态度更多的是保全自己,不惹是非,因此他对欧阳修的态度多有不满,后来二人虽是师生,却感情交恶;在守旧派中伤范仲淹时,激烈的党争之下,晏殊为保全自己而外放了范仲淹等人,自己也罢相出京。晏殊词中的淡淡惆怅应是对党争的不可预料而产生的,表现出对生命的忧思,从圆满的生命中体悟其中的无可奈何之处,生命意识和时间意识使他在词中追求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

北宋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争史:激烈党争下,士人如何写词?

欧阳修是晏殊的学生,在政治上的态度与老师大为不同。他刚正不阿,直言大胆,仕途也因此几多坎坷。三次贬谪经历让欧阳修对于宦海浮沉和人生变故有更深的体验。欧阳修的作词态度是"以其馀力游戏"、"聊佐清欢",词在欧阳修手中又有新变,欧阳修进一步用词反映心境,抒发自我感受,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词不再只是传统的类型化的相思别恨,在《浣溪沙》、《圣无忧》中,他表现出在党争之中的身不由己,自我独特的心态,"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在词中,可以看出欧阳修潇洒旷达的个性,冯煦评其词风"亦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

苏轼一生政治生活都受到党争的影响,党争也是苏轼仕途沉浮的主要因素。苏轼天资聪颖,本来仕途光明,22岁与苏辙同榜考中进士,"三苏"名动京师。王安石变法中,他认为变法措施过于激进,两次写《上神宗皇帝万言书》,遭到了得势的新党的打压,外放杭州,苏轼的思想就发生了变化,初入仕途的昂扬向上变成随遇而安的达观心态。知密州时,苏轼在词中点出自己受到的迫害后的心境,"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元丰二年,"乌台诗案"的迫害给予了苏轼沉重的打击,他侥幸保全性命却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期间有大量词作,却很少作诗言事,主要抒发的是人生如梦的幻灭之感,"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多表现出"乌台诗案"后的无助与彷徨,险恶的政治环境,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给苏轼带来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孤独。所幸,苏轼天性旷达乐观,他不断从老庄哲学中寻求解脱之道,用达观的态度看待世事,实现自我的解脱。苏轼词风清雄,既有清旷一面,又有豪放一面。苏轼提倡像作诗一样写词,用词来抒发自我真实情感,苏词很好地记录了苏轼在党争中"不合时宜"的心路历程。苏轼对词体建设的贡献是至关重要的,自五代词起,词被看作是"小道",传统词多用以表现女性柔情,苏轼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提出词"自是一家",改变了传统的词为"艳科"的格局。

北宋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争史:激烈党争下,士人如何写词?

秦观是一位"当行本色"的词手,叶嘉莹将秦观词分为两类:早期词和政治挫败后的词。秦观前期词和婉醇正,少年时胸怀壮志,广读兵书,准备着驰骋疆场,建立功勋,是苏轼的得意门生,不乏清新轻快之作,如《鹊桥仙 纤云弄巧》;后期多次因党争被贬,情感世界发生剧变。秦观仕途不畅,在新旧党争中因为苏轼原因屡受打击,先后被流放到郴州、横州、雷州,秦观最初有着很高的人生期望,但是理想受挫加上脆弱的心理建设,后期的人生痛苦而不得纾解,甚至丧失了对生命的信念,如《踏莎行 雾失楼台》,"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词",冯煦说:"他人之词,才也;少游之词,词心也。"词作在浮沉变动之间得到了升华,泪水盈盈,散发出"凄厉"的美学风格。

结语

北宋时期,纯粹的专业作者变少,文学家与政治家重合,北宋的士大夫有着强烈的国家主人公意识,高度的政治参与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但是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这些士大夫也追求个性自由,虽然受朝廷的控制很严密,却并没有失去寻求个体生命的意义,高昂的政治热情下逼仄的创作环境,词成为士大夫用来抒发自己真实的感受的文学途径。当时诗和词的地位是不同的,"诗言志"而词是"小道",因此文人用诗文来光明正大地参与政治,而词是宣泄自我感情的途径,词逐渐由单纯写离愁别恨的五代词变成抒发士人情怀的文人词,婉约与豪放并存,在题材内容和风格倾向上,都开拓出了广阔的领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