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專家:新冠肺炎發病後約10天為疾病轉歸分水嶺 北京這樣防止患者轉危

2020-04-25 16:16

4月25日,北京市第92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召開。北京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專家組組長、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周建新介紹了本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相關情況。

周建新說,重症專家組充分吸取國內外同行的救治經驗,不斷完善標準化救治方案,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加強疾病早期識別。發病後10天左右是疾病轉歸的分水嶺,針對血淋巴細胞、炎症因子、氧合指標、肺部影像學的變化,及早給予診治,防止患者向重型危重型轉化。

二是規範採用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對於常規氧療無效者,使用經鼻高流量氧療和無創通氣,並對肺復張性和順應性進行評估,規範採用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在收治的41例危重型患者中,都採取了俯臥位通氣,有效率超過90%以上。

三是維持循環穩定。危重型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不止一次的感染性休克,維持循環的穩定非常重要,對於合併休克的患者,儘早進行容量反應性評估,實施限制性液體治療。

四是規範使用抗生素。患者後期易繼發細菌或真菌感染,觀察痰液性狀並及時留取進行細菌學培養,根據具體致病菌制定抗感染方案。

五是腸道功能的管理。危重型患者常合併消化道瀰漫性潰瘍甚至出血,通過胃腸鏡檢查,明確出血部位,在內鏡下治療病變。

六是中西醫協同作戰。充分發揮中醫藥的優勢,對每個病人的核心病機及不同階段辨證施治、個性化給藥。在疾病進展期以解毒涼血、通腑瀉肺為主,疾病恢復期以益氣養陰和培土生金為主,通過口服、鼻飼、灌腸、外敷等多種途徑給藥,在退熱、改善呼吸道症狀、恢復胃腸功能、止血和增強患者體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療效。

七是做好精心護理。護理專家組制定多項操作流程,特別針對危重患者的護理採取集束化管理措施,如預防呼吸機相關肺炎、壓力性損傷、下肢靜脈血栓等,進行精細化護理,以提升護理質量。

八是恢復期重症患者的管理。目前國際上尚無統一的體外膜肺氧合和血液濾過撤機指南,專家組制定了每日評估撤機及撤機具體操作規程,一旦符合條件即啟動撤機。重症患者在撤離體外膜肺氧合治療後往往肺順應性差,專家組每日進行自主呼吸試驗和肌力評估,制定個性化康復方案,並早期進行康復鍛鍊。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澤偉 蔣若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