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戶籍人口期望壽命達83.66歲,基本實現市民家庭“15分鐘內到達最近醫療點”目標

健康上海22.PNG

記者今天從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獲悉:2019年,本市居民健康三大指標已連續十多年保持國內領先,並達到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領先水平:戶籍人口期望壽命83.66歲(男性81.27歲,女性86.14歲);上海地區嬰兒死亡率3.06/千;上海地區孕產婦死亡率3.51/10萬。

居民健康三大指標是國際通用的評價一個國家和地區居民健康水平的綜合指標。上海作為擁有2400多萬常住人口的特大型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城市人口老齡化加劇,疾病譜轉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人民的健康需求不斷提升。

在三大健康指標數據的背後,是一張上海多部門聯動、全社會支持的“健康城市網”。

“健康上海”的網格化建設

優化醫療資源佈局與共享。

通過“上海健康信息網”,實現醫療機構間上下業務貫通、信息互通共享、業務高效協同,便捷開展預約診療、雙向轉診、遠程醫療等服務。通過提升寬帶速度、升級軟硬件設備等工作,實現37家市級醫院之間35項醫學檢驗和9項醫學影像檢查項目互聯互通互認,實現市民通過“上海健康雲”可查看本人近半年內在市級醫療機構的影像報告。

上海醫療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瞄準國家和上海市重大發展戰略需求,面向國際學術前沿方向,遴選管理水平高、基礎設施好、服務能力強、醫療技術先進的醫院為骨幹單位,實施“騰飛計劃”,構建本市臨床重點專科“振龍頭、強主體、展兩翼”的發展格局,即:以國內優勢專科為“龍頭”,衝擊國際領先水平;以國內特色專科為“主體”,打造國內一流的專科高地;以重點亞專科和新興、交叉專科為“兩翼”,培育新的增長點,共計編制預算12.09億元。

進一步實現分級診療的優化。

2019年,全市二、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診15萬人次,由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向二、三級醫院轉診34萬人次。2020年4月,已完成認定首批22家區域性醫療中心,已有6家二級綜合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3270張區公立醫院綜合治療型床位轉型為護理床位。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網絡佈局健全。

本市基本實現市民家庭“15分鐘內到達最近醫療點”的目標。研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功能與建設指導標準。目前上海已擁有全科醫生近1萬名。加強上級醫院對社區和家庭醫生的支持,二、三級醫療機構均已設立與社區對接的部門,平均每月為家庭醫生優先預留13.8萬個門診號源。建立區域影像、檢驗、心電等診療中心,完善臨床主治醫師到基層定期工作制度,有效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和居民信任度。通過“延伸處方”滿足居民多樣化用藥需求,全市共開具延伸處方484萬張,金額達10億元。

母嬰安全的優質化服務

夯實婦幼健康服務體系。

全市提供兒科診療服務醫療機構從234家增至276家,新增兒科床位500張、產科床位351張。推進50家綜合醫院兒科示範門急診建設,完成過半。做實婦產科、兒科專科醫聯體,其中“東南西北中”五大兒科醫聯體深化“全專結合”和“醫防融合”模式,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基本實現兒童初級保健和兒科診療全方位整合型服務。

加強婦幼健康人才建設。

實施“騰飛計劃”,投入6400萬元加大婦產科、兒科學科建設。推進婦產科、兒科、全科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及骨幹產科醫師和助產士轉崗、全科醫生兒科能力等培訓,共培訓1693人。開展海外研修團隊項目,加大國際學習交流力度。

加強危急重症救治體系建設。

針對危重孕產婦多伴有嚴重基礎性疾病或妊娠併發症等疾病譜變化,在原有5家市級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基礎上,又在瑞金、中山2家醫院建設市級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同時建設7家孕產婦重症監護病房和3家產科實訓基地。推進兒科醫院新生兒大樓建設;完善危重新生兒救治體系,進一步加強6家市級危重孕產婦會診搶救中心建設,啟動26輛新生兒救護專用車輛配置項目,加強轉運力量,打造“流動的NICU”,實現長三角跨省市轉運。全市危重孕產婦、危重新生兒搶救成功率分別為99%和90%。

加強母嬰安全制度建設。

落實母嬰保健均等化服務、妊娠風險篩查與評估(“五色法”分類管理)、危重報告與救治、高危專案管理、考核評估制度等制度。組織開展節假日飛行檢查,全力確保母嬰安全。

強化孕產婦社區保健和隨訪管理。

開展孕產婦社區保健專項調研。強化孕情監測,整合區婦幼保健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優勢力量,加強紅色、橙色、紫色等高風險孕產婦管理,加大家庭醫生團隊參與管理力度,開展分病種、分級別精細化訪視。完善規範孕產婦出院風險評估,細化高風險孕產婦產後訪視內容和形式、增加訪視頻度、加強訪視技術和設備支撐。

院前急救的進一步深化

院前急救力量的增強。

截至2019年底,本市院前急救醫師960人,較2016年增長了71.4%;擁有救護車總量980輛,較2016年增長了50.4%,平均每3萬人口1輛救護車;擁有急救分站175個,較2016年增長率37.8%,急救站點平均服務半徑從4公里縮短為3.5公里。2019年全年的急救平均反應時間為12.4分鐘、今年一季度的急救平均反應時間為11.6分鐘,較2016年縮短近5分鐘。

完善分類救護服務模式。

通過完善組織構架、創新運行機制等綜合舉措,在院前急救體系內部建立相對獨立的非急救業務運營模式,為急救業務的分級救治騰出空間,提升急救服務效能,制定了非急救業務運營工作方案,規範了配置標準和服務規範;開通“962120”預約服務電話和微信預約客戶端。“962120”康復出院專線開通後顯著減輕了急救任務壓力,急救資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2019年“962120”接入量達到27.98萬個,佔接聽總數的14.1%,服務10.53萬人次,佔全市業務總量的13.2%。

逐步推進信息化建設。

建成車內救治實時監控和電子病歷系統;建立了覆蓋各分站的視頻監控網絡;建立了藥品、器械和耗材動態管理數據庫;部分區急救中心率先建立了救護車生命體徵傳輸系統,實現院前、院內銜接智能化。

下一步,上海將繼續推進人才隊伍、信息化等健康城市建設,為健康上海和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唐聞佳編輯:張鵬責任編輯:樊麗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