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有罪无人问,古槐无过受锁枷”——明王朝灭亡最佳总结诠释

北京的景山上,有一棵铁链锁着的“罪槐”前曾书有一副对联,联曰:“君王有罪无人问,古槐无过受锁枷。”

“君王有罪无人问,古槐无过受锁枷”——明王朝灭亡最佳总结诠释

此联可谓是恰如其分地指出了明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谁,正是崇祯皇帝、明思宗朱由检。诚然,自万历十五年之后,大明之灭亡已成定局,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但崇祯帝即位后的所作所为,却加速了本已风雨飘摇的明王朝的倒下。

明朝崇祯帝即位后,诛灭客氏、魏忠贤,一时颇有重振朝纲、挽救危亡之势。但是,魏忠贤失败后,阉党仍企图操纵朝政,长期延续的党争并没有消除。加之崇祯专擅自用,对文臣多有猜疑,对武将任意杀戮,屡斩败将,臣下为保住脑袋多求避祸,少有谏言。统治集团长期动荡,上下官员贪贿风行,军兵日益虚溃。

朱由检惯用的伎俩就是用小动作掩人耳目,他最勇敢的事是杀人。他发脾气时,像一头挣脱了锁链的疯狗,人性和理性全失。一个城市沦陷,就把守城的将领杀掉。

他对饥饿的武装群众也恨入骨髓。有人向他提及饥馑和官员乡绅贪暴,他就发怒,发怒的原因是他无法解决,所以他不愿听到。不过他却相信小动作可以帮助他,确信仅虚心假意地表演一下就能掩盖天下人的耳目,所以他不断地宣布“避殿”、“减膳”、“撤乐”,不断地声言流寇也是他最亲爱的赤子,不断地下令政府官员自我检讨。有一次还把宰相们请到金銮殿上,向他们作揖行礼,说:“谢谢各位先生帮助我治理国家。”然而不久就大发雷霆,把他谢过的“各位先生”杀掉了。

朱由检的急躁性格,使他好大喜功,并且认为重刑是促使他部下创造奇迹的动力。但有才干的部下又使他如芒刺在背,他只能用宦官型的恭谨无能之辈,只有在这种人面前,他才心情愉快。朱由检常叹息他无缘得到岳飞那样的将领,其实,恰恰相反,他已得到了一位“岳飞”,那就是袁崇焕,结果却用冤狱酷刑对待他。

即使他在死之前都不忘记用小伎俩掩人耳目,他在自缢之前留下这样一份遗书: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官冕,以发覆面。认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意思是说:虽然由于我品德不好,上天才降下亡国惩罚,但也是群臣误我。我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所以我脱去了龙袍皇冠,用头发挡住脸。任凭逆贼割裂我的尸体,请不要迁怒与百姓,不要妄杀一个无辜。

这份遗书可能是后人伪造的,也可能是真的,它充分显示了朱由检用小动作掩人耳目的伎俩。他把失败的责任一股脑儿推到别人身上,自己责备自己品德不足,并不是真心地承认错误,而只是用以烘托群臣的罪恶。问题是,群臣中没有一个人出于民选,全部由朱由检任用,不知道他为什么专挑选一些“误他”的人当他的政府官员?朱由检要求“逆贼”不要伤害人民,他也知道“逆贼”不会听他的,这种廉价的文章,不过企图留下他非常慈悲的印象罢了。

崇祯死了,大明王朝不复存在;三尺白绫,悬起汉民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中原统治的句号。朱由检为他的刚愎自用买单,却用整个帝国来为他陪葬。

那么,崇祯是在槐树上吊死的吗?

“君王有罪无人问,古槐无过受锁枷”——明王朝灭亡最佳总结诠释

据载,崇祯十七年,永昌元年,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崇祯自缢殉国。

崇祯自缢之处,流传最广泛的说法就是其自缢于煤山,亦即万岁山的民间俗称,也就是今天的景山。之所以被民间称为煤山,是因为景山下边堆过煤;又因为传说该山压住了元朝的龙脉,而俗称镇山。综合各种史料来分析,虽其中略有差异,但大致上也可以认为是在此处了。

最大的疑问是,崇祯皇帝朱由检所自缢的那棵树是什么树。流传最广的说法是槐树,而据正史显示,崇祯皇帝是自缢于寿皇亭中而非树上:《明实录·崇祯实录》卷十七记载:“(崇祯)登万岁山之寿皇亭。俄而上崩……”《明史·流贼传》云;“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九亦说:“逐仍回南宫,登万岁山之寿皇亭自经。”另有几部野史也如此记载。但在赵士锦的《甲申纪事》中记载:“得先帝遗弓于煤山松树下,与内监王承恩对面缢焉。”《明孝北略》卷二十云:“崇祯……自尽于亭下海棠树下。”《三垣笔记》则曰:“遂同承恩对缢煤山古树下。”松树、海棠树、古树……总之是没提到槐树。事实上,崇祯皇帝应该是自缢于寿皇亭中而非树上。据《明史》记载,李自成的大顺军是在崇祯自尽之后的第三天才发现了他的尸体。若是自缢于树上,那么多的士兵都搜不到,不符合常理。只有崇祯自缢于一个隐蔽之所,才有可能让李自成在三天之后方找到他。

“君王有罪无人问,古槐无过受锁枷”——明王朝灭亡最佳总结诠释

实际上,自缢槐树一说出自于清军入关之后。崇祯自缢之后,多尔衮是以剿灭逆贼李自成的名义而入主紫禁城的。为了进一步巩固群众基础,笼络民心,于是,对崇祯皇帝的死表示惋惜,特意在景山上找了棵槐树,并将之称为“罪槐”,树身加以铁索,并立碑供民间悼念。虽然这棵槐树几经战乱、数度毁于战火,但人们总是在原址处再植新株,而这棵“罪槐”也一直背负着沉重的罪名,直至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