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当时诸葛亮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谋,那他能在中原援兵赶来之前占领潼关,关门打狗吗?

xiaozhangshijie


以蜀汉的这点兵力,不足以关门打狗,首先就算魏延能从抵达潼关,诸葛亮那点兵也不足以兵出斜谷到达潼关会师!没有必胜的把握,诸葛亮绝对不会轻举妄动!


相逢一笑老朋友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曹魏,名将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谋: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亲自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会师于潼关。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且难以成功,故弃而不用。后世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大大地失策,错过了绝好时机;也有人认为,诸葛亮不采用的原因是,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长安,他的目标应当是先取凉州,然后步步为营、逐步蚕食曹魏。根本不可能我认为


历史的波澜壮阔


如国当时诸葛亮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我认为取胜也是不可能的。首先咱们说说子午谷奇谋。

  • 子午谷奇谋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蜀中名将魏延提出来的。他自己带领一万精兵,五千人运粮草。五千人从子午谷进军直取潼关。诸葛亮则帅大军从斜古进军。然后两军在潼关会师直取长安,到时候长安以西及潼关就是蜀国的了。魏延之所以提出走子午谷。他自以为子午谷是修在悬崖绝壁,栈道无数其路非人能走的。这样魏军就断定蜀军不会走。这样不出十日便可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到达潼关,给魏军来个措手不及。再就是潼关守军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楙。魏延又自认为夏侯楙是个纨绔子弟,知懂得吃喝玩乐,不会打仗。只要他魏延一到,则夏侯楙就吓的屁滚尿流的弃关而跑。


以上就是魏延一个人自己想象的。也就是理想化的。大家想一想诸葛亮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就不采纳他的意见呢。魏延能想到的诸葛亮也早就想到了。大家再想一想。当时曹魏阵营里面的人都是蠢材,都是吃干饭的吗?他们就不会在子午谷设伏吗。如果设伏那魏延就只能全军覆没了。大家再想想,夏侯楙就真的是子老虎吗,魏延一到就马上跑了吗?如果夏侯楙坚守待援,那魏延也是很危险的。

历史没有假设。曹魏也不是那么好灭的。所以就是诸葛亮采取了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我认为也不会取胜的。不知大家同意我的观点不。希望高人指教。


水70928


我是金石开,我来回答。魏延子午奇谋,后人争论较多,有同意诸葛亮意见的,也有赞同魏延想法的。假使诸葛亮采用了魏延出子午谷的谋略,不可能形成关门打狗之势的。

一、子午谷的道路难行,吃住行困难重重

魏延提出要一万人马出子午奇袭长安,首先要穿越秦岭,整个秦岭子午谷全长200多公里,(这个数据是通过卫星测算的)。按照平原地带行军速度,以每小时5公里计算,每天行军10小时,步兵行军按这样的速度已经接近极限了,需4天才能走出秦岭山脉。但山区崎岖小路不比平原大道,跨沟过涧是常有的事,有的地方可能还没有路,这样每天行军速度就打了折扣,而且走山路体力消耗要比走平路大得多。这样算下来4天时间不够,再加上从汉中到秦岭入口和出子午谷到长安城下,还得再加二天,这样时间就会更长。士兵长途行军体力消耗将会很大,到了长安城下已成疲惫之师,怎么还能打仗?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春天三月,三月的天气属早春气候,尚有冬寒尾声,这时节有春寒料峭一说,山地比平原晚间气温肯定要低,士兵晚上睡觉很容易着凉,经过十天八天的高强度行军,一定会有生病的,扭伤的,这些伤兵需要人照顾,加在一起非战斗减员要去掉一成。

再看粮草携带,如果每人每天消耗一斤大米,一天就是10000斤,十天就是十万斤。烧饭的器具、柴火等都需要携带,就算柴火可以上山去砍,一天三顿饭这需要人手和时间,这自然需要消耗体力。这么多粮食最好的办法是分给每个士兵携带,否则山路运输会很困难,战士携带虽然解决了集中运输的难题,但也增加了士兵的负重,俗话说:“远路没轻担”看上去只有区区十斤米,但士兵还有兵器和盔甲,本来这十斤的重量是不需要自己扛的,但因为难以集中运输的缘故,每个人身上却要加上这个重量。有过长途行军经验的人都知道,越往后走体力越差,到后面身上少一斤份量都觉得好象轻松许多。

二、重装备战斗器具难以得到保障

长安是一座古城,城墙既高又厚,没有攻城器具很难打进去。虽然守城的是曹操的女婿夏侯楙,此人无多大的能耐,但也不是一听说蜀兵来了就弃城而走的主儿。凭借长安城坚固的城墙,夏侯楙也会固守一阵子的,夏侯楙还是一个很狂的人,第一次就是他主动请缨带兵去对抗诸葛亮的,所以魏延说他一出子午谷,夏侯楙听说蜀兵到来,一定会慌乱弃城而走,这纯粹是魏延一厢情愿的说法,一万步兵,去掉生病的,行军受伤的,掉队的以及陪护的,只能有七八成的人员参加战斗。只拿着轻武器的队伍要攻一座坚固的城池,没有云梯,冲车等重装备,怎么能够攻克下来?

再说长安是个大城,守城的兵将不会少于魏延的人马,魏延在装备上不占优势,在兵员数量上又没有对方多,而且经过长途跋涉,已成强弩之末,而夏侯楙是以逸待劳,两军打起来魏延能有多少胜算?

长安地理位置处于魏国腹地,周围一定驻扎有不少的其它魏军,夏侯楙受到袭击,必定会上报魏主,外来部队一定会前来增援,若有援兵前来,魏延屯兵于坚城之下,进不能进,退又不能退,最后很有可能被内外夹击,弄不好全军覆灭。

——长安城

三、进军过程较长,难以有效保密

一支一万人的军队,从汉中出发,需经十天八天才能到达长安。在蜀国有魏国的细作在活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部队刚准备开拨,消息就已经传到了洛阳魏主的耳中,诸葛亮兵马未到,曹魏集团已经在开会商讨对策了。那么魏延这样的行动一定也会有细作告知曹魏。蜿蜒二百多公里的子午谷是设伏的绝佳位置,在中途设伏或者在走出谷口的地方设伏,反正无论在哪一段,只要埋下伏兵。那么魏延区区一万人就会成为人家刀砧上的肉,居高临下,只用山石滚木就可以将魏延打得落花流水。蜀汉本身国小兵少,一万兵员不是一个小数字,魏国占有九个州,蜀汉只有益州,魏国的兵员充足,后备兵员更是随时可以征召入伍,看看魏兵出征拒汉,动辄就是四五十万兵马,而蜀汉能够作战的兵力最多也就十万左右,所以诸葛亮不能冒险,必须稳扎稳打。如果用魏延的打法,在兵力对比,双方环境对比,外援的保障魏延都不占优势,最主要是达不成当初设想的奇袭目标,魏延对子午谷的路况不熟,对长安城的守军兵力数量不知,行军途中不可能做得密不透风,长安城兵力较多,不可能靠偷袭获胜,而且一万兵马会白白葬送,这是诸葛亮最不愿意看到的。孙子兵法云:多算者胜,少算者败。

四、诸葛亮难以对魏延实施有效救援


魏延从子午谷出兵到达长安后,诸葛亮差不多同时到了陈仓一带,陈仓到长安有近300公里,魏延一旦需要支援,诸葛亮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眼睁睁看着魏延被消灭。诸葛亮这边本身攻城掠塞就需要时日,而且也不容易攻下,象二次北伐时,诸葛亮七八万人马,而陈仓城里中只有区区三千魏兵,诸葛亮攻打陈仓一个月,想尽了一切办法,竟未能拿下,最后因粮尽不得不退回汉中。

从陈仓到西安之间还有几座城池挡道,诸葛亮需要一个个拿下,才能打通去长安的道路,斩将夺隘不是说说就能得到的,所以魏延面临的是无后方支援,无友邻支援的单打独斗,又是孤军深入魏国腹地,处境十分危险。能否得胜只能依靠他的运气了。


————魏延与诸葛亮

五、魏延有可能投降魏国,回兵子午谷断了诸葛亮的归路

魏延在蜀国人缘极差,自恃功高,经常发牢骚,瞧不起人,对比他官阶低的人颐指气使,众人很少说他好话,大都认为魏延日后有可能会反叛。以魏延的人品如果在攻打长安失败时,真的有可能会顺势投降魏国,因为魏延知道诸葛亮对他不重用,并且在多种场合说过魏延日后必反。这种话魏延不可能不知道,所以魏延内心对诸葛亮是不满的,只不过诸葛亮的智慧让魏延忌惮三分,明里还不敢和诸葛亮反目,但有时也会在诸葛亮面前发牢骚,比如:在诱导司马懿进入葫芦谷时,魏延出力比别的将领大,而头等功却给了廖化,魏延当场发飚,诸葛亮假装没听见。象这样的关系魏延若是败了,回到蜀地,他知道诸葛亮一定不会放过他,斩首是肯定的。所以投降反而是他最好的选择。一旦形成这种局面,那么魏延就会把平时对诸葛亮怨气借机发泄出来,必定会报复诸葛亮,为向魏主立功,有可能就会请兵再回子午谷插入到诸葛亮的背后,断其后路,这样一来,诸葛亮大军就危险了,面临两面夹击的态势,损失一定不会小,所以,诸葛亮是不会采纳魏延所谓奇谋的。


金全有


说道子午谷奇谋,千年来一直争论不断,有的说诸葛亮没有听从魏延的计谋,错过了北伐成功唯一机会,也有人说魏延的计谋只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那么到底子午谷奇谋在当时可不可以行得通呢?接下来我们就看一下历代走这条道人的下场。

子午谷是秦岭六道中的一道,因为地势险峻,在秦岭通往关中的道路中是最难通行一条道,接下来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时候,曹魏大将曹真就不顾众人反对决定从子午谷绕道攻击蜀汉后方,结果当曹真带领军队小心翼翼的穿越子午谷的时候,天降大雨,道路被毁,走了个把月也才刚刚走到了一半路,兵贵神速,作为奇袭的一路,耽误了那么长时间路都没走完,结果曹真只能灰溜溜撤军,这一次奇袭显然失败。

公元354年,东晋桓温北伐,兵分两路,其中司马勋一路就是准备从子午谷穿越秦岭,从后面包抄,结果子午谷前秦早就派了几千人防守,最后司马勋兵败子午谷,有人防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子午谷不是那么容易穿过的。

再看看明朝末年的闯王高迎祥,明末在陕西起兵的农民军首领高迎祥,流窜纵横多年,崇祯一直想消灭但是没办法,东奔西窜的闯王想要来个大计划,想要拿下长安,作为地道的本地人,子午谷这条道他当然一清二楚,然后就带领军队从子午谷出发想要奇袭长安,结果比较倒霉,路上又遇到暴雨,原本十天的快速突袭,变成了半个月艰苦行军,而且刚一出谷就遇到了早就等的不耐烦的明军,结果可想而知,明军将领孙传庭以逸待劳一举击败五万闯军,高迎祥也被俘虏,被压到北京得到了个凌迟处死的下场。

可见历史上走子午谷的都没落得啥好下场,那么以当时魏延提出的形势分析,只带领五千人快速穿越子午谷,到达长安城下,然后魏军守将夏侯楙就会弃城逃跑,前提是人家真的会逃跑,夏侯楙虽然懦弱无谋,但是只有五千蜀军在没有外援没有粮草的保证下,能迅速占领做了几百年大汉都城的长安?城高墙厚的长安城,根本就不是那么容易被拿下的,等曹魏收到消息,这五千奇袭之兵只会落到全军覆没的下场。

所以说谨慎的诸葛亮不可能采用这个风险那么大的计谋的。






影视职员


答案里否定的。因为魏国人力物力都比蜀国大得多,如果不利用天时地利而以人力物力硬拼的话是很快会灭亡的。比如刘备、曹操汉中大战正是利用地利优势,敌进我退、坚守骚扰的游击战术才使曹操被迫退兵的。

如果此时诸葛亮听从魏延建议在没有和魏军对峙时利用计谋重创魏军后就贸然以小路进军长安,由于长安以东山地少平原多无法利用地利优势,那么蜀军只能硬拼,那么本来兵粮稀少的蜀军会立时遭到兵多将广的魏军重创。如果败军退守后,魏国乘胜追击很有可能会立时亡国。


经典电影经典镜头


关门打狗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人比狗强,关头狮子进取,谁玩谁?另一个是空间得下,否则狗乱窜,人真不应能打得到。

关中地形倒是可以来关门打狗,前提是有足够的兵马。诸葛亮数完人们根本办不到。

听说有围城的,没听说围整个地区的。

诸葛亮要真是占据潼关,长安守将只会高兴。诸葛亮玩的不是切断,而是孤军深入,诸葛亮补给从哪弄?

长安守将闭城不出,静等中原救援,肯定要先耗死诸葛亮

哪怕真占据长安,诸葛亮也守不住。

曹魏进入蜀中比较难,关中可不难。主要因为诸葛亮没兵没粮,给他二十万大军加充足粮草,你看他敢不敢打潼关?

一路进中原都可能。哎。


卧牛说历史


战争的关键,是能够出奇制胜。魏延提出的占领潼关,类似辽沈战役中毛泽东一定要林彪占领锦州。仔细分析一下诸葛亮采用“以阵地阻击敌军、缺少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战役战术的作战思路,类似红军长征初期指挥红军作战的那个德国人“李德”一样也是采用“以阵地阻击敌军、缺少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战役战术的作战思路。魏延向诸葛亮提出的就是一种“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战预役战术的作战思路。想想毛泽东花了很大的精力向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委员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才将李德战役战术的作战思路改变了过来。诸葛亮大权在握,既自命清高,又滥用职权。魏延想将诸葛亮的战役战术的作战思路改变过来,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还丟了自家的性命。


剑锋过了不留痕


这世上是没有绝对的事,只能讲胜败各占多少,有无冐险价值。首先对于西川来说,刘备为代表的荆州人马是外来的,是侵略者,虽经政治家诸葛亮精心治理,但要说民众以命相报恐怕只有《三国演义》浪漫化的想法!此为民心,民心不思战!其次,蜀汉虽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地肥人勤,然战争耗费人力物力是无法想象的,人口少,为养活政府机关与军队人口,人们不堪重负。三是人才凋零,能征惯战者老的老,死的死,后继无人。四是曹魏非等闭之辈,人才济济,且以逸待劳。所以魏延分兵,兵出斜谷是冒险之作,胜少败多。且兵力分散,关门打狗,恐反被狗咬。


无声的抵抗


有可能。诸葛亮稳重有余,缺少勇气。不管古代还是现代,也不管是战争还是做生意,赌徒的心理还是应该有的。这种事例不胜枚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