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說的仁義是怎麼來的?

春花的味道


儒家的仁義非常虛偽,中國歷史上的歷朝歷代統治階層都把儒家學說作為正統學說,可實際上對待老百姓可沒有什麼仁義可言。對外國倒是講仁義。


hnzzzxc


儒家提倡的“仁義”二字,最早說的是西周時期的徐國國君徐偃王

一、徐偃王的仁義

徐偃王,是徐國第32代國君。今天徐州的名字,就來源於徐國。徐偃王在位期間,以仁義對待百姓,以誠信對待諸侯。他削減軍隊和軍備開支,把錢主要用於改善民生,使百姓歸服,國富民安。《後漢書》:“偃王行仁義,陸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不但老百姓愛戴擁護他,就連東方36個諸侯國都歸順了徐國。也就是說,徐偃王以仁義治國,成為了東方的霸主,與當時的周王朝分庭抗禮。

二、徐偃王因為仁義而失國

當時的周穆王,熱衷於征戰和巡遊,長年不在都城。於是,東方的36國,就擁戴徐偃王稱了王,修建的都城比周王室的王城還要大。後來,東方各國又趁著周穆王西行崑崙,會見西王母的時機,裹挾著徐偃王進攻西周的都城,想兵不血刃地取代周天子。周穆王聞訊後,就派造父去聯繫楚國,“發楚師襲之”。而徐偃王,一是他本來就不想造反。二是他以仁義治國,不修武備,自知不是周楚聯軍的對手。三是他出於仁義之心,不想看見老百姓血流成河、生靈塗炭。於是,就急流勇退,放棄了徐國,遁入了深山。而徐國的老百姓,感念徐偃王的仁義,數萬人追隨他而去。後來,他隱居的這座山就被稱為了“徐山”。徐偃王臨終的時候說:“吾賴於文德,不明武務,以至於此。”

三、徐偃王仁義的侷限性

韓非子說:“周文王以仁義得國,偃王以仁義失國,是仁義用於古而不用於今也。”周文王以仁義得人心,以武力得天下,這是亂世奪取政權的通常作法。而徐偃王的時候,是周朝的穩定時期,徐偃王以仁義治國,國人歸心,本是一件值得稱道的事。但他偏偏與中央政權對抗,卻又不修軍備。所以,以裁軍為代價的仁義,在戰爭中註定要失敗。這就是徐偃王仁義的侷限性。

四、孔子把徐偃王的仁義流傳後世

後來,孔子在實踐中不斷地完善他的儒家理論。他見徐偃王推行的仁義,能夠使百姓安於統治,國家保持穩定,就把仁義吸收到他的理論中來,同時也把徐偃王仁義的美名,給傳了出去。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的由來。荀子在《非相》中,更是把徐偃王和堯舜並列在了一起,稱為是有大德行的人。

總之,儘管徐偃王曾經遭到兵敗,但仍不妨礙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仁君。


白水老哥說歷史


與孔子同時代有一位思想家,他叫老聃,後人尊為“老子”。老子在周朝後期做過史官,後來辭職隱居河南歸德。他曾著有《道德經》,宣傳自己的思想。經文中認為天地萬物都來源於“道”,人們的言論必須以“道”為標準,才能算品德合格,即道德。什麼是“道”呢?老子說,“道”是充滿世界,超越時間空間,主宰天地日月,掌握歷史和人類的命運,衡量人們的日常生活。西方《聖經》曾具體地說明: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新約《約翰福音》1.1)。老子的人生觀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儒家學說,孔子也曾向老子請教過“禮”的問題。

現在重點講一講儒教創始人孔子。孔子原名孔丘,山東曲阜人,是春秋後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年輕時做過魯國的官吏,中年時魯國內亂到了齊國,在那裡整理古籍,開堂授課,教化百姓,創立了儒家學派。齊國十分重視,任命他為中都宰(地方官),一直升入朝廷中樞。五十歲以後辭去司寇(相當於公安部長)率弟子們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學說。晚年時回到魯國,繼續著書立說,編訂五經,成為後世讀書人的典章。

孔子生在魯國,那裡保存了大量的西周文獻,而周文王又是有名的“仁義之君”,所以孔子面對社會動亂的現實,十分推崇西周的文化,讚美西周的體制。孔子的學說,著重強調仁義道德。“仁”字貫穿整個儒家學派,雖然孔子之前也有“仁”的詞語,但是儒家把它發揮到了極致,可以說是一切人生的善惡標準。什麼是“仁”呢?孔子一語中的:“愛人”。受老子學說影響,孔子認為天也是有人格,有意志的,有道德標準的,可以審判世人善惡的。如果人不講“仁”,那麼就是“禍罪於天,無可禱也”,即得罪了“天”,你禱告也沒有用的,一定面臨懲罰(天報)的。總而言之,儒家的“仁義”直到今日還影響著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