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資產配置是大多數人應該做的事情

最近我聽到很多的聲音,比如美國疫情80萬以上拉,失業率創新高了,未來經濟下行。


這些宏觀因素,沒錯,我們是要去關注學習瞭解,但是你要懂得區別的看待別後的東西,烏合之眾就是一套從眾心理學,而我們都知道市場中賺錢的是少數人,從眾是賺不來錢的。


我們在看今天的市場,茅臺又繼續創出了新高。當時茅臺從1200調整到破1000的時候,很多看空的又說了,疫情導致人們外出少了應酬少了,自然茅臺這麼高估值,無法支撐要下殺,殺到800以下才可以。


每輪看下來,其實市場給予了你無數次上車的機會,但是你始終不敢在無數次的跌的時候去找尋機會,相反下跌給了你無數次理由,上漲也給了你無數次的勇氣。


所以我經常說,當你涉足股市的那一刻,不要盯著明天漲啊還是跌啊去預判市場,你做不到你要真能做到那就是股神了,還上啥班呢?大多數人其實在股市裡應該學習,如何做好自己的配置,如何最大化的跑贏通脹,如何確保自己的資產穩步升值。


對應股市,其實道理就很清晰了,1買自己熟悉的票,確定性強品牌市場佔有率大的個股 2雞蛋不要放一個籃子裡,學會倉位管理控制,分倉法,沒時間研究企業和財報那就去買歷史業績優秀的etf指數基金。拉長週期看,其實如下配置堅定的話,長期是穩健賺錢且能跑贏銀行存款甚至貸款利率的。


其實用股市的思維,我們看看日常生活中的投資,何嘗不是一個縮影呢?


比如最近很火的深圳房子開始漲起來,尤其核心區域的二手房小戶型,從底部漲幅不少。但請注意,是核心區域的帶有學區的小戶型。其實這就是一個市場需求的縮影。換言之,你無腦說買房肯定賺錢,買個才開發偏遠地區的房子希望1年內升值巨大,那肯定也是不現實的。


我有個朋友,早些年,買房,然後省吃儉用,一有錢就趕緊還銀行貸款,因為叫他覺得,哎呀30年,每年都的吃利息,貸款了100萬,最終的還100多萬的利息太不划算了,所以有錢就趕緊還款,所以早在幾年前就把貸款還情了,解除了房奴的狀態,感覺很輕鬆。


但是如果以投資的角度去看問題,他這麼做是一筆很失敗的投資。為什麼這麼說?第一早些年貸款利率很便宜,公積金貸款更是4%左右的利率。隨便哪怕不入股市買銀行理財或者買長債,也基本在年化5-6%個點左右,那麼中間就很容易吃一個無風險利差1-2%。當然這是說的保守看法。


激進點說,如果你有投資能力和決策力,當時這100萬多,貸款在去買個小戶型,那現在基本就是2套房,雖然有一定的槓桿但如果在相對的比例範圍內,其實是很輕鬆趁著年輕實現資產升值的。換句話說,哪怕就是你不買房,,手裡握著現金流耐心等待投資機會,一年去操作2次,也很輕鬆可以實現複利的增長。


當然這裡是針對有一定投資理念和基礎的人,對於那些本身錢就存銀行定期買長期國債的人來說,那肯定最適合他的就是有錢儘快還銀行咯,因為你做不贏銀行的利率,那就不如趁早還給銀行。


所以我說,投資千中辦法,選擇適合自己的對的事情,才是最好的辦法。李嘉誠在有錢可惜你不是李嘉誠,富豪在有房可惜都不是你的。你要做的是找到一個平臺,去歷練自己,磨練自己的意志和投資決策能力,當真正機會來臨的時候,不會像烏合之眾那樣恐懼,相反會異常的興奮和把握機會去做一次,老一輩都說,亂世出英雄,其實在恐慌的時候往往會誕生無數的底層和中產階層人民。而像這一波美股數次熔斷,其實殺傷最大的是一批高端人,而更多的機會實際給了無數的低端可以把握住機會的人。有錢人在流動性和高槓杆下爆倉,而普通人拿著部分繼續抄底買了倉,真正形成一次輪迴和財富轉化。


所以,不論選擇什麼,邏輯先的自己做足了功課,投資任何,先的從需求端入手。股市如此現實生活也如此,制定適合自己的策略降低預期往往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收穫。


不論股市還是現實生活,賺錢其實都是一件不輕鬆的事情,沒有那份能力想賺錢是其一,能否賺到錢才是關鍵。工作中我們要有工作經驗做支撐,股市裡我們要總結自己的投資經驗,這樣才可以形成複利增長。


在來看最近的股市,其實依舊在一個區間震盪,且大部分票可能在這個震盪中不漲反而會跌不少,但是在去看其實小部分的板塊,,震盪中上移,比如消費,醫藥還有部分行業週期。為什麼?其實想想邏輯很簡單,在有疫情也得看病吃飯消費對吧。


總之,還是那句話,機會給有準備的人,目前本人依舊是2成倉,選擇適合你自己的倉位和情況,耐心等待屬於你自己的機會。


做好資產配置是大多數人應該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