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资产配置是大多数人应该做的事情

最近我听到很多的声音,比如美国疫情80万以上拉,失业率创新高了,未来经济下行。


这些宏观因素,没错,我们是要去关注学习了解,但是你要懂得区别的看待别后的东西,乌合之众就是一套从众心理学,而我们都知道市场中赚钱的是少数人,从众是赚不来钱的。


我们在看今天的市场,茅台又继续创出了新高。当时茅台从1200调整到破1000的时候,很多看空的又说了,疫情导致人们外出少了应酬少了,自然茅台这么高估值,无法支撑要下杀,杀到800以下才可以。


每轮看下来,其实市场给予了你无数次上车的机会,但是你始终不敢在无数次的跌的时候去找寻机会,相反下跌给了你无数次理由,上涨也给了你无数次的勇气。


所以我经常说,当你涉足股市的那一刻,不要盯着明天涨啊还是跌啊去预判市场,你做不到你要真能做到那就是股神了,还上啥班呢?大多数人其实在股市里应该学习,如何做好自己的配置,如何最大化的跑赢通胀,如何确保自己的资产稳步升值。


对应股市,其实道理就很清晰了,1买自己熟悉的票,确定性强品牌市场占有率大的个股 2鸡蛋不要放一个篮子里,学会仓位管理控制,分仓法,没时间研究企业和财报那就去买历史业绩优秀的etf指数基金。拉长周期看,其实如下配置坚定的话,长期是稳健赚钱且能跑赢银行存款甚至贷款利率的。


其实用股市的思维,我们看看日常生活中的投资,何尝不是一个缩影呢?


比如最近很火的深圳房子开始涨起来,尤其核心区域的二手房小户型,从底部涨幅不少。但请注意,是核心区域的带有学区的小户型。其实这就是一个市场需求的缩影。换言之,你无脑说买房肯定赚钱,买个才开发偏远地区的房子希望1年内升值巨大,那肯定也是不现实的。


我有个朋友,早些年,买房,然后省吃俭用,一有钱就赶紧还银行贷款,因为叫他觉得,哎呀30年,每年都的吃利息,贷款了100万,最终的还100多万的利息太不划算了,所以有钱就赶紧还款,所以早在几年前就把贷款还情了,解除了房奴的状态,感觉很轻松。


但是如果以投资的角度去看问题,他这么做是一笔很失败的投资。为什么这么说?第一早些年贷款利率很便宜,公积金贷款更是4%左右的利率。随便哪怕不入股市买银行理财或者买长债,也基本在年化5-6%个点左右,那么中间就很容易吃一个无风险利差1-2%。当然这是说的保守看法。


激进点说,如果你有投资能力和决策力,当时这100万多,贷款在去买个小户型,那现在基本就是2套房,虽然有一定的杠杆但如果在相对的比例范围内,其实是很轻松趁着年轻实现资产升值的。换句话说,哪怕就是你不买房,,手里握着现金流耐心等待投资机会,一年去操作2次,也很轻松可以实现复利的增长。


当然这里是针对有一定投资理念和基础的人,对于那些本身钱就存银行定期买长期国债的人来说,那肯定最适合他的就是有钱尽快还银行咯,因为你做不赢银行的利率,那就不如趁早还给银行。


所以我说,投资千中办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对的事情,才是最好的办法。李嘉诚在有钱可惜你不是李嘉诚,富豪在有房可惜都不是你的。你要做的是找到一个平台,去历练自己,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投资决策能力,当真正机会来临的时候,不会像乌合之众那样恐惧,相反会异常的兴奋和把握机会去做一次,老一辈都说,乱世出英雄,其实在恐慌的时候往往会诞生无数的底层和中产阶层人民。而像这一波美股数次熔断,其实杀伤最大的是一批高端人,而更多的机会实际给了无数的低端可以把握住机会的人。有钱人在流动性和高杠杆下爆仓,而普通人拿着部分继续抄底买了仓,真正形成一次轮回和财富转化。


所以,不论选择什么,逻辑先的自己做足了功课,投资任何,先的从需求端入手。股市如此现实生活也如此,制定适合自己的策略降低预期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论股市还是现实生活,赚钱其实都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没有那份能力想赚钱是其一,能否赚到钱才是关键。工作中我们要有工作经验做支撑,股市里我们要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这样才可以形成复利增长。


在来看最近的股市,其实依旧在一个区间震荡,且大部分票可能在这个震荡中不涨反而会跌不少,但是在去看其实小部分的板块,,震荡中上移,比如消费,医药还有部分行业周期。为什么?其实想想逻辑很简单,在有疫情也得看病吃饭消费对吧。


总之,还是那句话,机会给有准备的人,目前本人依旧是2成仓,选择适合你自己的仓位和情况,耐心等待属于你自己的机会。


做好资产配置是大多数人应该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