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定幾幅託名張大千的仿畫

收藏書畫以來,見過很多託名張大千的仿畫,都一次次被識破了,顧慮到人家也不容易也就一直沒多說什麼。但內心其實是很難過的,原本書畫是高雅的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生生不息傳承的載體,如今竟墮落至此,實在令人痛心疾首啊;眾多國畫愛好者說起收藏字畫都諱莫如深,都說水太深,不敢玩,為什麼呢?還不是因為粗製濫造、贗品橫行無忌,鑑賞交易體系混亂不堪。今天,竟然再次遇到託名張大千的贗品,竟然還架著某國際拍賣公司鑑定師的旗號,實在有點生氣,特地公佈一下簡單識破的鑑定過程,順便給藏友們敲個警鐘。


鑑定幾幅託名張大千的仿畫

託名張大千的贗品一

實際說起來,張大千的畫應該是最難仿,估計很多朋友難以理解。簡單說幾點吧,張大千名氣太大,他的生平資料、作品風格特點、他的畫論、他的畫作,網上幾乎都有,好比當下大數據時代的名人每天的所作所為都被互聯網記住一樣,張大千的所作所為都幾乎也都是公開的。只要你認真查詢比對,贗品根本就騙不了你;但為何這麼多人敢仿張大千呢?也簡單,因為到處可查到資料以便利用,因為張大千的畫多名氣大拍賣價高,仿製容易還能賣高價自然是騙子的首選;人們為何會上當呢?因為僥倖心理,人們總會想萬一要真是張大千的,那可不就一夜暴富了麼!其實人生真的沒有萬一,永遠沒有萬一,當你想到萬一的時候就應該知道那是自己在忽悠自己。


鑑定幾幅託名張大千的仿畫

託名張大千的贗品二

這幾幅仿張大千的贗品,實際水平很低劣。對張大千的生平和畫作稍作了解,就能識破。贗品一,竟然是這種類似印度風的女人,這題材是張大千仕女圖中從未出現過的;注意體會,人物那個姿態是無法保持平衡的,人物所處位置在整個畫幅中過於偏低,這都不合理;仔細看人物衣服的線條,多次描摹,張大千仕女圖上從來沒有這樣類似素描的畫法;鈐印那裡,兩枚鈐印,不必看印的內容,張大千永遠是白文印在上,紅文印在下,而這裡蓋錯了。

贗品二圖,仕女圖題材選對了,印章也鈐蓋正確了,服飾線條也基本可以(其實細看就可以發現是描摹的,張大千原作都是很凝練有力的寫出來),但人物的脖子呢?一個人的頭竟然可以如此連接到身體上嗎?


鑑定幾幅託名張大千的仿畫

託名張大千的贗品三

贗品三,又來這種題材首先不對,再看人物的上身和腰以下,那種姿態能怎麼能平衡呢?再看那頭竟然又是直接按在胸腔上,沒有脖子嗎?好恐怖。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的,國人的審美水平普遍墮落了。陳丹青的精神導師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國畫大師吳冠中說:“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現在很多知識分子很富有,現在很多富人很有文化,但他們都缺乏審美,是美盲。”以至於現在很多鑑定畫作的老師,總是在題款和鈐印那裡糾結不清楚,也有很多鑑定師只看紙張、顏料、裝裱等等,大家似乎忘記了,鑑賞的是畫,當然畫的質量水準是第一,畫的神韻、意境、思想情感、畫功等等,這些才是鑑賞的主題。吳冠中的字不好,題款簡單,鈐印也少,他的畫還不是照樣名揚天下。

上述面三幅贗品,實際只要憑常識就可識破,但有人往往被題款和印章唬住,因為這些題字仿的水平還不錯,印章因為有印鑑數據庫有現代電腦技術,仿製很容易。


鑑定幾幅託名張大千的仿畫

託名張大千的贗品四

第四幅贗品,粗看似乎沒啥毛病,但就是有點壓抑,細琢磨一下,原來是松枝離人物頭部太近了;整體沒什麼意境,完全感受不到張大千的水準。根據題款搜索一下,原作出現瞭如下:


鑑定幾幅託名張大千的仿畫

網絡公開——張大千松下高士圖

張大千原作,松下高士圖,題識:種樹自何年,幽人不知老。不愛松色奇,祗聽松聲好。偶憶李西涯句寫此。七十一年,歲在壬戌元霄前夕。八十四叟爰,臺北外雙溪摩耶精舍。 鈐印:張爰之印、大千居士、金石同壽、壬戌、長共天難老、春無量、吟詠春風數度.

對比一下,高下立判——贗品完全沒有合理的構圖,松樹姿態無美感,石頭畫的太高;色調渲染混亂,完全沒呈現出任何意境;最重要的是,注意人物的視線,贗品上犯了嚴重的錯誤,高士回頭望著畫面深處才合情理,回頭看樹幹有何意義?

上述只是用了一些很簡單的知識,就識破了這些贗品。其實所有愛好國畫的朋友也都完全做得到,別被那些書畫收藏水很深的粗淺說辭嚇到;也奉勸那些仿家,網絡大數據時代了,別再瞎忽悠了,根本沒有錢途。

(原創圖文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不得用於商業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