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品茶的“正念”

心外無物,茶外無茶,心乃生髮意義的源泉。品飲者“走心”了,茶湯便有了意義。

同樣一杯茶,用心細品與大口牛飲,滋味可能大為不同,身心獲得的審美體驗更有天壤之別。箇中緣由,其實很簡單,與品飲者是否“走心”直接相關。

人們總是被習慣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所裹挾,對於司空見慣的事物,心智經常處於“失焦”狀態。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便是這種慣性的具體體現。

人的行為受意識驅動。以品茶為例,有人喝得出甘美醇厚,有人只是單純認為好喝,有人覺得不過是比喝白開水強一點……這取決於品茶時個人心理過程所達到的層次。

弗洛伊德將心理過程劃分為意識、下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當品飲者端起一杯茶,有意識地去體會茶湯所蘊含的色、香、味,自覺“腦補”茶樹的生長環境,茶葉的製作過程,以及與這款茶相關的掌故、品牌故事,眼前的一切頓時鮮活起來,杯中的茶湯已非普通的茶湯。

王陽明說,“汝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汝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心外無物,茶外無茶,心乃生髮意義的源泉。品飲者“走心”了,茶湯便有了意義。

論品茶的“正念”

有位日本作家描述過類似的經歷。他有次到朋友家做客,主人烹飪了名貴的河豚魚招待大家,並特別叮囑一定要細細品味。結果那一餐飯,大家都享用到了從未有過的美味,味覺記憶中留下了深刻印象。餐畢,主人卻笑稱,其實大家吃到的只是一條普通的魚而已。這個善意的玩笑表明,在刻意的心理暗示誘導之下,即使尋常食物也能給人帶來美味的感受。因為這個過程突破了下意識、潛意識的咀嚼、吞嚥,在意識層面聚焦了此時此刻,“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此魚味道也一時鮮美起來。

有意識地品茶所獲得的感受,蓋同此理。味覺、嗅覺經過反覆訓練的茶人,從一杯茶湯中獲取的信息量,決非普通品飲者可比。

能分辨出一杯茶好喝與否,只是最初級的水準。這個層面的品飲者,雖然具備了品茶的意識,但由於修為尚有欠缺,對所謂“湯感”“體感”拿捏不準,似是而非,模稜兩可,不敢大膽下結論,也最易受人暗示、誘導。品茶時自覺“腦補”出來的東西,並不一定正確,甚至有害。

論品茶的“正念”

試想,某個刻意設計的茶會現場,氛圍肅穆,人們在“大師”引導下,閉目品飲“八八青”、“水藍印”抑或億兆豐……一杯莫名其妙的渾濁茶湯,也能變成稀缺難得的“神物”,直喝出衣袂飄飄、兩腋生風之感。這就是走火入魔了。

唯有確立品茶的“正念”,剝去一款茶被人為賦予的各種光環,心如止水,以味覺、嗅覺最敏感的末梢神經觸摸茶湯的毫釐細節,只是單純地,不帶絲毫雜念地去觀照,方能觸及茶的本質。茶的原料、工藝、倉儲等要素,在意識深處一一呈現,無所遁形。這需要品飲者極其豐富的數據積累,更需要心無旁騖的“正念”加持。

可惜,知易行難。“正念”恰恰是普通人最為欠缺的:品飲者“正念”不足,易被誤導;做茶的“正念”不足,則可能走上邪路。如王陽明所言,“王道息而伯術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濟其私,而以欺於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無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謂天理者乎?”諷刺的是,業界最喜打著“正念”旗號而行坑蒙之術的,正是那些披著“大師”外皮的功利之徒們。

茶不過如此。此心無私慾之蔽,所有的茶都簡單起來了。

文:老茶鬼(茶界獨立評論員)2020.9.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