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氣沉丹田”

論“氣沉丹田”

文/翁福麒 周畢文

“氣沉丹田”是與“虛靈頂勁”相對而言的。二者是一個共同的整體,不可偏廢,是王宗嶽首先在《太極拳論》中對練拳者的身軀、形體、姿勢和“內在的意境”提出的兩大要求。本文論“氣沉丹田”為了真正弄清楚“氣沉丹田”的意義,必須首先搞清“氣”和“丹田”這兩個概念,以及如何“沉”法。

一、丹田

“丹田”究竟在人體的什麼部位?現列舉各種說法於後,供參考、分析。

1.神闕穴。屬任脈,位於臍中。後面正對命□穴(屬督脈,腰椎第二棘突之下凹陷處),為一身之中,斷臍之所。

2.氣海穴。屬任脈,又名下氣海。位於體前正中線上,臍下一寸半處。

3.石門穴。屬任脈,別名丹田。位於體前正中線上,臍下二寸處。

4.關元穴。屬任脈,位於體前正中線上,臍下三寸處。

以上是從針灸穴位的點上看,上下就有三寸之差。以下又有人把丹田分為上、中、下三處。

5.上丹田,印堂穴。別名有祖竅、玄竅、空竅、根竊、山根、宗根、天根、有根、方寸、元門、眾妙門等。它是元“神”出處之所,泥丸腦府的門闕,在人體至關重要。

6.中丹田,膻中穴。屬任脈,又名上氣海,為“氣”之海。位於體前正中線上,在兩乳之間,胸骨中線上,平第四肋間隙。

7.下丹田,泛說有神闕、氣海、石門、關元等穴。為蓄“精”的倉稟。

另外,還有把上、中、下丹田認定是在:

8.上丹田,百會穴。位於後髮際之上七寸,約當兩側耳廓尖連線的中點,頭頂心處。

9.下丹田,會陰穴。位於會陰部正中,前陰部與肛門之間。是任、督二脈的起點。

10.中丹田,位於上丹田百會穴和下丹田會陰穴的連接線與神闕穴和命門穴連接線相交點。

百會穴與會陰穴在身內的連接線叫“衝脈”。神闕穴通過命門穴,圍腰部的圈線叫“帶脈”。“衝脈”相當於人體中軸線的頭和軀幹上半部分。若以此種說法,則其所在位置就相差更遠了。以上所說丹田的所在部位,大部分是在氣功應用。武術中所說的丹田,都認為應當在小腹部,雖然氣海穴、石門穴、關元穴的點上有距離,在對“面”上的認識還是一致的。

論“氣沉丹田”

二、氣

中國人對“氣”的認識是很複雜的,不僅僅是物理學上所說的“氣”是氣體也。這裡所談到的“氣”是專指人體內在的“氣”。中醫認為“氣”的由來,是一個極為微妙和深奧的問題,也是現代人體科學發展到今天所要研究、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中醫界有人認為,宇宙萬物之生長、發展、運動、變化(生、長、化、收、藏),都是“氣”的作用。

人之所以有生命的活動,也同樣是由“氣”的功能作用所為。“天為一大天,人為一小天”,宇宙之大氣(天空之氣),人體之生氣(生命之氣)都是在不停地運動著的。人體是個整體,人與天地也是個整體。

因為人的生氣與天之大氣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中醫的先賢張景嶽在其所著的《類經》中說:“夫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天地萬物,莫不由之……人之有生、全賴此氣”。由人的胚胎時期開始,氣就有了萌芽,因為胎兒要靠母體進行內呼吸,以吸收營養而發育、成長,這就需要依賴母體的祖氣(精氣)。胎兒離開母體切斷臍帶後,靠自身的機能,由“哇”的一聲哭,開始即與大氣進行氣體交換。

“氣”,沒有一定的形狀,看不見摸不著,但它是能夠自由散佈的物質。“氣”在人體中是流動的,周身上下、內外表裡無處不到,因為它是生於先天,稟於後天,所以又有先天祖氣(精氣)、後天谷氣(胃氣)的名稱。

人體的氣,又稱為“真氣”,在《靈樞.剌節真邪篇》中說:“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這就說明了真氣的本身是稟受於先天,得到天之大氣,與水谷飲食之氣併合而成,它有充養全身的功能。“真氣即元氣。氣在天者,受之於鼻而喉主之。氣在水谷者,入於口而咽主之。然鍾(集中)於未生之初者,曰先天之氣。成於已生之後者,曰後天之氣。氣在陽分者即陽氣;氣在陰分者即陰氣,氣在表曰衛氣;氣在裡曰營氣;在脾曰充氣;在胃曰胃氣;在上焦曰宗氣;在中焦曰中氣;在下焦曰元陰、元陽之氣。

元氣包括元陰、元陽之氣,因為來源是稟受於先天之精所化,故又名“原氣”,但它要靠後天營養而不斷滋生。在《難經.第三十六難》中說:“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命門”有生命門戶的關鍵之意,是先天之氣蘊藏所在,是人體生化的來源,生命的根本。故張景岳雲:“命門為原氣之根,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命門”之火體現腎陽(元陽)的功能;“命門”之水體現腎陰(元陰)的物質。所以說“命門”是“水火之宅”,“命門”之火(腎之元陽)也包括現代醫學所說的腎上腺皮質功能。

腎主水而藏精,為人身元陰之處;命門主火而升發,為人身元陽之處。元陰是先天的真水,元陽是先天的真火。二者相互關係是陰陽互根、水火相濟,只有陰陽水火互相作用,才能產生真元之氣。真元之氣不僅是人的生命力,又是人身生化的源泉。

以上所說的,具有各種名稱的“氣”,都是屬於中醫學說的理論。中醫所指的這些“氣”,是人體內能使各器官正常地發揮機能的原動力。顯然,這種“氣”不是我們所討論“氣沉丹田”的“氣”。

在前面說過,“氣在天者,受之於鼻而喉主之”。這是說,在天的大氣從鼻入,通過喉進入肺與人體進行氣體交換。這個“氣”是實在的氣體,並能進入人的體內。這種吐故納新,吸氧呼碳的常識,任何人都知道。

論“氣沉丹田”

三、如何“沉”法

有的練功家所謂的“氣貫丹田”(主要是指下丹田、小腹部位),亦稱“氣沉丹田”或“丹田注氣法”等。即是:當吸氣時自感有氣下行至小腹。呼氣時此“氣”由小腹徐徐吐出,並有意下沉,小腹使之產生感覺,此即稱“氣貫丹田”。當深吸氣時橫膈下降幅度増大,可以直接壓擠肝、脾、胃、腸等臟器,而產生下行之力。另外通過以意領氣,日久自然意到氣到而呈現氣貫之感,與力感合而為一,便形成氣貫丹田。

氣貫丹田,可以行氣往下,能促使腹式呼吸的形成。另外氣貫丹田時,小腹確有吸氣時凸出,呼氣時回縮的動作。

還有不少練功家,把“氣沉丹田”只解釋為:“在練功時儘量加深呼吸、加長頻率,把呼吸氣向下引到丹田處”。

分析這些解釋,不難看出,講說這種道理的人是富有想象力的。稍有生理知識的人都知道,人體與外界的空氣進行氣體交換主要是依靠肺部。空氣能出入的內臟只是肺臟。外界的空氣不可能穿透肺底、膈肌到達腹中,更何況深在小腹的丹田呢?應該說是:在進行“腹式深呼吸”有了腹部肌肉的收縮、擴張配合了胸廓的呼吸運動,加大了吸氣量而矣。

還有人把“意守丹田”當成“氣沉丹田”。他們說,在練功時把精神、思想、意念集中在丹田處。由於長時間意領、意守就能意到氣到,此即為“氣沉丹田”。“意守丹田”是氣功鍛鍊的方法之一。氣功中的“導引術”就是在練功時把意念集中守於“玄竅”(上丹田印堂穴)、中丹田膻中穴、下丹田小腹部等部位。進而把“意念(氣團、熱感)”緣任、督脈循環運轉成為“小周天”。功深後還能擴展到上、下肢的“陰維、陽維、陰蹺、陽蹺”等八脈進行運轉,成為“大周天”。(這是氣功的功夫,而不是太極拳。)太極拳只能把“意念”顯示在應用的軀體的部位上。不能把“意念”用到丹田、腳下或其他的部位上去。太極拳與氣功有很多共同、相似或接近之處,但絕不能就說成太極拳=氣功。所以“氣沉丹田”絕不是“意守丹田”(意沉丹田)。

在中醫界人士中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元氣即丹田氣。

“元氣之生成來源於先天之精。胚胎之結,中間一點動氣,乃先天之精所化生。即後天氣海之元氣也。得母蔭育充盛,發揮作用。後天元氣賴精氣(筆者按:應是飲食營養的谷氣)之不斷滋養,才能維持人體正常生長和發育。因此,元氣愈充沛,臟腑愈強盛,身體就會強壯。故練功家非常注意培養元氣以固根本”。中醫學說可以這樣講,但不能應用到太極拳裡。否則,就形成是:元氣即是丹田氣,即後天氣海之元氣也。此氣原本自然存在於氣海丹田之處,又何必再談“氣沉丹田”呢?

祖國古代的醫學、近代的中醫理論都說人體內存在著各種不同名稱的“氣”。這種“氣”在西醫中、在生理學中、在解剖學中沒有査到,尚須研究、探討。我們應該承認人體之內存在著這種“氣”。但不是我們所討論“氣沉丹田”的“氣”。當然,人體內確實存在著不少的氣體,大部分是在肺部,其次是在腹部,其他各器官中多少都存在著氣體,就連細胞中也有氣體存在。可是這些氣體不能受意識的支配或體形姿勢的變動而改換其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說這些氣體不能因為人的意念或運動而使它集中、沉落在丹田(小腹)之處。

論“氣沉丹田”

​那麼,怎樣才能“氣沉丹田”呢?根據筆者自身的體會和研究眾多老前輩們的論述,結合一般科學道理,論證如下:

1.先確定丹田的位置

在前面已經把練功家所說的丹田位置介紹出來,也可能有遺漏之處不再補充。一般通常的說法都是指丹田在小腹。難道說只是在表皮上某一點或某一處面積之內嗎?不是的。針灸的穴位也不是指表皮處而言,是針刺入到組織內固定的深度後,所感到,發現“得氣”的地方。

“丹田”是道家(修道、煉丹之士)說在體內修煉出藏“金丹”的地方。當然,這個藏丹之處,也不可能在體膚表面。那麼,從皮膚表面算起應當深入到多少尺寸呢?可惜筆者還沒有查找到可靠的數據。所以說這個距離是某個發言人自己選定的,筆者現在指定“丹田”具體的位置是在:從小腹隆起的最高點,向身體站立時的中軸線(衝脈)垂直交接處。將此點擴大為團。此處完全符合“下丹田”條件的要求。中國人常說:“精、氣、神”各有所在之處,它們分居於下、中、上丹田。下丹田藏精,是“練精化氣之處”;中丹田藏氣是“練氣化神之處”;上丹田藏神是“練神還之處”。現在所說的“丹田”正是居於小腸之間,是營養精華輸出的總庫房,也是生殖精液的大本營。

2.什麼樣的“氣”才能由意識和形體的改變而移動。

太極拳所說的“氣沉丹田”之“氣”,實際是人體的“重心”。重心就像水平儀中的氣泡一樣,在擺放端正時,此氣泡居於中心。

3.“氣沉丹田”

就是通過身體姿勢的改變後,使重心沉降到這種說法的“丹田”處。

重心者,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地心引力)產生的合力。此合力的作用點就叫做這個物體的重心。人體的重心不像物體那樣恆定在一點上。因為人體內每時每刻都在進行呼吸、消化、血液循環等生理過程。而且更重要的是人體的體型各異,還經常改變成各種不同的姿勢與運動狀態。所以人體的重心是隨著身體處於生理過程的進行和體態姿勢的不同,在一定範圍內移動著。根據研究結果表明,一般情況下,端正站立時身體的重心,位於第三骶椎上緣前方約7釐米處,相當於髖關節額狀軸的後方高約4~5釐米處。

由於上述的種種原因,重心經常上下、前後、左右地搖擺在5~10釐米的範圍之內。

現在談談如何能使重心沉降到丹田之處(氣沉丹田)。

人在用力、挺立、僵直時都能促使自身的重心向上移動。反之,如果能將全身放鬆,既便是保持原姿勢也可以下降重心。

要讓重心下沉到小腹中間,最關鍵的兩個條件是:1.在體內要使膈肌活動有這樣的現象,一般人都能感覺和體會到。在做挺胸、挾背、頸推向後上提的“胸式呼吸”時,就會感覺到自已長高了些,這實際是重心上移的“副作用”。如果按照太極拳諸多的姿勢要求“涵胸拔背、松肩垂肘……”再加上深長細柔的“腹式呼吸”,則能使重心降下來。此時重心的升降,主要是依靠膈肌的提(收縮)、沉(舒張)。通常內臟器官的機能活動,不受意識的控制,但骨骼肌和身體的活動確能影響內臟、肺和膈肌就是最明顯的例子。相對的說膈肌能起到調整某些內臟器官的適當位置。因此,“內家”的功夫都主張要“胸空腹實”,就是讓膈肌舒松而促使重心向“丹田”下沉,氣息出入才能順暢,心情才能平靜,大腦才能排除雜念,進入專心致意的境界。

2.在體外要使腰部向前挺緊或往後放鬆,就能使重心升降,對沒有練過功的人來說是不易感覺出來。為了確讓人知道它是能夠移動的,可以做這樣的實驗。

①會游泳的人,一般都知道要想在水面上仰著漂浮起來,其具體的姿勢必須儘量往後仰頭把兩耳沒於水中,而把鼻和口露在外邊。這不只是為了便於用鼻和口進行呼吸,也是達到頸和背往後上方挺起來。第二個要點,是要把肚臍露出水面。這樣挺胸腆肚的要求,是把腰部用力繃緊,加大腰椎向前凸出的彎度。其目的就是使重心在體內上升。人的兩下肢的質量比重大於胸腹腔。為了讓較重的下肢也能浮起來,就必須把重心往上提才行,不然是漂不起來的。

②如果是不會游泳的人,下不了深水也不要緊,可以在浴池裡體驗一下。身體斜坐於水中,後腦靠著水池的邊沿兩腿伸直。在不改變身體其他部位和姿勢之時,如把腰部向前微挺,就能使臀部浮起,如把腰部向後微放鬆,則臀部自然下沉。這個實驗也能說明挺腰、松腰可使重心上升、下降。

論“氣沉丹田”

因此,要使練功者的重心下沉到丹田處,首先必須要調整好正確的姿態。尤其是內、外兩個關鍵的要領。

練太極拳必須要“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互相照應、上下一致、不可偏廢。並要練習好特殊的姿勢要求。如:懸頂豎項、兩眼平正、面部自然、唇貼齒合、舌舐上顎、用鼻呼吸,松肩垂肘、涵胸抜背、松腰疊胯、溜臀裹襠,屈膝折踝,展指(趾)舒掌。

這些要求都是為了讓周身的關節和肌肉放鬆,不能使關節用力合攏和肌肉緊張僵直。同樣,精神、情緒、心境、意念也都要放鬆,平靜、安舒、專注。呼吸更要均勻、輕鬆、緩細、深長。內部因素也是促使人體重心升降的條件。以上所述亦適用於調息、意守的氣功功法。氣功家講究前通“三田——玄竅、膻中、氣海”,後過“三關——尾閭、夾脊、玉枕”的小周天和通達四肢八脈的大周天。再進一步做到意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如此種種涉及到較高的功夫,都必須先由身形姿勢做起,如果不能使身體重心下降到小腹之中的“氣沉丹田”之處,其他功夫皆等於白練。或許有的人還沒有在主觀上意識到要這樣做,但功夫深厚者,確能自然達到水到渠成。如果我們在普及、推廣太極拳之時,在開始學太極拳之時或將入門之時,就懂得這個道理,學會這種鍛鍊要領,完全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後談談練太極拳為什麼要“氣沉丹田”。人們通常把形意、八卦、太極稱為內家拳。主要是它們與其它武術拳種的區別在於屈膝降低重心。太極拳不僅只是屈膝運動,而且還要求從始至終都要貫注“松淨、用意”以求在體內的重心下降到小腹之中(丹田處),在動作時不發生驟然的變動。這就是內家拳最主要的特點。根據太極拳的特殊性質所決定,要求做到“氣沉丹田”有如下理由:

①氣沉丹田,是人在地面上站立或活動時,重心已降到儘可能的低處。我們都知道人體站立時穩固與否,是決定重垂線是否在支撐底面積之內。如在其內時則穩定,如垂點是在支撐底面積的中心最佳位置上,則是最穩固。如靠近邊緣時,則有傾斜的危險。移出支撐面積以外,就會傾倒。此既是“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之實意。同樣大的支撐底面積,重心愈低,穩定角愈大,則站立得愈穩定,愈容易掌握自己的平衡。當然降低重心的高度,是以有利於運動為原則。

②人體在站立或活動時,如降到適當的低度,則肢體能伸屈得更長,有利於進退舒展。另外,按照力的平行四邊形圖解法則,人體站立向前推力時與地面形成的角度愈小,其所成的合力愈大。比如:某人靠在不大於其體重的一物體上,只要身體做出一定的傾斜角度,就能推動該物。雖然他本人沒有任何從主觀上想用力去推。事實上,他自身體重傾斜後所產生的力足以推動該物體。③重心低,站立穩固,則上體愈能舒松、輕靈、敏捷、運動自如,呼吸也能平穩、均勻、深長。重心低能使精神、思想、情緒達到安舒、集中、平靜。才能更好的用意識引導動作。

《十三勢行功心解》中說:“以心行氣”,“先在心,後在身”。楊禹廷宗師也說:“以意導體,以體導氣”,“意識是第一主導”。所以在塑造各種姿勢或完成要求的動作之時,皆首先要有意念的引導。要使自已達到“氣沉丹田”,意念的先驅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內在因素。

綜合以上的例證和觀點,可以總結出“太極拳要求的氣沉丹田”,就是在練拳和推手時,無論在定勢剎那之間的“靜”和在動作不斷進行時的“動”,都要運用“意識引導動作”和“體神的徹底松淨”。尤其是腰部的舒松(使脊椎上最大的向前彎曲的腰弓往後垂直)能讓自己的重心沉降到中軸線與小腹下部的交叉處。這樣就真正做到了氣沉丹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