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的朋友

疫情宅在家的日子,菜场,家简单的两点一线,你是否也和大多数人一样霍霍了不少面粉等原材料,尝试了凉皮戚风蛋糕双色饺子甚至更高难度的?

刷视频看新闻的某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手机好一阵子没有响过了。

除去工作减少致使业务沟通的频率降低外,曾经一些打着沟通感情有事没事闲聊几句的人不经意间消失了,朋友圈依然健在,只是点开对话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作为开场白了。


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的朋友


打开手机通讯录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有些人甚至都想不起来具体的样子了,要不是备注了准确的名字,或许就是一个马路上碰面都认不出彼此的陌生人了。

现在通讯方式如此发达是什么造成了现在这样的疏远。

闭上眼,感觉有点点的失落,曾几何时,几个电话就可以叫来一帮朋友,以数量著称的好友还是自己沾沾自喜的优势,欢呼雀跃,聚会下来嗓子在不知不觉间都能被自己弄得沙哑,几周没见甚至几天没见而已,就像过了很久,迫不及待互诉衷肠,聊着天南海北,和所有人都有说不完的话。


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的朋友


多少年过去,那时候的热闹被现在的自己看成是一种年轻时的记忆,不是不喜欢热闹,只是觉得有点喧闹了;不是不喜欢疯狂,只是更喜欢安静了;不是不喜欢欢快,只是觉得自己不太想去蹦跳了;不是不喜欢人多,只是觉得聊不到一起去了。

是我们变了,还是对方变了,许久不联系的人不是没有勇气拨通电话聊聊近况,更多的是觉得没有必要了,与其不知道说什么彼此尴尬,不如就这样静静的远去好了

有些关系的维系注定需要某种特定的被动模式来驱使。

学生时代的同学关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或是各类补习班兴趣班,要经常见面,在一个共同环境下学习;同事间的工作关系,同样是在一个共同范围内完成任务,这个共同的空间营造出彼此构成关系的必要条件,当没有了这个特定空间,很多人就失去了沟通的纽带,久而久之,就成了认识的陌生人。

这是一般关系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的朋友


有些关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双方的思维方式和出发点发生偏移。

有的人在某一个时期内关系很亲密,无话不说,彼此信任,但人不会一直待在原地不动,升迁和个人提升导致每个人的内心在不断变化,原生家庭中形成的性格和处事风格逐渐成形,随着各自有了家庭,所处的环境导致考虑的角度不再相同,之间的共同语言逐渐减少,找不到共同的点,自然吸引彼此主动联系的欲望也会跟着降低,这就形成了距离感,久而久之,就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这是熟识关系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的朋友


有些关系是人为在刻意维系。

毕业多年,几个人定期都会聚一聚,说一说彼此的近况,发泄一些生活中的槽点,几个人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彼此交心,只是觉得时间久了聚聚不容易,定期聊聊这种形式暗示自己是一种习惯,但其实聊天内容却不痛不痒,改变不了什么现实问题,也互相get不到对方的点。还有一种就是存在利益关系,曾经或是即将一方帮助另一方获得利润,一方认为自己和对方在一起,在能力提升或是长远发展方面都可以获得更好地帮助。这两种关系都需要有人始终扮演主动联络的人,被动接受的人虽然谈不上绝对的踏实和信任,但认为对自己没有什么危害却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形成了不是那么走心的朋友关系。

这是被动熟识关系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的朋友


有些关系不需要刻意维系,你管不管它都依然坚固的停留在那里。

许久不联络,彼此间不需要任何招呼,一句简单的问候就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足足的温暖,一方突然宣布恋爱或是结婚的消息,另一方会产生莫名的失落感,就像自己一直养在身边的爱宠被人夺走一样。各自忙生活,即使很多年不见面,也会有聊不完的话题。这种感情很奇怪,明明两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改变,那份感觉却依然停留在最初熟识的阶段,不用考虑深夜对方有没有在休息都可以打去电话诉说自己的不愉快,这是让人舒服的关系。

这才是朋友间该有的样子。

什么样的人才是你的朋友


到这里其实我们就很好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走着走着就走散了,有些人注定只会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停留在某个特定的时间段陪伴我们,他们的出现谈不上命中注定,只是正好擦肩而过而已,不需要为不值得的感情感到悲伤,有些人注定不适合陪伴我们走完全程,时间沉淀下的人才是真正值得珍惜的人,筛选出那些可以让你踏实放下伪装做回自己的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你软弱一面的人。这类人不需要多,一个足以!

这也许就是成长的代价,经历和时间会帮你筛选什么样的人会成为你的挚友,什么样的人会成为伙伴,什么样的人是你通讯录里的僵尸,什么样的人会被你排除在生活圈之外。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凤尾阿姨,一个80后热爱生活热爱美食,喜欢用文字陪你们聊天,会用老阿姨自嘲又喜欢自称女生的“假矛盾体”,我想很多女生都会和我一样,想要活的年轻又承认现实的年龄,我愿意倾听你们的故事,分享我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