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2020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必備考點彙總(三)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對於教育基礎知識的考察主要包括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六個部分,總有太多考點要記憶,重難點把握不住。別急,招教備考必備的知識精華版來啦!教育心理學高頻考點、重難點知識點彙總!錯過難上岸!

乾貨|2020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必備考點彙總(二)


乾貨|2020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必備考點彙總(三)

十八、學習的內涵

學習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下由於練習或反覆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學習的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理解:

(1)學習實質上是一種適應活動;

(2)學習是人和動物共有的普遍現象;

(3)學習是由反覆經驗引起的;

(4)學習是有機體後天習得經驗的過程;

(5)學習的過程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是無意的;

(6)學習引起的是相對持久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變化。


十九、學習的分類

按學習的結果,心理學家加涅將學習分為五類:

(1)智慧技能(運用符號或概念與環境交互作用的能力的學習)、

(2)認知策略(調控自己的注意、學習、記憶和思維等內部心理過程的技能的學習)、

(3)言語信息(有關事物的名稱、時間、地點、定義以及特徵等方面的事實性信息的學習)、

(4)動作技能(通過身體動作的質量的不斷改善而形成整體動作模式的學習)、

(5)態度(影響個人對人、事、物採取行動的內部狀態)。根據學習情境由簡單到複雜、學習水平由低到高的順序,加涅把學習分為八類:

(1)信號學習(學習對某種信號做出某種反應);

(2)刺激—反應學習(學會對某一情境中的刺激做出某種反應,以獲得某種結果);

(3)連鎖學習(學習聯合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刺激—反應動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反應

動作的聯結);

(4)言語聯結學習(形成一系列的言語單位的聯結,即言語連鎖化);

(5)辨別學習(學會識別多種刺激的異同並對之做出不同的反應);

(6)概念學習(對刺激進行分類時,學會對一類刺激做出同樣的反應,也就是對事物的抽象特徵的反應);

(7)規則或原理學習(學習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之間的關係);

(8)解決問題學習,即高級規則學習(在各種情況下,使用所學原理或規則去解決問題)。

其他學習分類

(1)奧蘇貝爾從兩個維度對學習做了區分:從學生學習的方式上,將學習分為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從學習內容與學習者認知結構的關係上,又將學習分為有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

(2)按學習的內容,我國學者一般把學習分為: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行為規範的學習。


二十、學生學習的特點

學生的學習是人類學習的特殊形式,是人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學習的特點是:

(1)接受學習是學習的主要形式,具有目的性、計劃性和組織性。

(2)學習過程是主動構建過程,具有自主性、策略性和風格性,是師生互動的過程。

(3)學習內容以系統學習人類的間接知識經驗為主,具有間接性。

(4)學習目標具有全面性、多重目的性。

(5)學生的學習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動性。


二十一、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反射學說

最早提出經典性條件反射的人是俄國生理學家和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作用的規律包括:習得、消退、泛化與分化、恢復。

(1)習得是在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之間建立聯結的過程。

(2)條件反射形成以後,如果得不到強化,條件反應會逐漸減弱,直至消失,叫作消退。

(3)泛化是指機體對與條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條件反應;如果只對條件刺激做出條件反應,而對其他相似的刺激不做出反應,則出現了刺激的分化。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互補的過程。

(4)消退現象發生後,如果個體得到一段時間的休息,條件刺激再度出現,這時條件反射可能又會自動恢復。這種未經強化而條件反射自動重現的現象被稱之為恢復。


二十二、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

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是教育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

(1)學習的實質——形成情境與反應的聯結

(2)學習的過程——一種漸進的、盲目的、嘗試錯誤的過程

(3)桑代克認為,學習要遵循三條重要的原則: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①準備律是指聯結的加強或削弱取決於學習者的心理準備和心理調節狀態。

②練習律是指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聯結會由於重複或練習而加強,若不重複或練習,聯結的力量就會減弱。練習律又分為應用律和失用律兩個次律。

③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可因導致滿意的結果而加強,也可因導致煩惱的結果而減弱。


二十三、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1. 應答性行為與操作性行為

斯金納把人和動物的行為分為兩類:應答性行為和操作性行為。應答性行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反應;操作性行為則不與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繫,是有機體自發做出的隨意反應。

2. 強化與懲罰

斯金納認為,有機體做出的行為與隨後出現的條件刺激之間的關係對行為起著控制作用,它能影響以後該行為發生的概率。

凡是能增強行為出現頻率的刺激或事件稱作強化物。正強化是通過呈現個體想要的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負強化是通過消除或終止厭惡、不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懲罰則是通過厭惡刺激的呈現來降低反應在將來發生的概率。

普雷馬克原理,也叫“祖母原則”,指用高頻的活動作為低頻活動的有效強化物。簡單地說,每個人都有一個強化等級,在強化等級中,處於較高一級的強化物比處於較低一級的強化物更容易引發操作行為。所以,處於較高一級的活動可以強化較低一級的活動。

3. 程序教學與行為塑造

斯金納將操作性條件反射原理應用到教學活動上,提出了程序教學論及其教學模式。

程序教學的原則有:小步子原則;積極反應原則;自定步調原則;及時反饋原則;低錯誤率原則。

塑造,就是通過小步強化幫助學生達到目標。斯金納認為“教育就是塑造行為”,他採用連續接近的方法,對趨向於所要塑造的反應的方向不斷地給予強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為。


二十四、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班杜拉認為,觀察學習是人的學習最重要的形式,學習是個體通過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結果的觀察,獲得某些新的行為反應或已有的行為反應得到修正的過程。

觀察學習包括注意、保持、復現和動機四個子過程。

強化分為三類:直接強化、替代強化、自我強化。


二十五、認知派學習理論

1、格式塔學派的完形——頓悟學習理論

苛勒(完形—頓悟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形成新的格式塔(完形),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


2、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理論

(1)學習觀:學習的實質在於主動形成認知結構,認知結構是指一種反映事物之間穩定聯繫或關係的內部認識系統,或者說,是某一學習者的觀念的全部內容與組織。學習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2)教學觀:教學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的基本結構的一般理解。

(3)學習方法: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的最好方法是發現學習。

3、奧蘇貝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理論(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

奧蘇貝爾強調,必須消除對接受學習的誤解。接受學習未必都是機械學習,它可以而且也應該是有意義的學習。同樣,發現學習未必都是有意義的學習,它也可能是機械學習。奧蘇貝爾認為學校中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有意義的發現學習,他更強調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有意義學習的本質就是以符號為代表的新觀念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的過程,是原有觀念對新觀念加以同化的過程。所謂非人為的聯繫,是指有內在聯繫而不是任意的聯想或聯繫,指新知識與原有認知結構中有關的觀念建立在某種合理的邏輯基礎上的聯繫。


二十六、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倡導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認為教師的任務不是教學生學習知識,也不

是教學生如何學習,而是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資源,提供一種促進學習的氛圍,讓學生自己

決定如何學習。學生中心模式又稱為非指導性教學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教師最富有意義的

角色不是權威,而是“助產士”和“催化劑”。


二十七、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一)主要內容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知識觀強調知識的動態性,其學習觀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其學生觀強調學習者本身已有的經驗結構。

(二)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所提倡的教學模式有隨機通達教學、支架式教學、認知學徒式教學、拋錨式教學和培養學習共同體的教學。

(三)四大要素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