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人見聞錄:企業倒閉案例分享(三)

在銀行工作經歷中,我發現有些企業並不是倒在主業不景氣的問題上,而是倒在擔保鏈的問題上。一些主業還能盈利的企業,本身現金流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卻因為擔保單位或者被擔保單位出現問題,隨後被銀行抽貸導致停產倒閉。——接下來要講的是一個涉及擔保鏈,導致企業破產的故事。

某企業主營不鏽鋼管件生產,年銷售也在億元以上。公司老闆來自於江浙某個集中出老闆的地區,那裡的人大家都比較講義氣,喜歡抱團投資。這家企業也不例外。同期來當地投資的,總共有三家企業,來時來自於同一地區,所以很自然形成了一個天然的擔保鏈,絕大部分貸款都是以互保形式取得的。在全國大投資的時期,這三家企業迅速發展,每家企業產值都上了億元,看上去一切都沒什麼問題。

銀行人見聞錄:企業倒閉案例分享(三)


可是形勢變化,經濟開始出現不景氣,其中一家企業因為在老家本部替人擔保導致出現資金鍊緊張的情況。一開始,其他兩家也並不覺得是什麼大問題,每家掏了4000萬,打算替那家出問題的企業擺平事情。可惜他們想錯了。本部漏洞太大以至於這些錢並不能保住那家企業。——三家互保企業,缺了一家,部分銀行貸款的擔保就落空了,於是這些銀行開始向其餘兩家追債。

剩下的兩家,一家已經發展到銷售數十億元,另一家相對較小。雖說那個地區的人團結,但是真的到了要拿出真金白銀的時候,兩家企業的老闆心思有了很大的區別。較大的公司,替第三家擔保的額度比較小,所以他很痛快就拿出錢替被擔保公司還貸了。較小的公司沒那麼多錢,計劃把自己擔保的銀行貸款承擔下來,所以找較大的公司商量讓他做擔保,豈知直接被拒絕。無奈,在銀行的策劃下,較小的公司拉走了被擔保企業賬面價值1.2億的全部存貨(當時這筆貸款原先是存貨質押,後來被忽悠追加了保證擔保,所以企業獲得了銀行轉讓的貨權),打算以存貨擔保來承接自己擔保的8000萬貸款。

這一步實際是步臭棋,我當時就直說這個企業是被銀行忽悠了。銀行為了平移自己的不良貸款,想出的臨時性解決辦法,根本就是把企業往破產方向推。為什麼這麼說呢?存貨質押本身就是一個很難操作的事情:每次銷售出貨,需要把錢還給銀行後才能出貨,但問題是市場上因為不景氣的原因大家都是搞賒銷,你不能賒銷誰要?其次,你也不能降價出售,因為銀行看著價格呢,你賣低了銀行不同意出貨。於是這些不鏽鋼鋼材堆積在倉庫裡不能出去,但是企業卻要付出真金白銀的利息。一年拖下來,8000萬的平移貸款需要多付的利息,再加上本身近2億的貸款利息,已經把企業的利潤侵蝕得一乾二淨。由於缺乏足夠的現金流,企業只能以做來料加工為主,導致銷售額的大幅下降。

銀行人見聞錄:企業倒閉案例分享(三)


這樣一來,其他本來還不著急的銀行,看到企業銷售萎縮,也坐不住了,紛紛上門催收貸款。有些不地道的銀行,本來遠在省城,來貸款就是打算一錘子買賣,沒想到摺進去了,因此就出歪招:矇騙企業,說已經上報了增加貸款給企業,但前提是企業必須先把之前的貸款一次性還清。企業主輕信了這種說法,貸款還進去後再也出不來,打行長的電話也被拉黑。如此一來,更多的銀行上門催收,貸款也是隻進不出,不到半年,企業就停產了。最後補充一下,那批存貨,做為質押物被銀行以四折的價格賣出去了。

這個事情,我覺得那家較小的企業死得比較冤枉。首先,不應該平移貸款。一筆貸款既有物的擔保又有人的擔保,按理應該先執行物的擔保,也就是銀行應該賣了質押的存貨,再來找擔保企業追償。但是可惜這家企業聽信忽悠,為了增加貸款的“大餅”同意平移,實際是替這家銀行的行長背了鍋。其次,如果那家大型的企業願意擔保,可能事情就不會變得這麼糟糕。所以,患難 之時,才能看出誰是真正的朋友。最後,還有一點,對於異地來本地做貸款業務的銀行,一定要敬而遠之,因為他們本來是想來分一杯羹的,從來就沒想過要與企業共患難,由於機構不在當地,他們是最不講商業道德的,所以這些銀行的話千萬不要信。

銀行人見聞錄:企業倒閉案例分享(三)


我是空谷財譚,有數十年的信貸經歷。我所講的都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案例,教訓深刻,希望為廣大企業主提供借鑑。本人也將這些經驗總結成專欄,名為:銀行不會告訴你的秘密,歡迎大家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