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直播智能健康空氣場景 智能家居進入“場景服務”深水區

4月26日,美的在天貓平臺進行了一場“智慧健康空氣”的場景直播活動,但並不是時下流行的“帶貨模式”產品直播,沒有網紅、沒有華麗的佈景,也沒有密集的紅包雨,而是花了接近1小時向用戶詳細介紹了美的智慧空氣解決方案,這似乎“不合理”。

美的直播智能健康空氣場景 智能家居進入“場景服務”深水區

進入場景服務深水區

那為什麼是場景直播? 筆者發現,今年以來包括美的、海爾等家電企業在直播中提得最多的是“智能場景”,在影響用戶購買智能家電上抓住核心:智能家電產品的連接只是第一步,場景服務才是解局的關鍵。

以美的這場直播為例,一般情況下,夏天回家空調開啟15分鐘後才能感覺涼快,冬天回家空調開啟半小時以上才能感覺暖和,“等待”就是痛點。美的智能用戶在回家路上只需要通過蘋果手機的Siri語音功能,就可以控制美的美居App空調插件頁,立即提前開啟家裡的空調,整個過程只需要幾秒,將查找App和搜索插件頁的過程全部省略了,“便捷”成為該智能場景特色。圍繞如何幫助用戶便捷地獲得健康、舒適的空氣環境,提供了最短的服務路徑。

場景思維,恰好是不少智能家居企業最容易忽略的一點。消費者對智能家電用戶的需求,可能不止滿足於某一類家電產品,而是希望獲得解決問題的服務方案。脫離場景談智能家居,或者還是以硬件產品思維做智能家居,難以深層次解決用戶的痛點。

在這次場景直播中,美的分別展示了自動除溼、自動制熱補溼、濾網自動分析與保養、自動空氣淨化等不同的智能場景,可以發現美的設計智能服務解決方案的思路並不複雜,充分發揮了全品類的優勢,從“細分”需求出發:一是,不止步於硬件連接,深入到各種使用場景和各類細分人群,譬如微氣候功能主要是針對溫度和溼度比較敏感的風溼人群而設計的;二是,不止步於產品的升級,而是深入到場景服務的綜合體驗上,從便捷、個性化、健康、舒適等不同的維度對場景設計進行優化。

必須拿下的戰略高地

在洶湧激盪的AIoT浪潮下,智能家居行業日漸升溫。無論是國外的微軟、谷歌、蘋果、亞馬遜,還是國內的BAT、華為、小米、美的,都將智能家居視作物聯網時代必須拿下的戰略高地。

但從發展現狀來看,大部分企業努力解決的仍是智能硬件的互聯互通問題:要麼以佈局全品類智能硬件的方式,實現自己品牌體系內的成套互聯;要麼以智能音箱等所謂的“入口級”硬件為基礎,通過開放連接協議的方式,吸引跨品牌產品加入自己的物聯生態。

近年美的積極佈局智能家居,似乎也打出了自己“慢節奏”。首先,美的在高品質硬件入口上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壁壘,並且依靠全品類優勢,將硬件、軟件、服務實現一體化:以美的美居App為代表的軟件服務平臺,打通全流程服務,並通過軟件和服務反向驅動硬件迭代,集中體現在智能場景的主動服務能力上。

智能家居方興未艾,市場大有可為。ABI Research預測,到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面對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迎合資本市場的概念炒作沒有持久價值,唯有從真實的需求場景出發打造涵蓋硬件、軟件和服務的體系化能力,才能拿下智能家居這個物聯網時代的戰略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