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志探史•看陝南人源自何方?(安康市各縣)

【安康縣】 乾隆三十七、八年以後,四川、湖北、河南、江西、安徽糧食歉收處貧民逐日遷來陝南開荒,人口驟增。至嘉慶中期,各省流民陸續進入陝南,百餘年延續不斷,形成“無土不墾”局面。清政府實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對多生育者賞給米布,鼓勵人口增殖。乾隆三十七年(1772),安康縣有129583人,與明代嘉靖二十七年(1548)金州僅有人口24100人相比,174年間人口增加10萬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至嘉慶九年(1804),安康縣人口增至203579人,32年間人口增加73996人,增長快的原因是外省籍人口遷入。摘自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安康縣誌》

【漢陰縣】 順治、康熙年間兩次強行遷海,福建、廣東、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省瀕海居民陸續遷入內地,外省流民紛紛進入陝南各縣“圈地佔產”“插標為界”,不幾年,漢陰縣便成為各地移民雜居之處,縣城內有江西、湖南、湖北、川陝、江南5個會館,專供同鄉聚會之用。“至雍正四年,邑令進士大樹王公招撫湖民耕墾,田地日漸開闢”(乾隆《漢陰縣誌》)。“乾隆二十年,湖廣流民大量來縣墾荒耘地”(民國《漢陰縣誌》)。由於各地移民紛紛流入,漢陰縣人口有了新的發展。嘉慶二十二年(1817),全縣18900戶、121600人,道光三年(1823),人口增至123300人。摘自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漢陰縣誌》

【石泉縣】 明末清初,石泉“七經兵燹,疊經殺擄”。52年間,亡、逃人口4萬人有餘。康熙二十六年(1687),僅存551戶,2098人。乾隆三十七、八年間(1772—1773),川、鄂、贛、皖、豫等省窮民來陝南墾荒,使石泉縣人口驟增數倍。雖屢遭嚴重旱澇災害,例如道光十二年(1832),“陰雨傷稼,大凶,人相食”(民國《石泉縣誌》),人口仍增長較快。乾隆四十八年(1783),石泉域界改動,分出五郎關置寧陝廳。據乾隆五十二年(1787)統計,城內尚有5295戶,29794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達11657戶、74103人。摘自陝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石泉縣誌》

【平利縣】 清代乾隆、嘉慶期間,各省流民成批遷入平利,據有關家譜、墓碑和高齡老人口述資料,平利縣湖廣籍人口多是清代乾隆時期遷入,其中湖北籍人口主要在嘉慶年間遷入,廣東、江西、安徽人亦相繼而至。清末及民國初年,四川、河南、陝西關中及平利周圍鄰縣人口接踵而入。因此平利縣90%以上戶口的先輩都是外省籍移民。灞河流域周、羅、袁、洪、餘、曹等戶都是湖南人,王、張、武、饒等戶都是湖北人,均為清代乾隆、嘉慶時期遷入。明末平利縣(含鎮坪縣)人口僅110戶1177人;清順治年間,縣人口減至近有161丁;乾隆十九年(1754)編查戶口,全縣“合營兵及僑居寄籍之家,共2318戶,男婦大小8509 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增至69070 人(男37834人、女31236);嘉慶十七年(1812)達28174戶、148099人,是清代及其以前人口鼎盛時期。摘自三秦出版社1995 年版《平利縣誌》

【鎮坪縣】 乾隆六年(1741),陝西巡撫實行招墾政策,對“民人割漆、砍竹,採取構皮、木耳等項,聽其自便,地方官不得強令墾種,亦不得以現獲微利,勒報升科”。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籍人民紛紛遷入鎮坪縣墾荒養殖,江西藥農、藥商接踵沓至。道光四年(1824),陝西巡撫盧坤在給朝廷的奏本中稱鎮坪有人口59800多人。道光十三年(1833)春夏遇旱,秋遇陰雨,造成大災之年,莊稼無收,民多餓死。至咸豐、同治時期,山貨特產能大宗出口,四川、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商賈民人相繼來鎮坪經營,其中尤以四川、湖北黃州人最多。光緒十二年(1886)到十六年,連續遭遇大災,人民不堪飢餓,紛紛外流。光緒十六年(1890)鎮坪尚有人口46000多。光緒三十四年(1908)人口增至10528戶、92300 人。摘自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鎮坪縣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