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的关系差?抓住两个关键时刻,和娃重新建立连接

亲子关系如何处理,是困扰很多家庭的一个问题,这个本应是世界上最亲密最和谐的关系,却往往会变得剑拔弩张。父母想要关心孩子,所以在不知不觉中会控制孩子,而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自然不甘于受到父母的控制,于是会出现很多让父母无法接受的行为,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家庭教育咨询师比尔·拷贝特认为导致孩子们缺乏合作的最主要原因是孩子觉得与家长的联系不够紧密。所以孩子才会通过一些他们认为能够唤醒父母对自己重视的行为,想要获得和父母的连接,只是父母未必能够理解。

和孩子的关系差?抓住两个关键时刻,和娃重新建立连接

每一个人都需要连接

亲子连接是解决家庭教育的前提,因为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感是很强的,他们希望能够得到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希望能够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爱,更希望自己在父母心里是独一无二的。

连接可以重复不断建立

亲子连接不是只要连接一次,就能够永远持续,而是当父母和孩子分离一次,这种原本的连接就会中断。所以亲子连接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所以必须通过重复的连接,不断的建立,才能够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和孩子的关系差?抓住两个关键时刻,和娃重新建立连接

重新建立连接的两个关键时期

  • 起床后
    经过了一夜的睡眠,早晨起床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连接其实是断开的,所以他们才会通过起床气等方式想要重新和父母建立连接。如果父母关注他们,孩子就会知道他们是被父母重视的,否则当他们无法感到父母关注的时候,负面情绪就会出现。
  • 放学后

放学后也是孩子和父母建立连接关系的重要时期。很多孩子在放学后总是喜欢在路上玩一会儿,这样的做法自然让父母难以接受,因为他们关心的只是孩子有没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但是孩子在一天学校的学习后也想要放松,所以他们并不会在意父母不断的催促他们写作业,只在乎父母是否关心他们。

和孩子的关系差?抓住两个关键时刻,和娃重新建立连接

父母要用洞察力的眼镜,改变亲子的连接关系

当亲子关系被拆解之后,我们可以看到5个不同的板块,分别是变量(亲子感情),因果链,正反馈回路(增强回路),负反馈回路(调节回路),延迟效应(滞后效应)。

当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时候,亲子关系自然是稳定而又亲密的。但是如果没有尊重作为基础,那么变量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亲子关系出现问题。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如果用库存量来比喻,那么输入也就是情感的流量,就是正面反馈,反之输出就是负面反馈。当正面反馈越来越多时,库存量自然也会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很难控制输出量和输入量,所以亲子关系才是不稳定的。

亲子关系的建立,应该拒绝从阻碍的出现,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多无形的阻碍横在父母和子女中间,导致亲子关系总是出现矛盾和分歧。

和孩子的关系差?抓住两个关键时刻,和娃重新建立连接

如何营造正面的亲子关系?

  • 父母只做律师

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放在法官的位置上,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各种评判。但由于他们并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所以对孩子的评判往往是主观的,自然也会影响亲子的关系。

只有像律师一样真正地了解孩子,维护孩子,父母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当父母能够真正走进孩子内心的时候,孩子自然也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使亲子关系变得和谐融洽。

  • 父母只做拉拉队

人生就是一个竞技场,孩子在人生的旅途中会遇到很多挑战,当然他们或主动或被动的要在竞技场上展示自我。这是一个父母无法替代的过程,所以父母也要摆正自己的姿态,不要像裁判一样随意的评判孩子。

和孩子的关系差?抓住两个关键时刻,和娃重新建立连接

尝试着成为孩子的拉拉队,孩子的每一次表演都在一旁呐喊助威,给予孩子鼓励和勇气。这样孩子才能够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自然而然的愿意和父母拉近距离。

  • 父母只做镜子

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总是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父母。既然如此,父母不妨真正成为孩子的镜子,和孩子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让孩子通过这面镜子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变得越来越好。

和孩子的关系差?抓住两个关键时刻,和娃重新建立连接

亲子关系究竟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其实有很大的决定权取决于父母。只有加强亲子的连接,才能让亲子关系越来越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