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的平凡与不平凡

父亲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人

出生于山西农村,那个年代人们都还挣扎在温饱线上,父亲家里面孩子多,一碗“裤带面”需要抢着吃,吃的慢了,就只能喝汤。

所以常常会在父母的口中听到对现在生活的感慨,也经常会看不上我们一些浪费的坏习惯。真正苦过的人,才知道幸福多么来之不易。

第一个爷爷走的早,父亲自己都没什么记忆。

第二个爷爷据说是一名邮递员,当时很受人尊敬,他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邮票,据说放在一个旅行箱里面,有满满的一箱。这要是放在现在,即使不值钱,也可以给儿孙们拿出来欣赏欣赏,当做稀罕物件呢。怎奈那个年代的父亲和叔叔们,只认识大米白面,并不珍惜这些看起来小小的纸片,后期经历了几场大水,早不知道哪儿去了。

所以对于爷爷奶奶,我只有从父母口中听来的一点点零碎的印象,小的时候会非常好奇,爷爷奶奶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甚至很羡慕那些从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孩子,总觉得是会被娇惯一些的。

母亲也只有作为新媳妇的时候去过父亲家里一次。那时候我3岁、姐姐6岁,妈妈说我们福大命大,当时很喜欢我们的小叔叔原本要开着拖拉机带我们出去玩,结果车毁人亡,再也没回来,好在我们也并没有在那个车上。


我父亲的平凡与不平凡


父亲也是一个很硬气,把爱藏的很深的人

我不知道在父亲的记忆里,他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在我的记忆里,对父亲最深的记忆有2次。

一次是姐姐中考过后那一年,为了让我们散心,带着我和姐姐去红山公园爬山,爬到一半,恰逢大雨。

清晰的记得那天在山上掉下来无数的小青蛙,噼里啪啦的在自己的脚边滚落过去,当时很害怕,一不小心踩在脚下,黏黏腻腻的,浑身冒冷汗。

父亲却很淡定,也很厉害,大声呵斥我们快点往上爬,爬到山顶,说山顶就有亭子可以躲雨了,现在想来,父亲这种骨子里强硬的性格,还真是一直都没有变。

后来一个人离开家去南方上大学的时候,每每遇到困难,也会想到这个经历,不管遇到什么状况,都还是要给自己鼓劲儿,坚持下去,坚持一下其实就过去了。

第二次是高中的时候买了一双自己喜欢很久的小皮靴,在学校不小心被人把鞋头踩扁了。现在想来那个时候的皮鞋质量真是蒙人,皮子下面居然是用纸壳来撑的,踩下去之后就再也起不来了,没穿多久就因为它软趴趴变了型,再也不喜欢了。

那时家里并不富裕,再加上自己爱漂亮,伤心了好一阵儿,爸爸气不过,去找卖家理论,卖家说什么也不承认是质量问题,嗓门也很大,平时闷闷不吭声的父亲,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上去就给了对方一拳,好在拉的及时,要不还真担心父亲的体格,能不能挨得住人家一伙人的招呼。

过后我问父亲,我说:平时没见你这么勇猛呀,今天这是怎么啦?

父亲说:那我闺女受欺负,肯定是不行的。

那一次我觉得父亲真的像一座山,特别高大。


我父亲的平凡与不平凡


父亲更是一个像茶壶一样闷着不说,却主意很正的人

今年突来的疫情,父亲配合居委会在小区等一些关卡,负责来往人员的验证、体温测量等,这个工作充分发挥了他一板一眼,有些“轴”的优势,任何一个人都不放过,区里面有领导要进小区,了解一下防控的情况,他也是很义正言辞的说:没有出入证,不能进!

在别人看来这样“傻气”的行为,在父亲身上,一点都不意外。


我父亲的平凡与不平凡


我和母亲也时常会担心他自己在家里一个人照顾不好自己,原本洗衣做饭,家务一点都不会的人,可能连饭都吃不上。所以不希望他再工作,希望他可以一起搬过来住。

有时候会觉得他是个孩子,会很不客气的要求他:不许这样、不许那样;要这样、要那样。虽然有时候他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就冒出去了,但更多时候他都是默默的听了,也应了。

回头想想,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恐怕不是要求这么简单。

就像小的时候我们也并不喜欢被要求一样,并不能因为我们接触了新事物,就看不上他们的老做法;也并不会因为他们不会很多新的方法,操作不熟练,就嫌麻烦。

工作更多是实现他的一种价值和抱负,赚钱多少,终究他会觉得自己是个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


我父亲的平凡与不平凡


父亲终究是父亲,不论富贵还是贫穷、不论年轻还是年老、不论智慧还是愚钝,他都是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在前面帮你遮风挡雨的那个人。

母亲说父亲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写书,出书,最初还是靠着给妈妈画的一张一张美好的大饼,把妈妈骗进门的。现在虽然没能实现愿望,谨以此文,祝福父亲节日快乐,健康、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