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審美,你們看時尚雜誌,我選擇看魯迅

文|檸檬茶的王堡


木心: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救不了。


"中國式審美"是最近幾年很流行的話題。簡單來說,審美就是欣賞美。而"中國式審美",在更多人的眼中,不是"審美",而是追求"土味"。為了改造"中國式審美",新媒體發表了一系列關於提高審美的文章。他們給的方法,多是看國外電影,看時尚雜誌,看藝術品。對於沒怎麼接觸過藝術的人來說,這些方法確實為難人。不過,識字的人看魯迅的文章就足夠提升審美能力了。


大家熟知的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不清楚的是,他一生對美術有大量的研究,求學時也大量閱讀美學書籍。他的文章更是體現了大量美的元素。


美的元素,無外乎三種,色彩、結構與光影。


學審美,你們看時尚雜誌,我選擇看魯迅


一、黑白文字畫出色彩斑斕的圖


《雪》:"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蝴蝶確乎沒有;蜜蜂是否來採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記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彷彿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畫底為雪野,即主色調為白色。"血紅","深黃","冷綠"都是飽和度偏高的顏色。但是他們的顏色不衝突,在鋪天蓋地的雪下,隱隱透出那一小塊鮮豔的顏色,反而增加了冬日的冷感。"隱青"是明度較高的顏色,不明顯,只是略微地透露出來,更像是下雪天時蒼穹自身的色彩。但是這段極美,美在了色彩運動上。花是靜態的,蜜蜂是動態的。一動一靜,使得這寒冷清冽的底子上,塗繪出的鮮明色彩更加活潑。冬日很冷,但是迎面而來的是,突破漫漫大雪的生命力。


學審美,你們看時尚雜誌,我選擇看魯迅


《秋夜》:"那罩是昨晚新換的罩,雪白的紙,折出波浪紋的疊痕,一角還畫出一枝猩紅色的梔子。"


畫底變為紙罩,仍是白色的。不過,這次的色彩只有猩紅色,也只佔了一角,更具有中國畫的"留白"意趣。明明是一個個的黑字,卻展現了具有色彩的畫面。


魯迅的色彩搭配原則為:強調主色調氛圍,色彩可以多,但必須是小色塊的相撞。他的主色調多為白色,其實想強調的是中國山水畫式的留白。色塊多為飽和度與明度皆高的顏色,意為表現西方油畫的濃重色彩。這稱得上"中西合璧"的展現。中式的留白與西式的濃郁,中式的意趣與西式的熱情,兩者在魯迅的文章中相得益彰。


學審美,你們看時尚雜誌,我選擇看魯迅


二、單線的文字構造出二維的畫面


攝影講究構圖,二維的圖能展現更多的信息。而文字的侷限,就在於它是單線的,信息量少。


魯迅厲害的地方,在於,用單線的文字構造出二維的畫面,甚至指引人找出畫面最終的著眼點。


《秋夜》:"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


不瞭解的人會說,若不是魯迅,這句話就是個病句。


但這句話為何不能改,張大春解釋得最為清楚。


答案可以簡單得令人失望:一旦修剪下來,讀者將無法體貼那種站在後園裡緩慢轉移目光、逐一審視兩株棗樹的況味。修剪之後的(無論是兩個或者一個)句子也將使《秋夜》的首段變成描寫"棗樹"的準備;然而魯迅根本沒準備描寫棗樹呢──或者應該這麼說:棗樹祇是魯迅為了鋪陳秋夜天空所伏下的引子,前面那四個"奇怪而冗贅"的句子竟是寫來為讀者安頓一種緩慢的觀察情境,以便進入接下來的五個句子:"這(按:指棗樹)上面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彷彿要離開人間而去,使人們仰面不再看見。"


學審美,你們看時尚雜誌,我選擇看魯迅


前面四句話的目的,是使我們的視線著眼於"奇怪而高"的天空。因此,它進行了緩慢的畫面轉切。假如變成"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棗樹"或是"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兩株是棗樹"都是不妥的,前者只有一個畫面,後者是兩個畫面。

原句的畫面,先是一個整體的遠景,牆外兩株樹,然後拉近景,其中一株棗樹,最後你的視線緩緩向右移,也是一株棗樹,形成了三個不一樣的畫面。節奏是緩慢而停頓的,奠定了文章整體的基調,更體現了秋夜徐徐涼意的氛圍。最後,視線的線形轉移,目光落於天空。


文字描繪出畫面,想象中,這幅秋夜圖是三角的,視覺中心分別為奇怪而高"的天空與這兩棵棗樹。這幅圖也以此營造出了平穩的畫面風格。


學審美,你們看時尚雜誌,我選擇看魯迅


三、美的層次,需要光影


為何攝影、電影都會強調打光?


因為有光就有影,光影形成了層次感。光為上層,被凸顯。影為下層,被隱藏。攝影與電影仍然是二維產物,故利用光影形成三維的效果。三維傳遞更多的信息,更有高級感。


魯迅的文字中,也有光影,使他的文章更具美感。


《社戲》:"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莊,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月色是光,淡黑的連山是影。那幾點火是光,那依稀的趙莊是影。魯迅對光影的安排是錯落有致的,一明一暗,一亮一陰。月色與連山的光影範圍更大,火與趙莊的光影範圍不值一提。魯迅不是簡單地描繪一片光,一片影。


學審美,你們看時尚雜誌,我選擇看魯迅


四、寫在最後


我們學審美,真的不需要看時尚雜誌,只要看看魯迅。


當年,編教科書的老師多睿智。魯迅的文章納入教科書,就是把文盲和美盲都一塊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