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我國豬肉供求將由偏緊趨向平衡,預計2022年產能恢復正常

未來十年我國豬肉供求將由偏緊趨向平衡,專家預計:2022年產能恢復正常


4月20日,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發布《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0—2029)》,這是我國連續第7年向全世界公佈,未來10年中國主要農產品市場供需形勢的預測和展望。


未來十年,主糧保供能力大幅提升


報告認為,儘管我國今年一季度遭受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但糧食生產能力今年依然穩定增長。未來十年,我國主糧保供能力仍將大幅提升。

報告分析,2020年,我國農業種植結構將繼續優化,水稻、小麥不斷調優品種結構,優勢產區玉米產能將得到鞏固提升。水稻、小麥、玉米三種主糧的播種面積近14.2億畝。預計2020年主要糧食品種供給充裕,生產量能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 許世衛:

像水稻、小麥、玉米這三個品種,水稻產量能達到2.09億噸,小麥能夠達到1.34億噸,玉米能夠達到2.66億噸,這樣一個量跟往年相比還是增長的。


報告分析:未來10年,中國農業轉型升級將明顯加快,農業高質量發展將取得顯著成效,農業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增產保供能力大幅提升。


由於單產持續提升,預計到2029年,稻穀總產量穩定在2億噸以上;小麥總產量將達到1.35億噸左右。主糧供給是安全的,糧食部分進口主要是調劑市場的品種需求。


未來十年我國豬肉供求將由偏緊趨向平衡,預計2022年產能恢復正常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究員許世衛:大米(2019年)的進口量才235萬噸,小麥進口量才350多萬噸。這兩個加在一起它佔到整個(國內)供給量的2.1%,所以它的進口量是相當少的。


報告分析,未來十年,由於國內外稻米價差持續存在,進口將繼續增長,2029年水稻大米進口量預計由目前237萬噸增加到445萬噸。由於國內專用小麥存在產需缺口,預計將從2020年的390萬噸增至2029年583萬噸。


未來十年,豬肉供求將由偏緊趨向平衡


去年,我國大面積遭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導致全國生豬產能下降,豬肉價格高漲。《中國農業展望報告》預計,從今年開始,國內豬肉供求關係將由偏緊趨向基本平衡。


報告分析,今年一季度,全國生豬生產存欄處於恢復階段。雖然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分別較上個季度環比有所增長,但是生豬存欄到商品豬供給,需要5個月左右的時間,因此,進入二季度,生豬供給仍低於上年同期。另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預計上半年豬肉消費需求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到今年的三季度,商品豬的整個供給將會出現恢復性增長。整個供需的形勢將會進一步好轉,預計到四季度我們整個生豬和豬肉的價格有望從高位回落。


報告分析:預計2020年豬肉產量將下降,2022年恢復增加到2016—2018年的正常水平,之後呈穩定增長趨勢,預計2029年豬肉產量達到5972萬噸。目前我國人均豬肉消費在32公斤左右。預計到2029年,人均豬肉消費量能夠達到42公斤左右。


未來十年我國豬肉供求將由偏緊趨向平衡,預計2022年產能恢復正常


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未來我們整個豬肉的進口需求將會逐漸減緩。當前我們整個豬(肉)的自給率保持在95%以上,預計到2029年,我們豬(肉)的自給率能夠由目前的95%以上提升到98%左右。


報告分析,2020年,預計國內豬肉產需缺口擴大,進口量預計比2019年增長32.7%,達到280萬噸左右。未來十年,將隨著我國豬肉產量增長而進口需求不斷回落,預計到2029年,豬肉進口將降到120萬噸左右。


未來十年,大豆以進口為主的格局不變


大豆是食用油和飼料原料的主要來源。《中國農業展望報告》預計,今年我國大豆消費總量將繼續增長,未來十年,受國內市場需求拉動,大豆依靠大量進口為主的格局基本不變。


報告分析,今年,在我國新一輪大豆振興計劃實施和市場需求拉動下,預計大豆播種面積有望繼續擴大,產量也相應增加。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許世衛:我們預計大豆(2019年)在1.4億畝的播種面積的基礎上,(2020年)會增加至少200萬畝。大豆的產量要比去年(1810萬噸),要增長3%左右。


報告分析,未來十年,由於中國人多地少,人口持續增長大豆需求會不斷增加。同時大豆是食用油和飼料原料的主要來源,畜牧業發展也帶動需求增加。預計大豆長期依靠進口的格局不會變化,但是增長的速度會有所減緩。


未來十年我國豬肉供求將由偏緊趨向平衡,預計2022年產能恢復正常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許世衛:2019年進口了8859萬噸,貿易依存度83%。也就是說我們國家總的消費量當中,有83%需要從國外進口。我們分析,未來10年,大豆的進口量每年以0.8%的速度在增長,增長比較緩慢。到了2029年,大豆進口的量在9952萬噸這樣一個水平上。


今年一季度能繁母豬存欄增加301萬頭


第一季度生豬生產形勢進展如何?農業農村部今年以來推進生豬穩產保供的重點工作都有哪些?日前,記者採訪了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局長楊振海。  

楊振海介紹,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緊緊圍繞年底前生豬生產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標任務,重點抓責任落實、政策落地、復工復產、替代品生產、疫病防控等五方面工作。據農業農村部監測,3月份生豬產銷秩序基本恢復,全國生豬生產繼續向好,主要生產指標好於2月份,豬肉市場價格連續8週迴落。  

“主要生產指標向好體現在生豬產能加快恢復,新生仔豬數量繼續增長,大部分省份生產穩中向好。”楊振海表示。  

據對全國400個定點監測縣數據彙總,3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2.8%,快於1月份的1.2%和2月份的1.7%。自去年10月份以來,能繁母豬存欄已連續6個月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四季度能繁母豬存欄比三季度增加了95萬頭,今年一季度又增加了301萬頭,今年3月末比去年9月份增長13.2%。  

據對全國16萬家年出欄500頭以上規模豬場監測,2月份新生仔豬數量首次環比增長,2月份、3月份環比增幅分別為3.4%、7.3%。新生仔豬育肥6個月即可出欄,預示著7月份開始商品肥豬上市量將逐步增加。  

“全國有28個省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比上月增加2個省份。”楊振海介紹。其中,有10個省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幅超過4%。四川、湖南和河南等傳統養豬大省能繁母豬存欄分別連續4個月、5個月和7個月環比增長。  

隨著生豬產銷秩序逐步恢復正常,屠宰企業全面復工復產,前期壓欄的肥豬加快出欄,加之儲備肉投放調控,豬價持續回落。據監測,4月份第3周豬肉價格為每公斤52.96元,比2月份第3周的高點下降了近7元。  

“從全年豬肉供需情況看,雖然生豬產能恢復積極向好,但豬肉供應偏緊的格局還沒有根本改變。”楊振海認為,二季度豬肉供需還面臨著生產基數低、進口不確定性增加、消費回升等三重因素疊加的壓力,可能是這一輪豬週期最為困難的時期。7月份後市場供應將逐步改善,但由於下半年節日多,消費拉動力也更強,豬肉價格高峰可能出現在9月份前後。從同比漲幅看,由於去年各月豬肉價格的走勢由低到高,今年隨著市場供應改善,豬肉價格同比漲幅將持續收窄,四季度甚至有可能同比下降。


來源 | 農業農村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