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应对全球疫情冲击:增强经济内外循环,中国供应链愈加稳健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 | 郭丁源

世界本一体,世界和中国不可分离。对此,全球制造业越来越感同身受。新冠肺炎疫情正给全球供应链带来压力,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工厂将无法有效补充熟练工人,这无疑会导致产量和产能的逐级下降;出行限制、劳动力和材料短缺,以及严格控制交通枢纽和关闭边界所带来的物流问题将会产生叠加效应。例如,今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同比下降21.4%,这导致汽车供应链上的一些中小企业无法按时履约,不仅要承担合同损失,还可能被客户追索整个生产线停产造成的损失。

尽管这个春节,因为一场意外,中国供应链出现了一些阶段性问题,但从长远看,优势依然明显,与世界将更加紧密联结。基于此,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日前连线采访了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顾清扬,通过探讨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国供应链和世界供应链的新联系,望予读者以思考。

形成多维立体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供应链有何影响?对中国供应链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顾清扬: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当疫情早先在中国暴发的时候,中国经济的停滞对海外造成了严重影响,而当东北亚、欧洲和美国成为了疫情的震中时,他们的供应系统又切断了对中国的供应,反过来影响了中国的复产和经济恢复。全球正是通过供应链形成双向甚至是多维度的交互影响。一旦某个区域发生重大事件,都会通过这个紧密的网络将影响传导到全球的各个角落,全球性产业精细化分工使得供应链非常敏感和脆弱,使得人们不由再一次反思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可以预计,全球供应链的布局将会有重大调整。

疫情对中国的冲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应链的冲击,二是海外需求端的冲击。东北亚、欧洲和美国的供应链突然断裂,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复产和产业链的正常运行。发达国家突然取消了除医疗用品以外的大量订单,使得外贸需求大幅度突然下降,外向型企业一时难以找到国内的替代需求,引发了剧烈的震荡。未来,中国需要在相互关联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多层次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二是加强经济的多维度循环体系。

另外,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全本地化,对大部分国家是不可行的,但对中国这样全球最大的市场却是可以探索的。中国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30%,并具有一定的国际比较优势去构建本土更长和更完整的产业链。目前,中国的短板是供应链的高端环节较为薄弱,未来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弥补这个缺陷。当然, 延长产业链的构建还是要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不必人为地强调链条的完整性。但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是有很大运作空间的, 产业链越长就越具有产业集聚效应,越有利于供应链的安全,对国际企业的粘性就越高。因此,中国仍需要在区域和全球进行分散化布局,形成多维立体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

一场拔河比赛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中国跨国产业链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

顾清扬: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占据中心的位置, 因此,这次供应链的冲击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值得关注。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布局一直在动态调整之中,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和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有些跨国企业会离开,而一些新的企业会进入。短期来看,全球供应链大规模撤离中国是不可能的。跨国公司的离开和进入取决于中国对跨国公司的拉力和其他国家对跨国公司的拉力,这就像是一场拔河比赛。

中国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表现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拥有全球最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和企业生态体系,充沛的融资能力,大量高素质的劳动力,日益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政府的服务水平及不断释放的改革红利。目前,中国总体上仍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但这种吸引力能否保持下去并不断形成新的拉力,仍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加快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加大开放力度和采用国际最佳实践,按照最高标准打造营商环境。中国很难控制外部的变化,但内部的改革和发展却是可以把控的,这是未来把握中国在全球定位的基准点之一。

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中心,围绕产业链所形成的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体系是全球最为完整的,这种独特的产业生态系统可以为跨国公司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这是吸引跨国公司最强的磁性和粘合剂。这次中国成功地控制了这场罕有的大危机,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证明中国可以很好地控制各种危机事件,可以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是黏住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因素。这次中国凭借自己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势,大量地向全球的国际组织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抗疫物资,这正显示出全球化和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国际社会在危机时刻可以利用全球的供应链进行交叉支援。

另外,这次全球性的疫情也催生了一些新的业态,必然会激发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内涵创新。比如,人们可通过远程通讯加强全球供应链的协调,跨境电子贸易和云服务等都会得到青睐。而中国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为新型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提供重要的支撑。

以小环境确定性应对大环境的不确定性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中国应当如何在疫情逐渐稳定的情况下构建更加有效的全球性产业链?

顾清扬:调整的思路无非是在成本节约和供应链的韧性之间取得新的平衡。过去重点关注的是在低成本的地方布局,未来可能会更加重视供应链的整体安全性。大致上会有3种思路:一是供应链的本地化,二是供应链的邻近区域化,三是仍着重全球布局,但更加综合地权衡成本节约、企业生态系统和供应链的韧性及安全性。

除了尽可能地与欧洲和美国构建供应链,中国应重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和供应链整合,尽快将“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延伸至产业和城市化建设。之前,传统的全球资源循环主要是由大多位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与位于南半球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南北纵向地循环,“一带一路”应开辟发展中国家之间横向的产业和供应链整合。

从经济效率和经济安全的角度,本地化、近邻区域化和全球化配置各有优势,相互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排斥的,通过构建多维立体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网络,分散战略风险。

伴随着建立全球、区域和国内三层产业链体系,相应地建立全球、区域和国内的多维循环系统,这种系统融入了需求链。中国市场来自欧美市场的需求会持续减弱,因此要大力挖掘内需和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国内的内需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一个小循环,这是最低的保障。一旦外部世界出现重大供给和需求的冲击,国内的小循环还可以维持经济的基本运转。中国与临近区域和发展中国家可以形成一个中循环,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市场需求有限,但人口基数大,发展潜力无限。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形成最大的循环,中国目前已经在这个循环之中,这是最理想的循环体系。未来,中国如何用能掌控的小环境的确定性应对大环境的不确定性,是重要的思考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