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具有創造力,父母別讓“小事”破壞孩子創造的積極性

本文為作者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會給3歲半的孩子讀故事本,有天,因白天工作太累了。沒有精力給讀孩子讀故事本,但因為孩子習慣了睡覺前聽故事,為了讓孩子的能夠早點睡,我就敷衍的讀,而且很快,孩子卻很認真的聽。

當我講到小兔子“咚”的一聲,掉進獵人設的陷阱時候,孩子伸出手指說要去拉小兔子出來,不要被獵人抓到。看到孩子這麼有愛心和想象力。心裡充滿了歉意。大人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到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想象力和創造力對孩子的成長過程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每個孩子都具有創造力,父母別讓“小事”破壞孩子創造的積極性

一、什麼是創造力

創造力它不是來源外來的信息,它來自我們頭腦裡積累的信息,通過運用它們和獨創的方式表達出來,像繪畫,藝術表演以及寫作。

某位心理學家在她的著作裡給我們講述了想象力和創造力,她認為創造力的形成就是運用大腦已有信息,重組後輸出和原來與眾不同的信息。

分三個過程,信息輸入大腦和信息的理解,信息輸出,信息有什麼樣的內容,以什麼方式輸入到大腦到,再通用自己的方式把信息重新重組,去理解運用。最後,將大腦得的新信息以自己獨有的方式表達出來。

實際上,也有相關的研究數據證明明這一觀點。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兩位專家對代表人物藝術家,科學家和作家,還有一些前沿的企業家做研究。

他們發現:創造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天才們的專利,需要信息的積累,不斷的練習,去養成自己的思維特點,才能變成一個創意十足的人。所以,家長要認識的是:每個孩子都具有創造力,如果家長進行錯誤的教導方式會讓孩子失去創造力。

每個孩子都具有創造力,父母別讓“小事”破壞孩子創造的積極性

二、創造力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什麼?

預言大師凱文·剴利他預言說:在未來,和機器人合作的情況如何來取決人的薪酬高低。雙方都對彼此有價值是合作的基礎。機器人更具備高效和專業。人要體現自己的價值所在,就必須具備機器人所不擅長的特長。

例如:創造力。美國的心理學家提出了更具體的結論:創造力和成就是正比的直接關係,這個預言的指標,比IQ等其它還要準確。

擁有創造力的孩子,對事物的看法常常有獨特的角度,能發現其他同齡人難以去發現的事情,而且他們總能輕易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給他們的學習知識的過程,積累更多的信息,為未來的成就做好基礎。也跟孩子以後去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有關。

每個孩子都具有創造力,父母別讓“小事”破壞孩子創造的積極性

三、別讓“小事”破壞孩子的創造力

創造力影響著孩子的各個方面的發展,甚至影響到孩子的未來。但家長總是在無意間破壞孩子的創造力。

1、家長對孩子的提問敷衍

研究證明0至10歲是孩子的敏感期,同時,也是孩子好奇心最重的時候,他們總會在突然之間提問題問家長,孩子本身就是十萬個為什麼。

奇奇怪怪的問題都問。有時家長被孩子問多了,感到不耐煩,或者忙著做其它事情。覺得孩子還小,講過又忘記。就會採取敷衍的態度,持續發展下去,孩子對事物的敏感度就會下降。

也失去了提問的興趣和熱情。慢慢破壞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有可能失去讓孩子成為英才或者天才的機會。

教育家斯賓塞講過:孩子的興趣和熱情在開始就能得到順利的發展,大多數孩子將來成為英才或者天才。

2、提供給孩子超負荷的學習內容

如果提供給孩子的學習內容,孩子是不能理解,不能去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就獲取不到知識。大腦沒有存儲知識,孩子就沒有信息可以重組。

就沒有創造力產生。比如:讓2歲左右的孩子通過卡片上的字學認字,孩子的規則意識和自我認知還沒有發展好,根本無法理解卡卡上的字是什麼。如果把字換成繪畫,並且放在水的旁邊。指著告訴孩子,孩子會更加理解大人要告訴他的信息。

每個孩子都具有創造力,父母別讓“小事”破壞孩子創造的積極性

3、不容許孩子去犯錯

日常生活中,家長總是擔心孩子犯錯,孩子一旦犯錯,家長就會馬上去糾正,並制定各種規則,有的規則可能大人都無法做到,家長非逼著孩子遵守。

這樣做,會使孩子的大腦僵化,不能獲得新的知識,不能通過動手能力滋養創造力。專家也有講到,允許孩子去犯錯,才能讓孩子保持學習的動機和積極性,鼓勵他們不斷的去求知探索,發揮孩子的潛能和創造力。比如,允許孩子對自己的玩具拆了又裝。允許孩子多試試的自由。放手孩子做他感興趣,力所能及的事情。

4、對孩子的好奇心視而不見

很多的家長帶孩子去公園玩,只是逛逛,當孩子看到一條小蟲,一隻蝴蝶,一隻蝸牛,一朵小花都充滿著好奇心,想停下來看看它們。

有的大人催著他們趕快往前走。有的大人卻覺得這些東西會引起孩子過敏,直接把孩子帶走。家長如果總習慣說等等,等時間太久,孩子的探索慾望就會消失。

盧梭講過:“很好的引導孩子的好奇心,變成孩子主動去尋求知識的動力。”當孩子對周圍事物產生好奇心時,請家長不要視而不見,積極的回應,就是給孩子的創造力插上飛翔的翅膀。

每個孩子都具有創造力,父母別讓“小事”破壞孩子創造的積極性

四、怎麼去保護髮展孩子的創造力

家長了解和認識到創造力的重要性,在日常中,就要去保護髮展孩子的創造力。有4點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1、鼓勵孩子按自己的方式學習和自由的表達。

在寬鬆的環境下,孩子可以天馬行空的表達自己,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學習,然後把信息輸出。這樣能夠很好的保持著好奇心和強烈的興趣,促進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

比如,多帶孩子去參加兒童活動,像科技館,可能大人看到各種天體覺得無聊,但孩子可以在那裡看半天,去動物園認識各動物園。當看到從書本走出來的動物,孩子會充滿強烈的興趣。

2、鼓勵孩子不斷學習,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力

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她的著作中說道:孩子通過對世界的探索,慢慢掌握事物的規律,在認識規律的基礎上,孩子才有可能去發現更多的可能性,去想象一個不一樣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沒有基礎,孩子就沒有想象和創造的依據。她還為此作實驗。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在高處,旁邊放著一個工個,1歲3個月的孩子就馬上伸手拿玩具,但是太高夠不著,在旁邊等了很久,始終不去借助旁邊的工具。

1歲6個月的孩子看了玩具,再看旁邊的工具,思考一會,利用工具成功地拿到玩具。1歲6個月的孩子通過利用想象力猜到一些可能性,這種方式可以幫孩子解決問題。實驗證明:探索和認識世界的規律就是學習,和想象力、創造力共同發展,孩子不斷的學習和理解,好奇心和興趣會連綿不絕的為想象力和創造力輸送能源。

每個孩子都具有創造力,父母別讓“小事”破壞孩子創造的積極性

3、瞭解孩子的學習特點,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艾莉森·高普尼克發現:大人的注意力是有意識選擇的。就像是聚光燈,只注意到對自己有利的或者覺得重要的東西,其它通通被排除在外。

孩子的注意力是發散的,就像閃光燈,可以發現很多事物。孩子和大人的注意力存在差異,大人是被外部的事物或者內部的動機決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大多數是給外部的刺激所決定的。

有時我們會覺得,和孩子講話講半天,感覺孩子沒有注意你說的話,問孩子時,他們又能答出來。這是因為孩子的注意力不單聽你說話,還注意周圍所有的事物。所以說孩子的學習特點是發散的。大人不要拿成年人的學習。

特點來對照孩子的學習過程。平時在生活和學習裡,多多鼓勵孩子列出幾種方法,然後找出最好的解決辦法。比如,讓孩子搭積木時,不要告訴孩子怎麼搭,讓孩子自己想。

每個孩子都具有創造力,父母別讓“小事”破壞孩子創造的積極性

4、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想象力和創造力是由各種因素一起產生的化學作用,並不是因為某一個活動或一個短期的培訓就能養出來。而是要靠漫長的累積。除了要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外,還要提供適合並且符合孩子水平的內容的,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營造出開放,自由,輕鬆的良好環境。

比如,家長看孩子整天在家裡亂塗亂畫,就覺得孩子很愛畫畫,很有天份。給孩子報繪畫班,結果孩子天天不想畫。繪畫班因為規定孩子畫的內容,讓孩子無法去自由的發揮。破壞孩子的興趣。

想要孩子獲得創造力,關鍵在於家長怎麼去引導和教導。多鼓勵孩子,給孩子自由發揮的空間,更多的去包容孩子。幫孩子打好基礎,才能讓孩子在將來成為一個優秀的英才。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