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溝通的萬能鑰匙——傾聽的第二個技巧

親子溝通的萬能鑰匙——傾聽的第二個技巧

上帝給了我們兩個耳朵,一張嘴,就是讓我們要多聽少說。今天和大家分享傾聽的第二個技巧。 第二個傾聽技巧就是將孩子的行為、表情背後的內心對話均有家長的嘴說出來,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理解和尊重。

例如你看到孩子一臉愁容地回來了,這個時候孩子的嘴上並沒有說話,但他表情已經說話了。他表情在說我現在情緒很糟,此時家長要做的就是,走到孩子面前給孩子個擁抱,然後拍拍他的肩膀說你看起來情緒很糟,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能跟媽媽說說嗎?這個時候如果孩子願意說你就豎起耳朵,認認真真的聽就可以了。在比如說孩子做作業有點坐不住了,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說孩子是不是今天作業遇到了什麼困難,能給我講講嗎?在這兩個案例當中,家長讀懂了孩子的行為和表情,引發了孩子的溝通。也就是說真正的傾聽需要家長留意孩子的行為、表情、語言,三種信息來了解孩子的需求、情緒和所面臨的困難。孩子不光用嘴來向我們表達,孩子每天還在用他們的行為和表情在向我們述說著他的心聲,經常有家長問我說,他想和孩子聊天,但他問孩子孩子也不說,孩子也不想跟他溝通。

其實孩子每天都在說很多的話,只不過除了語言之外還有部分在用表情和行為在和我們溝通。作為家長你要做的就是不斷的抓住機會,把孩子的內心獨白經由你的嘴表達給孩子。那這個時候孩子就能感受到你的傾聽和尊重,當你表現出對孩子的尊重和理解時,孩子就很容易對你打開心扉。其實行為和表情的信息很多時候還是比較重要的,反而語言信息更容易讓家長產生誤導。比如孩子對家長說媽媽我的髮卡丟了,這個時候嚴厲一點的家長會說你怎麼又丟了,你怎麼老丟東西。於是孩子開始反駁,甚至苦惱。那溫柔一點的媽媽會說沒關係,媽媽再給你買個新的,可是你發現說完之後孩子的情緒並沒有好轉,於是媽媽又補上一句,都跟你說買新的了怎麼還不高興,說完這句話還真就更不高興了。這兩種說法都叫不傾聽。傾聽型的家長會怎麼說那,他會說,孩子你好像很喜歡這個髮卡,孩子說是的,髮卡上有金色的寶石,媽媽說哦是嗎,丟了你一定很傷心,孩子說是的,要是我下次注意點就不會弄丟了,媽媽說嗯媽媽相信你,孩子說媽媽你能不能再給我買一個一模一樣的髮卡那,媽媽說如果你真的很喜歡,當然可以,孩子說媽媽你真好,要不我再找一找,也許是丟在家裡某個角落了。媽媽說你能夠在找一下媽媽很開心,如果需要我幫助隨時來找我。

大家體會一下,在這個案例中,媽媽一直在傾聽,孩子能感受到媽媽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孩子也願意尊重媽媽。而且在傾聽的過程中,孩子自己就想到了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傾聽,是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的,尤其是孩子的情緒問題。因為傾聽可以讓孩子的負面情緒流動出去,大多數孩子的負面情緒流動出去了,問題就消失了。所以就像案例中的小女孩,剛開始的時候因為髮卡丟了很傷心,但當孩子感受到媽媽對他傷心情緒的理解和尊重後,負面情緒就隨著孩子的傾述流動出去了,問題就消失了。在這裡給大家重點強調,就是當孩子在外面受到委屈了,不要著急安慰,要先傾聽,因為傾聽,會將他那些負面情緒流動出去,當情緒消失了問題就解決了一大半,這就是傾聽的第二個方法。

親子溝通的萬能鑰匙——傾聽的第二個技巧

良好的溝通才能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而傾聽,是良好溝通的潤滑劑,而傾聽,是有技巧的,你學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