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精英家庭,卻是個不及格的“差生”直到母親做了這樣的改變

昨天看到做小學語文老師的朋友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她出生精英家庭,卻是個不及格的“差生”直到母親做了這樣的改變

原圖如下:

她出生精英家庭,卻是個不及格的“差生”直到母親做了這樣的改變

這個孩子是轉學生,成績很差,每次都排在班級倒數三名裡,作業一塌糊塗,上課不聽講,學習態度很消極。

父母著急,先後給她轉了兩次學,到處找好學校好老師,希望孩子的學習能走上正軌。

只是他們從來沒意識到,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撕作業本、吵架、大吼大叫……親子之間溝通都做不了,還談什麼教育?

不難想象,如果這個孩子到了青春期,他和父母之間的溝通會陷入怎樣尷尬和冰冷的境地。

用我朋友的話說:成績越差的孩子,家長越暴躁,家長越暴躁,孩子成績就越差,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她出生精英家庭,卻是個不及格的“差生”直到母親做了這樣的改變

其實,育兒路上的很多狀況,表面上是孩子的行為問題,本質上,是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問題。

起床磨磨蹭蹭,你要吼著讓他穿衣刷牙;

作業不會寫,你坐在旁邊比他還急,吼著教他寫;

不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說了不聽,只能靠吼,孩子一邊抹淚一邊收拾。

吼,只能暫時性地解決部分問題,讓孩子看上去“變乖”、“變聽話”。

隨著孩子長大,面臨的成長問題會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

她出生精英家庭,卻是個不及格的“差生”直到母親做了這樣的改變

當你吼不動,他聽不進的時候;當他不靠吼就沒有自覺性的時候,你要如何教育你的孩子?

很多父母都明白要和孩子“好好說話”,但總是會面臨這樣的困境:

自己情緒管不住,看見孩子犯錯就生氣;

不是沒有好好講道理,但孩子總是不聽,屢教不改。

和孩子溝通是門學問,有很多的技巧和竅門。

不管是企業高管、留美博士還是普通職員,只要當了父母,這門課都得從頭學起。

接下來這位中科院博士媽媽的故事,或許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她出生精英家庭,卻是個不及格的“差生”直到母親做了這樣的改變

她的女兒小學時期不寫作業、成績不及格,她從自身總結原因,改善了與孩子的溝通、引導方式,讓孩子的學習逐步走上正軌,成為了優等生。

以下是她的自述:

夫妻都是精英,唯獨被“養娃”難倒

我是畫雲,28歲化學博士後出站,成為中國最早的700名博士後之一,也是中科院最年輕的副研究員之一。

後來定居美國,取得了計算機碩士學位,曾擔任多家高科技跨國公司的高級工程師。

同時我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女兒天和,小兒子Timmy。

從小到大,我一直是身邊人眼中的“學霸”,能遊刃有餘地處理一切學習問題。

在中科院任副研究員時,我拿下了高難度的科研項目,曾獲得中科院科技進步三等獎。

一路走來,學習和工作都順風順水,直到為人母——這件事讓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

優異的基因,卻養不出合群成績不及格的孩子

1994年,我和同為中科院副研究員的丈夫到了美國,懷裡抱著兩歲多的女兒天和。

俗話講“龍生龍,鳳生鳳”,在很多人的想象裡,學霸的女兒也一定攜帶著“學霸”基因:“你們兩口子這麼優秀,女兒一定也錯不了吧!”

而事實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的養育態度和溝通方法,決定了女兒的成長路徑。

孩子是一張白紙,你賦予她什麼色彩,她便給你折射出相應的光。

遺憾的是,直到天和長到8歲,我才明白這個道理。

她出生精英家庭,卻是個不及格的“差生”直到母親做了這樣的改變

此前,因為不懂溝通、不懂教育,和女兒的親子關係不夠融洽,這嚴重影響到了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天和一年級時,因為任性、不合群,在班級裡不受歡迎,只要別人不順她的意,她就衝同學發脾氣,多次發生爭執;

二年級開學後的六次考試中,天和有三次不及格。

在家裡,看電視的時候她不渴、不餓、不上廁所,一到寫作業或者彈琴,她就餓得受不了、渴得難受、憋不住想上廁所。

我急得不行,責怪她不聽話,經常對她大吼大叫。

天和一天天長大,對我的態度越來越牴觸,我看著她學業生活走不上正軌,心想:

我和丈夫的學習能力、鑽研態度,她怎麼一點都沒繼承呢?

我做了這個改變,孩子有了180度的大轉變

溝通只是門檻,把孩子培養成品格優良、有社會競爭力的人,才是“育人”的最終目的。

後來做了很多功課才明白,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孩子和我之間隔了一堵厚厚的牆。

所以縱使她天性聰明、學習能力強,但只要對學校、對我牴觸,孩子就沒法好好學習,好好成長。

這堵牆,就是溝通。

我和女兒從來沒有過真正的溝通,只有單向的命令和說教,話語開頭常常是:

你給我xxx、你能不能xxx、趕緊去xxx,聽到沒有!

溝通是雙向的過程,孩子在想什麼?需要我做什麼?

我不知道。


她出生精英家庭,卻是個不及格的“差生”直到母親做了這樣的改變


意識到問題之後,我自學了很多育兒書籍和課程,學習、工作多年養成的學習習慣,我會參考兒童心理學、腦科學等各學科的研究成果,同時結合中西方的育兒優勢,讓自己的育兒理念更嚴謹、系統、科學。

做媽媽這件事,我一直把它當成一門新的學科來學習和研究,是比科研項目更重要的課題。

經過我的慢慢實踐和嘗試,天和與我的關係實現了180度的大轉變,她也長成了足夠優秀、能夠抵擋社會挑戰的獨立女性:

高中申請大學時拿到了2所全美排名前20高校的offer;

大學裡連任學生會會長,自己帶領團隊做課題、寫論文;

抗壓能力、應變能力很強,通過了大公司50:1的面試淘汰率,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現在26歲的天和,已經做到了公司項目經理的位置;

養育孩子確實是一個系統工程,只是教父母如何溝通是遠遠不夠的。

溝通只是門檻,把孩子培養成品格優良、有社會競爭力的人,才是“育人”的最終目的。

學而思愛智康為廣大家長推出了家有三師-給父母的家庭教育課(198元12期)免費送!

戳下方【瞭解更多】馬上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