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经》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

读书,善读书,是为了明智,是为了产生一定的价值,需要有目标地去做这种事情。禅宗的主旨虽说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可还是写下了这部《坛经》留给后人传阅,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有些类似老子《道德经》里面的一句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可还是写了这部五千言。


《坛经》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

我想这也是告诫人们,文字语言本身是极具欺骗性的,虽然嘴上说不立任何语言,可还是留下这部《坛经》留给后人。这正是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一念若是觉了,那么有语言也好,没有语言也好;有文字也好,没有文字也好,都是一样的,那些外表的“色相”都是虚假不真实的,我们不应该被这些表面的东西困住,若是困住了,我们便是这争渡苦海的众生,被那些多余的欲望、烦恼迷住了眼睛,看不清楚前面的方向,这是自找的麻烦。若是心中一个念头觉悟了,我们看这个世界将以一个更加清晰地角度观看,这对我们自身而言是非常有帮助的。

从字面上去解释这些文字,在从文字中领悟出属于自己的智慧,把智慧之光照进自己的生命中,用符合自然规律的方法去处理各种问题。别人迷而我不迷,我心自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菩提般若智慧常在心中存在着,看问题会更加的清楚明了,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才能产生出积极的意义,否则的话只能是烦恼一直侵蚀着我们的心灵。

《坛经》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

一念,心中一个念头,万物万法就出来了,什么东西都出来了,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从那个地方出来了,都没有办法控制,一旦打开那个潘多拉魔盒,所有的东西全出来了,你会止不住的胡思乱想,把自己搞得一团糟,把自己的心弄得很乱。老子在《道德经》中讲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这个“一”一旦生了,各种事物都出来了,进而演化成了万物。我们的心便是“道”,所以六祖说,求佛无需向外求,在自己的心中就可以求到,因为佛就是道,道就是佛,只是换了一种名称而已。觉这一念,便是得道,便是成佛。这一念是万物,这一念是心中的所有,是执住,是妄想,是不可得,若是这些都能放下,那还有什么可以困住自己的呢,便能明白自己本来的心性。

若是迷,万物成了妖魔鬼怪,侵扰自己的心,化作无数的欲望在心中乱撞,自己心安静不下来,不就是世俗间的众生吗?众生就是这样的无处安放,无法摆正自己的位置,在这人世间随波逐流,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迷便是这样。心外的众生实际上是自己心里影像的体现,是自己无法看清自己位置的表现,我们在尘世间漂泊一生,到底是为了什么,就是不要迷,就是要觉悟自己,让自己的价值体现出来,成为更好地自己。

《坛经》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

六祖在《坛经》中说到,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是以假名去命名这些事物。佛是觉悟时的众生,不是向外去臆想谁怎么样,也不是去幻想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子。自己也是众生中的一员,自己明悟了自己的心,则明悟了众生,若是迷于众生,自己则还是众生中的一员。当自己心中没有众生、我、佛的概念,每天都能按照自己心中的计划去做事情,如此而言,别人的不说,最起码自己不会“迷”了,自己不“迷”,那么便是“悟”了,便是明白自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