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奇书,在一个神秘的梦境后,以这样的姿态来到我们面前……

这部奇书,在一个神秘的梦境后,以这样的姿态来到我们面前……


“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护着一个坛子走出了重门,坛子里的生命因此而活跃了起来……”

“《坛经》……” 听到李罕老师这句话后我脱口而出...

我曾被他读的《心经》震撼过,那种万籁皆寂的空灵,让心,倦航知归。

我曾被他读的《了凡四训》感动过,那种,一个普通人为改变命运不懈超越自我,升华灵魂的努力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

然而,我却认为《坛经》诵念,是他的最佳作品。 (精彩音频见文尾)

先来聊聊这部千载奇书,再来说说我的震撼

……

00

这部奇书,在一个神秘的梦境后,以这样的姿态来到我们面前……

在茫茫中国史上,他是一个少见的幸运儿:

以“文盲”之身,先是成了学霸,继而成了一代宗师。

然而, 他的“不走运”也是少见的。 本来,作为千名学生中的唯一高考“合格”人员, 应享受众星捧月的礼遇,谁料,老师却怕他因嫉妒被害, 而连夜撑船把他打发走了……

道,我传你了, 但这条艰辛的路, 从此,您得自己走……

走就走吧,偏偏,还有追兵, 面对提刀要来杀自己的人,只要稍微露出点向道之心, 他就得从乱石缝中爬出来, 诚心指点……

凭他的智慧,本来应该上高堂广座,受大众膜拜,却为了活命,只能混迹猎人圈,而且,是给他们当侍者 不要说一代宗师级的“天才”,就是稍微有些世俗本领的“人才”,有几个人受得了这样的“屈辱”?

后来,好不容易熬到出山传法布道了,还得调伏有着五花八门习气的弟子。这些弟子,也不太让人省心。有见面倨傲得不好好磕头的, 有昂头怼师父,“你见或不见?”的,还有本就是当卧底,甚至拎个刀,要取他项上人头的。

这些,他都受了……包容了……度化了……

我们在吟着他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往往忘了,这无上智慧后的“刀加斧砍”。

01

“李哥在录《坛经》最后一段时,哭了。” 在我接到他录音师的私信后,预感到,《咐嘱品》会大放异彩。

因为我知道,这时的泪,意味着,他把六祖当成一个人, 一个“有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佛来读。

也许,你会说,六祖是个证悟了的人,早没七情六欲了……然而祖师自己却说,

“有情即解动……”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无情无佛种……”

换句话说,证悟的人,不是无情草木, 那是在有情之“动”,前提下的不动。

这就是为什么,他,

一面“骂”着因自己将离去而涕下的弟子,“数年山中所修何物?”,一面安慰着,“若知吾去处,不合悲泣”,

一面苦口婆心地问,“还有没有问题啦, 我走后可就没人教了……”

这部奇书,在一个神秘的梦境后,以这样的姿态来到我们面前……

谁能同时从一个修道人和一个老师(父)的角度去理解这一代宗师最后的遗嘱?他能。

当我听到他以既柔软又充满着力量,

既洒脱又饱含着温度的声音

读出的“吾行矣” 三字,

感受到的,是石破天惊般的震撼。

这才是一个少年悟道又历尽沧桑的老人的声音

对生死的淡然和无尽的嘱托

就浓缩在这三个字中

……

他的生命早就来去自如,从他悟道的那一刻起……

他却宁愿历尽艰辛,十五年忍辱,一生操劳

只为,道传天下,法留后世。

……

我听过无数遍别人读过的坛经

却只有李罕老师这版

让我触摸到了

一代宗师的血肉

……

这,

是在他刚录《坛经》的那个大年初一发来的消息:

这部奇书,在一个神秘的梦境后,以这样的姿态来到我们面前……

这,

是他录完坛经那一日发来的留言


这部奇书,在一个神秘的梦境后,以这样的姿态来到我们面前……


从不识字的“天真心”

到风霜雨雪历尽后的沧桑心,

到无为无不为的“无所得心”。

他的艺术呈现,

让我了然“应无所住”后的

处处是坎,步步该灾

让我一步步地看到一个人

从少年到白头的坎坷之途

从樵夫到宗师的觉悟之路

03

与其它经典不同的是, 《六祖坛经》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与智慧的缩影, 它是载道之经典, 也是壮伟之史诗。他的意义,在许多人眼里,早已超越了宗教, 伟大的唯物主义者毛泽东主席就说过:”《六祖坛经》突出了主观能动性“,”是属于平民的经典“

(出自1958年北戴河会议和1959年接待班禅时的对话)直到临终,它,都是毛主席床头“藏书”之一。

读这部经, 不光是读明圣者言,更要深刻理解每个角色的心理。

在他的诵念中, 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群传说中的文化符号,而是一群和我们一样,朝着智慧与解脱不断超越的人……

一个人”扮演“多个性格、年龄各异的角色是困难的, 何况是只用音声扮演?但李罕老师在诵念,却在不同人物的语言风格间转换得游刃有余, 五祖的沉稳与厚重,神秀的努力与无奈,惠能的睿智与承担,他用未经“化妆”的、本色的声音,幻化出不同人物的波澜状况的内心世界,这是极难的艺术表达, 这是”无数功夫铸始成“,更是要把”自我“打磨到几乎为0,才能超越固有的思维、表达模式, 达到的”意如流水任东西“。

从下边截屏中,我们不难窥出,在打磨、超越的过程中他所经历的艰辛……


这部奇书,在一个神秘的梦境后,以这样的姿态来到我们面前……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李罕老师对”五祖“这个角色的理解:

五祖知道惠能是利根, 以”冷落“来呵护他不被人算计, 以最通达的心法相传,令他证悟,甚至亲自驾舟,送他远行,鼓励他大兴发幢,广度苍生。

五祖知道神秀根性有限, 可仍给了他最大的爱护,在众人面前,给他颜面, 私下里,以真实胸怀,为他说究竟之法, 给他补做偈子的机会,最后仍将住持之位传与他。

五祖的圆融,不是世故,而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对所有人平等无二的慈悲心。无论根性,平等视之,以适合你的方式,一生拉拔,至死方休,这,是一个修行人的承担。


这部奇书,在一个神秘的梦境后,以这样的姿态来到我们面前……


这让我想起,在和李罕老师的访谈中,他提到, 在公司内部,他不开人,照顾所有孩子的根性,”一个都不能少“,齐头并进时,眼中突然涌出的泪水……经典诵念之难,不仅仅难在对千年前文字的解读, 人物情怀的把握,更难在,将他所体悟的智慧与承担,贯彻到生活中, 无论是诵经人,还是听经人,若能做到这点,便是用生命在行经。

这部奇书,在一个神秘的梦境后,以这样的姿态来到我们面前……

而他对六祖的把握更是入木三分。

“六祖为什么要留下真身舍利?”

当他问出这话时我楞了半晌。

“因为世人在乎这个‘相’”,他要留个奇迹在世间, 只为让你信, 有一条路, 可以让你和他一样,创造奇迹,智慧通达……”

真正的悟道者从来不是自了汉,

相反, 他一定是一个将自己布施彻底的人……


这部奇书,在一个神秘的梦境后,以这样的姿态来到我们面前……


“对我个人而言, 或许,一生读部《坛经》就已经够了……”

我懂,他人生的所有困惑, 在以心血诵此经中,已得尽解。

“但,为了不同根性的人,我们要读更多经典, 《道德经》《了凡四训》……这些都要用心演绎,读给需要的人听……”

而这个承诺中,意味着多少艰辛, 或许,下边这个视频能告诉你……


视频:精品语音工程的例会,原来隐藏着这些故事

这部奇书,在一个神秘的梦境后,以这样的姿态来到我们面前……

从这个视频中

我看到的

是中华经典传播路上的艰难与心血

是修行路上的轮刀上阵

是将自我踩碎再重生的超越之路

....

此时,再读坛经《咐嘱品》

我感觉,

它已不再是千年故纸堆中的一页华章

那是血肉丰满, 灵性具足的生命

此时,

我了然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神秘梦境

坛中复活的, 是,你,我,他,我们的自性灵光。

倾心推荐:《六祖坛经》咐嘱品

李罕诵

坛经 第十品.mp3来自令见

00:00

28:54

《聆李罕诵念版六祖坛经有感》

令见*青草令

千载曹溪音重现,

轮刀上阵功始成。

菩提路中峰千仞,

般若林里雪半程。

死生有命红尘事,

泪笑无别清凉声。

万物不着生万物,

何期净土笑中逢。

音频:传统文化语音工程团队

文:令见-青草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