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酰胺有瘋牛病的潛在危害,我們還能相信什麼保溼成分?

今天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各種保溼成分,談談它們的利與弊。

第一類:封閉劑

最便宜大碗的就是凡士林(礦脂),超市經常十塊錢大甩賣的那種。除此以外還有一系列動物油脂,類似馬油、綿羊油,國民面霜孩兒面中的礦物油、硅等等,都是在試圖模擬皮脂膜,在皮膚表面加上一層物理的膜,從而防止水分的蒸發。

缺點:太過油膩不透氣容易堵塞毛孔,增加長粉刺的風險

神經酰胺有瘋牛病的潛在危害,我們還能相信什麼保溼成分?

第二類:柔潤劑

柔順劑模仿的是角質層內脂質的成分,比如角鯊烷、神經酰胺等,它們像502膠水一樣把角質細胞、皮膚碎片、水分子們緊緊地粘合在一起,保證皮膚含水量的穩定。

目前護膚界屏障修復的寵兒——神經酰胺的弊端分析:

通過外源地補充神經酰胺的方式來修復,存在一定的弊端,神經酰胺其實是人體自身就可以分泌合成的物質,如果長期依靠外源補充的話,可能會造成極強的依賴性,不僅不能從根本上調節細胞自身分泌神經酰胺的能力,更有可能會導致自身合成和分泌能力的衰弱。

神經酰胺有瘋牛病的潛在危害,我們還能相信什麼保溼成分?

被動進行修復不是長久之計,而一旦不再補充神經酰胺,可能會導致更加嚴重的表皮屏障受損狀況。

此外,神經酰胺主要是從牛腦中提取的,存在著瘋牛病的潛在危害

神經酰胺有瘋牛病的潛在危害,我們還能相信什麼保溼成分?

第三類:保溼劑

保溼劑模擬的是角質細胞內的天然吸水分子NMF,從空氣和真皮層吸收水分,從而保證角質層的光滑水潤。

最常見的保溼劑就是甘油,因為便宜,幾乎出現在所有平價保溼產品中,從百雀羚到大寶SOD蜜都有它的身影。

神經酰胺有瘋牛病的潛在危害,我們還能相信什麼保溼成分?

維生素B5,維生素E,天然保溼因子的組成部分尿素、乳酸等也是常見的保溼劑。但這些保溼劑只能從深層皮膚中吸水,以補充角質層的水分,如果濃度過高,不僅不能保溼,還會破壞角質蛋白,而且不能起到很好的防止水分揮發的作用,可能導致皮膚越來越幹。

神經酰胺有瘋牛病的潛在危害,我們還能相信什麼保溼成分?

另外,介紹一種優秀的保溼劑——絲素蛋白。絲素蛋白具有良好的保溼性,能幫助皮膚調節水分,其親水基因可吸收並保持一定的水分,其機理與人體內天然保溼因子(NMF)相同;同時絲素肽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膜,能防止水分過多蒸發,調節體表小空間的溼潤度。

絲素蛋白親膚性極佳,大分子絲素蛋白可以在皮膚表面形成輕薄透氣的鎖水保溼網,不油膩不會堵塞毛孔,肌膚細胞依舊可以暢快呼吸。

神經酰胺有瘋牛病的潛在危害,我們還能相信什麼保溼成分?


神經酰胺有瘋牛病的潛在危害,我們還能相信什麼保溼成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