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會讓我們變蠢嗎?

1《給莉莉的信——關於世界之道》

每月書單|學習會讓我們變蠢嗎?

給莉莉的信

這本書,其實是在看了《給四月的信》之後,覺得作者水平不錯,於是被種草了另外兩本,即《給莉莉的信》和《給山姆的信——如何探索世界謎題》。重點強推這一本,還耐著性子做了摘抄,感興趣的可以參讀上一篇內容。

莉莉是本書作者的外孫女,經常向他提問:“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於是,作者寫下這部專著,以30封信的形式,回答了莉莉的部分問題。作者運用自己的豐富學識和經驗,對莉莉的問題給出了深入淺出、極富創造性的回答。

對於親人,人們大都有著近乎奉獻精神般的虔誠與愛心,也正是這份愛,讓寫作者在撰寫內容的時候會格外用心。


2《給四月的信——我們如何知道》

每月書單|學習會讓我們變蠢嗎?

給四月的信

​四月是個人名。

當時在搜跟四月有關的文章,看到《給四月的信》,以為是描寫四月的,不想是寫給四月小朋友的。

書很薄,但值得認真一讀。估計是跟四月小朋友不是很熟吧,相比《給莉莉的信》,明顯少了些親切感。


3《給山姆的信——如何探索世界謎題》

每月書單|學習會讓我們變蠢嗎?

給山姆的信

​借用某名人的話“有些書需要品味,另一些需要囫圇吞棗,還有少數則需要咀嚼和消化。”

當時看這本書的時候,只有一個感覺:要麼是這個叫山姆的小男孩很喜歡偵探類的小說,要麼就是作者特別喜歡偵探小說。而就作者對福爾摩斯劇情的瞭解程度看,他肯定是非常小說無疑了。


4《與中國打交道——親歷一個新經濟大國的崛起》

據作者說也是一本寫給後代看的書,亨利·保爾森在最開始便寫道:想讓你們知道為什麼祖父要花這麼多時間在中國。

這本書其實前前後後歷時很久才看完,開始沒什麼感覺,看到後面會越覺得越來越有意思,而且因為作者的特殊身份,所謂文章的信息量很大。說有多大收穫肯定談不上,但是很建議有意願的朋友可以找來讀一讀。

四月份還看了一些亂七八糟的內容,有些是很早以前就翻過的,有些實在不適合推薦。

作為一個公號狗,讀書一方面是因為喜歡,更多則是為了摘抄借鑑找素材。至於心靈提升類的境界,估計只能將自己歸屬於沒有悟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