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一起來看大交通樞紐上的西安企業故事~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古長安,縱橫的大道四通八達,貨物商品往來不絕,不知成就了多少商家;今西安,立體交通網絡不斷織密,“陸港”“空港”大平臺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企業借力西安這一國際交通樞紐,享受著大通道帶來的更多紅利,也為西安的追趕超越添磚加瓦。

@所有人,一起來看大交通樞紐上的西安企業故事~

故事一:從深圳搬西安從內銷轉外貿,物流大通道帶動企業業務轉型

11月25日,在西安國際港務區西安綜合保稅區內,由陝西思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電腦液晶顯示器正在裝車,在西安港完成報關後,這些顯示器將搭乘中歐班列長安號銷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公司從深圳遷入西安,看中的是西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以及長安號的物流運輸優勢。”陝西思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張莉莎說,公司在深圳時,業務主要以內銷為主。搬到西安之後,隨著物流運輸的便捷,公司銷售額翻了一番,業務方向也發生了轉變。如今貨物70%都銷往國外,運輸到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土耳其等國家,還計劃向俄羅斯拓展業務。

張莉莎解釋道,“這都源於長安號物流大通道的帶動。”以前在深圳時,公司外銷走海運,每一單業務時效都會很長,這樣帶來企業資金回籠週期也會變長,訂單的翻單率就會下降,從而限制整個企業的發展。長安號便捷的運輸模式,將公司的貨物送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將公司的業務帶到了沿線國家,隨著長安號開行越來越多,相信公司的市場也會越來越大。

事實上,不僅是陝西思贏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等全國前十強龍頭電商紛紛落戶西安港,安博、華潤、中冶等世界500強搶灘內陸港,融資租賃等新金融產業領跑西部……如今,國際港務區內臨港經濟、電子商務、新金融、商貿物流、文體健康等五大產業蓬勃發展,近三年園區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3000億元,融資租賃和商業保理企業數分別佔到全省70%和90%,園區已成為國內外知名企業投資的“熱土”、發展的“寶地”。

@所有人,一起來看大交通樞紐上的西安企業故事~

故事二:創業者蘭禕博的爆款產品,保稅備貨模式釋放跨境電商新引力

“沒想到我們的產品能成為陝西西鹹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商公共倉的第一款爆款產品。”距離國際港務區幾十公里外的空港新城,創業者蘭禕博也搭上了西安發展的“快車”,共享樞紐經濟帶來的紅利。

對於從事跨境電商生意的蘭禕博來說,將公司設在空港新城,有他自己的考慮。“產品主要是隱形眼鏡、美妝及母嬰用品,特點就是單價高、重量輕,很適合走空運。”蘭禕博告訴記者,今年7月,他在空港新城成立了陝西恩貝柯林光學有限公司,並租下了400平方米的倉庫用於存放貨物。

這種方式叫作跨境電商進口業務保稅備貨模式。企業可根據銷售情況提前採購,統一打包進境備貨於公共倉,貨物存放於保稅區內無需交稅。當用戶下單後,企業再根據訂單向海關申報清關,貨物便由公共倉直接發到消費者手中,實現進口貨物“次日達”。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海關關長李晉生介紹,保稅備貨模式相比跨境直購來說,可以大幅地縮短物流時間,有效降低物品的採購成本。

7月14日,蘭禕博的公司成立不到半個月,所採購的1.5萬餘件日本美瞳產品甫一上線,5分鐘內營業額就突破40萬元,12個小時內訂單量突破3300單,營業額達130餘萬元,成為公共倉的首款爆款產品。這樣的業績無疑增強了蘭禕博的信心:“正是空港新城的保稅備貨模式,讓公司節省了約30%的成本。”

空港新城臨空、自貿、口岸、保稅、航權、跨境六大優勢進一步凸顯,為企業發展提供創新引領和改革帶動作用。

@所有人,一起來看大交通樞紐上的西安企業故事~

故事三:物流公司的新選擇,航線網絡讓西安成全球物流集散地

11月27日,西安至印度德里、比利時布魯塞爾至西安兩條全貨運航線開通。

航線開通首日,從布魯塞爾飛抵的3U8226航班,滿載48噸LED燈、傳感器、手機配件、液晶顯示板等電子產品配件以及醫藥品、服裝、生鮮等貨物,這些貨物將通過空陸聯運快速中轉至上海、重慶、深圳等10餘個城市。出港飛往德里的3U8227航班,則搭載著包括電子配件類,軸承、噴頭等機械儀器類,服飾布料類等普貨,吸附了來自華北、西南地區的59噸貨物。

“以前我們進口歐洲的貨物大部分需要經停香港或是臺灣,運輸的時效性和艙位都無法得到保障,布魯塞爾至西安航線的開通為我們貨代公司提供了一條艙位更有保障、運輸更加快捷的新選擇。”海程邦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空運部經理李黎海說。

同為公司空運部經理、負責出口印度貨物的徐潔介紹:“運往印度的貨物主要來自西南、華南地區,包括來自成都、重慶及深圳這些城市。此前飛印度需要在香港、韓國仁川進行中轉,最快也要兩天時間。如今新的貨運航線開通後,集散來的貨物4、5個小時便可以到達印度,時效提高,成本進一步降低。”

政策便利越來越多,貨運航線也越織越密。據瞭解,截至目前,我省全貨運航線總數累計達25條,國際全貨運航線增至11條,初步形成了“絲路貫通、歐美直達”的航空貨運網絡。通過“開航線、聚貨源、引物流、匯商流、聚產業”,空港新城積極打造西安國際航空樞紐,截至11月25日,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貨郵吞吐量完成33.23萬噸,同比增長21.1%,累計增速位列全國十大樞紐機場第一位。

空港新城航空物流發展局高級主管張楠表示,空港新城下一步將爭取開通印度金奈、孟買等國際貨運航線,繼續完善航線網絡,織密歐美航線,新增中亞、澳洲航線,全面融入“地球村”,將西安打造成為“聯通歐亞、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重要樞紐。

@所有人,一起來看大交通樞紐上的西安企業故事~

故事四:中歐班列為企業“搶”來新客戶,多式聯運提升西安樞紐競爭力

11月1日16時,西安至德國曼海姆中歐班列從西安西站新築車站開出。這是陝西首次採用“鐵-海-鐵”多式聯運方式開行中歐班列並使用統一運單,實現了跨境多式聯運“一單到底”。本趟中歐班列共裝載42車集裝箱,主要貨物為汽車配件、日用百貨等。從西安出發向西經新疆霍爾果斯出境後,列車進入哈薩克斯坦,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到達加里寧格勒,換乘輪渡抵達德國穆克蘭港後進行整列換裝,最終駛向德國曼海姆。

“採用統一運單,減少了運輸過程中換單的手續費用和作業時間,而採用鐵海鐵聯運,則可以有效降低全程的運輸成本,時間也由傳統全程鐵路運輸16天的時間壓縮至10天到12天,有力提升了中歐班列競爭力。”西安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袁小軍介紹說。

對此,從深圳遷入西安的西安中晶偉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錢西龍感同身受。“西安項目投產後接到一個法國的訂單,對方第一單試水3000臺,要求45天交貨。像這樣時效緊的訂單此前在深圳肯定不敢接,因為要通過海運,運輸時間就需要45天到50天,而中歐班列僅需13天到15天。”錢西龍介紹,第一單完成後公司順利交貨,對方又下單4500臺,隨後再次下單8000臺。“通過中歐班列搶回的30天運輸時間,實實在在地轉化成企業的效益,中歐班列每週6趟,公司可隨時發貨,這也為企業搶來了更多的客戶。”

隨著“海陸空”聯運體系的構建,西安陸港空港的樞紐地位將進一步凸顯。以樞紐帶動產業重組,將要素“流量”轉化為“留量”,西安正催生出新市場,創造出新供給,形成追趕超越的強勁新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