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無可取代的愛一旦缺位,生命就會變成填不滿的黑洞

少年的你》:無可取代的愛一旦缺位,生命就會變成填不滿的黑洞

缺失的愛都會變成黑洞

前言:《少年的你》是一部由小說改編的反映校園霸凌題材的電影,10月25日上映2天,票房已經突破4億。校園霸凌這個社會熱點,迅速引起了各個階層輿論的廣泛關注,截至到今天,累積票房已達14.79億,牢牢佔據票房前5的位置,豆瓣評分8.7,這應該是本年度最好的青春電影。

故事運用了多重背景,講述了在高考前夕,男女主人公被一場校園事件改變命運,以及霸凌事件的相關人物和他們的一些列故事。女主人公陳念,跟著單親媽媽生活,原本打算通過復讀高考擺脫命運的她,因為出於對同學的一絲善意,最終將自己也捲入了漩渦中心。即使自己身處溝渠,仍然對這個世界懷著善意,出於不忍,對路旁捱打的小北身處援手,兩人產生交集,相約在孤獨和困苦中守望相助,用他們稚嫩的肩膀向命運說不。

電影整個過程中,讓我一直感覺很沉重。從片頭胡曉蝶的跳樓事件,圍繞鏡頭整個教學樓圍繞的人給人一種窒息的感覺,緊接著陳念捲入霸凌,從一開始的凳子上倒墨水,到排球課上被疏遠,被施暴者魏萊針對,

暴力一步步升級,終於一開始被人們冷眼旁觀的惡意的玩笑,變成生命為代價的結局,從頭看到尾,發人深省。

不同於大家對於霸凌現象的口誅筆伐,今天在這裡,我想探尋一下電影中在哪些霸凌現象背後,根源的原因,是什麼讓一些特定的人群淪為施暴者和受害者?父母的慈愛,社會的關愛,個體之間的友愛,這3個層面的愛一旦缺位並且無法補足,生命就會變成黑洞,被拖進無盡的深淵。本文的最後部分,我想基於對影片的展現出來的故事,談一談在現實生活中的幾點思考。

少年的你》:無可取代的愛一旦缺位,生命就會變成填不滿的黑洞

霸凌的背後是什麼?

01.第一個層面,親情的缺失:撕裂的家庭,愛的匱乏,是造成霸凌現象的最根本的原因

影片從一開始是從事件的本人開始刻畫,無論施暴者魏萊,受害者陳念,胡曉蝶,表面上看來是每個人性格不同,但是隨著事件的深入,這些當事人背後的家庭開始暴露在人們的視野的時候,在看似合理的背後,每一個家庭都讓人感覺不到溫暖。

默不作聲喝完牛奶就跳樓的第一受害人胡小蝶,她的性格懦弱隱忍,生前在學校受到的霸凌,可能對父母的傾述,換來的只是一句“為什麼不是針對別人,只針對你?”

而本片的女主角陳念,隨著鏡頭的展開,將她支離破碎的家鋪開在觀眾面前。我們看到了什麼呢?父親不知所蹤,母親忙著躲避各種債務,在上當吃虧多次之後仍然執迷不悟。當討債的人上門要債,陳念熟練的關燈躲在桌子邊的身影,讓人心痛。

這是校內的兩位受害者的家庭情況,那麼早早就淪落為社會青年的小北,施暴者魏萊,他們可以被看作是暴力的輸出方,他們的家庭情況又是什麼樣的呢?

小北,早年和母親一起被父親遺棄,在他再大些時,又被母親拋棄,可以想象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在多少個無人知道的夜晚,孤苦無依的他,流淚到天明。魏萊,看起來家境優越,這裡鏡頭特意給了警察到她家進行走訪時,鏡頭在一個又一個獎牌前面停留,最後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她的爸爸因為魏萊復讀,兩個人已經一年沒有說過話了。在這種冷暴力下,談何而來的愛呢?

在我看來,所有的孩子們在尚在成長沒有形成獨立的人格之前,都是需要被父母細心呵護,才能讓他們心智健全的成長,免受惡毒之難,不入虎狼之穴。可是,從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所以涉事的幾個家庭中,要麼直接父母的親情完全缺失,如小北;要麼如家庭破碎,無暇關注自己孩子,如陳念;要麼如魏萊,就好像只是父母獲取榮譽的一件器具,毫無親情可言。

父母的愛為什麼不可或缺,因為在成長過程中,只有得到了父母很多的愛,他們的內心才會被愛充滿,也會回應給他們身邊的人。父母的愛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約束,激勵他們回應愛,約束他們珍惜愛。

總之,一旦父母的愛在人們的成長過程中缺失了,他們很有可能無法感知他人的善意,甚至將他們生命中缺失的愛變成對他人的傷害,如同黑洞,將自己和身邊的人拉入深淵。

少年的你》:無可取代的愛一旦缺位,生命就會變成填不滿的黑洞

親情的缺失是致命的傷害

02.第二個層面,社會特別是學校關愛的缺失:學校的關注點只在高考結果,但對弱勢學生的關愛不夠

本片的背景放在了高考,這也是本片的時間軸,從高考前分秒必爭的準備,到整個社會在高考過程中的緊張,氣氛如同暴雨中的城市交通,堵的喘不過氣來,到高考結束後漫天飛舞的學習資料,都在時刻提醒著觀眾,彷彿隨著高考的結束,一切問題都會隨之釋放,蕩然無存。

影片時時刻刻突出了學校的各種鏡頭中,有寫在黑板上特大號加粗的倒數日期、教學樓上有掛著的大型橫幅、每個班上有班主任反覆強調的高考的重要性、操場上人聲鼎沸的考前總動員,這是毫無疑問的社會熱點,也吸引了全社會的聚焦,而在這個焦點之下的弱勢群體,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沒有人覺得大驚小怪。

我認為,社會,確切來說是學校,通常是校園霸凌發生的第一現場,而悲劇的發生往往起源一件小事,一次爭執,一次口角。而當這些發生之後,學校和老師在接到類似的傾訴,第一時間的反映如果是這是小事。如果學校認為只有教學才是自己的份內工作,其他教育是家長的事,甚至當已經出現惡意傷人事件之後,怕擔當責任,抱著大事化了的心思。那些弱勢的孩子們,哪裡還會有勇氣呢?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在家庭得不到父母的愛作為支撐,在學校裡所有的委屈和傷害又不被重視,惡意和惡性得不到控制的情況下,我們憑什麼告訴孩子們要堅強?

少年的你》:無可取代的愛一旦缺位,生命就會變成填不滿的黑洞

校園往往是霸凌第一現場

03.第三個層次,個體友愛的消失:當胡曉蝶,陳年遭遇霸凌時,同伴的選擇性忽視,冷漠,從悲劇的旁觀者淪落為幫兇

每一個被霸凌者,往往被身邊所有的個體孤立。當陳念看到座椅上被潑灑了墨水的時候,她望向了同學,所有看到這件事的人都低下了頭,甚至包括和她交好的同學。那一刻,她的眼神何其悲涼,讓她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當跳樓的胡曉蝶遇到同一件事時,她也正好是一個斬斷友愛的個體之一。

旁觀者說著各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風涼話,充斥其間。在胡曉蝶跳樓事件爆發之初,影片屏幕中那些閃爍的聊天記錄,彷彿這不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逝去了,只是一件八卦新聞。讓人完全感受不到剛剛逝去,的是一個在自己身邊朝夕相處的同學。

我覺得,在陳念轉頭看向他們的時候,他們紛紛低頭是他們為自己內心的怯弱,感到了慚愧,而並不是他們是非不分,而是不願意聲援的沉默,甚至為了劃分界限,選擇了刻意性的無視,壓垮了受害者心底的最後一根稻草。也正因為他們的冷漠,惡意不但沒有得到遏制,反而

變得肆無憚忌。

因此,看完整部《少年的你》,我們會發現社會霸凌這種現象的出現,有一定的必然性和規律性。親情的缺失,社會的關愛,身邊的友愛,在青少年成年階段中這3種愛,缺一不可。父母的愛讓他們知道如何被愛和回應愛,社會的關愛讓他們知道如何接受和釋放善意,身邊的友愛讓他們體會到友情的可貴和團隊的力量。在看似偶發的霸凌現象背後,往往是這3個關鍵因素的匱乏,讓他們淪為施暴者和受害者。

少年的你》:無可取代的愛一旦缺位,生命就會變成填不滿的黑洞

冷漠像一把無情的刀

從施暴者魏萊,受害者陳念,胡曉蝶,小北,圍繞這整個悲劇結果帶給我們的觸動,我想聊一聊這個故事對我們今後生活中對於教育,學校,社會的3點思考。

①對於家庭來說,父母們,請在原則之內,讓他們盡情感受到親情的溫暖

如果父母的愛得到的如此艱難,乾脆就不要了,反正也得不到。

小北因為父母的遺棄,最終暴力成了他人生的底色;魏萊因為父母的功利,形成她冷漠、沒有同情心的雙面小惡魔;而小蝶父母的指責,讓她在欺凌面前選擇了懦弱。

如果他們能從父母那裡得到濃濃的愛,他們會學會接受愛並對愛進行回應,就像陳念在自己如此艱難的時刻,給媽媽打電話時沒有選擇哭訴,而是轉為安慰自己的母親。

作為父母,請儘量給予孩子正面的愛,鼓勵與支持自己的孩子,所能賦予孩子的意義遠遠不止是一種身體和情感表達。父母的愛也會讓他們成長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人,他們會知道自己也應該以這種愛的感覺去感知這個世界,以自己的父母作為榜樣。

請記住,孩子最好的老師永遠是自己的父母,他們的自信,自尊,與這個世界進行交互的方式都是受父母最直接也最深刻的影響,永遠不要讓自己在孩子的世界裡缺位,因為錯過這個時間段,可能是無法彌補回來的。

少年的你》:無可取代的愛一旦缺位,生命就會變成填不滿的黑洞

不要吝嗇對孩子的愛

②社會和學校,請把目光從結果導向,放到過程中來,特別是對弱勢學生群體

旁觀者只有在淪為受害者時,才會感同身受。

2016年河南分別從3個市區,3所小學進行了問卷調查,數據顯示有28.3%的同學反映有遭到了霸凌,而霸凌行為場所排名第一的是教室,然後是操場,走廊和大廳數據居第3位。數據表明,校園霸凌的第一現場往往都是在學校。

而老師們的反應通常比較平淡,有限的措施往往相當於對霸凌行為的放任,而與此同時,在沒有形成更嚴重的後果之前,基本上社會力量的支持也非常的有限。影片中,懷孕的女警義正言辭的質問陳念說如果陳念願意多相信一點大人的話,就不會造成今天這個地步,可事實上陳念在之前就已經嘗試過報警,結果招來的是更狠毒的報復。

這種局面最終造成的結果是,他們在遭遇霸凌的時候往往不願意去告訴家長或者老師,選擇對朋友傾訴,而這種傾訴對於問題的解決幾乎起不了任何作用。

2017年12月7日,雲南建水縣青龍鎮青龍小學兩名三年級學生被同班5名同學捂頭、按手、按腳後,脫了褲子用開水燙,傷痕慘不忍睹。校長被問及校園暴力的起因是什麼,校長竟說,“哪有什麼起因?3 年級的小娃娃能有多大仇恨,就是鬧著玩,沒什麼仇的。”

也許個人呼籲的力量非常有限,但是希望更多的父母,家長能和我一起,通過力所能及的方式發聲,讓我們的社會力量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共同呵護孩子們的成長。

少年的你》:無可取代的愛一旦缺位,生命就會變成填不滿的黑洞

呼籲更多社會關注

③當霸凌來臨時,請每一個人不要選擇作為個體獨立事件之外,面對暴力拒絕說冷漠

比校園暴力更可怕的,是冷漠的人心。

當胡曉蝶淚流滿面,在鏡頭面前哭訴:“他們都在欺負我,為什麼你們不做些什麼?”

我想,女主人公陳念在想到這一幕的時候,心裡湧起的是一種嘲諷般的悲涼。當你面對霸凌現象,冷漠旁觀的時候,不會想到因為一個毫不起眼的理由,淪為下一個受害者。

是的,我們每個人在孤立無援的時候都希望能有一雙有力的手能夠把我們拉出深淵,哪怕只是一個肯定的眼神或者一句安慰的話,對於沉溺的人來說,這就是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收起作為旁觀者的冷漠,就是對善良的一次嘉許,對惡意的一次抑制。

少年的你》:無可取代的愛一旦缺位,生命就會變成填不滿的黑洞

仰望星空不再身處溝渠

結語:

《少年的你》看完,發人深省,為孩子們的不幸扼腕。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給孩子更有深度的愛,我們的社會能夠給予孩子們更多的關愛,也希望孩子們身邊能有肝膽相照的朋友。 願一個孩子都能夠沐浴在陽光下,感受成長的快樂。要仰望星空,不要身處溝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