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不是每一個少年都能夠得保護

一直想著要變成大人的陳念以為長大了就能夠擺脫少年時的難題和煩惱,但沒有人能夠教會少年們怎樣才能變成一個大人,也沒人告訴他們成年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映前3天撤檔,映前3天定檔,由曾國祥導演執導,許月珍監製,周冬雨和易烊千璽主演的《少年的你》算得上今年命運最跌宕起伏的電影之一。

上映4天,截至28號,票房破6億、豆瓣評分8.5、貓眼口碑9.6,媒體、業內人士及網友評價一路走好,實現了口碑票房的雙豐收。

由《七月與安生》的原班人馬組成,同樣都是講述青春的隱痛,這次《少年的你》將目光轉向頻發的校園暴力事件,使這部影片具有了更大格局的社會意義。

《七月與安生》結束後不久,監製許月珍找到曾國祥,說自己收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項目,給他看了故事大綱,曾國祥看了後特別興奮,覺得這就是自己一直想找的題材。

兩個人一拍即合,《少年的你》就這樣開始籌備拍攝。

與兩人都有過合作的周冬雨被找來演了女主角,導演曾國祥認為她“有陳唸的那個勁”。男主角則由當時還未滿18歲的易烊千璽飾演。

在曾國祥看來,除了他們倆,沒有人會更適合這兩個角色。

與之前飾演的角色大多有著自己的影子在不同,陳念這個角色,內斂、自卑、敏感、擅長忍耐,性格和周冬雨有著很大的差別。在演繹的過程中,周冬雨需要用表演來創造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這對她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觀影 |《少年的你》:不是每一個少年都能夠得保護

生活經歷完全不同,找不到陳唸的那種感覺,曾國祥和許月珍就陪著她一起努力尋找“那種不是懦弱不是堅強,不是害怕又不是勇敢的脆弱”。

哭戲、被霸凌、蕩婦羞辱,周冬雨說成為陳念並一直呆在角色中的過程對她來說很痛苦。

而對於扮演欺凌同學的演員們來說這同樣很難。

當朋友問周也演魏萊是一種什麼感覺時,她的第一反應就是難受,拍在巷子裡霸凌陳唸的那場戲時,周也實在扛不住了,她不想再欺負同學了,也想不通怎麼會有人能夠做出這種事來。許月珍安慰她說:“沒事,你是在幫助別人啊。”

許月珍的話讓周也意識到了這個角色的警示意義,“我希望把魏萊可怕的那一面通過表演傳達給觀眾,告訴更多人這樣的行為只會給他人帶來無盡傷害,同時,每一個旁觀者也都不應該選擇沉默。”

觀影 |《少年的你》:不是每一個少年都能夠得保護

不止是周也,曾國祥和許月珍也同樣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選擇欺負,霸凌其他同學。解釋不了,那就拍部電影去改變點什麼吧。“也許收效甚微,但是隻要能讓看到的人更加堅定信念與接近自我,這就是意義所在。”

青春決定了一個人的底色和一個人的未來,每個人的青春加起來就是整個社會的未來。“我們要給未來的孩子留下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許月珍這樣問自己。

觀影 |《少年的你》:不是每一個少年都能夠得保護

“希望每一個少年都可以被保護,希望世界每一天都變得更好。”許月珍在電影上映第二天在微博上寫下了這句話,對之前的提問做出了回答。

影片一開始就是被霸凌的同學自殺,無數看熱鬧的同學冷眼旁觀的場景。陳念因為給自殺的同學蓋上衣服並因此接受了警官詢問而成為了下一個被霸凌的目標。

觀影 |《少年的你》:不是每一個少年都能夠得保護

陳唸的母親欠了不少債,沒有償還能力,為躲避債主在外面靠賣三無面膜為生,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陳念身上,她不是個稱職的母親。陳念則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唯一的出路—“高考”上,想要考個好大學,改善自己和母親的處境。

所以面對校園暴力,陳念大部分都選擇了忍受,偶爾的反抗換來了更加變本加厲的欺負。由於家庭保護缺位,陳念先後向老師、警察鄭易尋求了幫助,可學校和警方都沒有發揮作用。

老師只是口頭訓斥了他們的“惡作劇行為”卻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警察因證據不足,調查無法進行而無能為力。

走投無路之下,陳念向小混混劉北山尋求了保護。

觀影 |《少年的你》:不是每一個少年都能夠得保護

不出於任何利益,小北開始成為陳唸的保護者,護送她上學。但是意外還是發生了。因為一件強姦案,小北被警察帶去審問而沒能在那一天護送陳念上下學,導致陳念被打、被拍裸照、被剪頭。

之後陳念失手造成魏萊死亡更使得她人生的唯一轉機—考大學的夢碎。肩負著母親和自己的雙重命運,在失手殺人後仍然堅持參加高考的陳念就如同黑暗縫隙中的雛菊一樣努力生長,渴求光明,卻瀕臨枯萎。

這時,小北以保護者的姿態出現為陳念頂了罪,才使得陳念得以逃脫悲慘的處境,實現自己上大學的夢想。

電影中的陳念有小北保護,現實生活中的“陳念們”卻沒有。

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數據中心的數據顯示:近50%初中生遭受過言語形式的校園暴力,近20%的初中生被同學排斥和孤立,其中男生的比例更高。

數據背後是一個個真實發生過的個案:825湖北襄陽校園暴力事件、太原師範學院校園暴力事件......

現實中的校園欺凌遠比影片中呈現出來的更殘酷。

在對電影結局的處理上,為了不顯得那麼沉重,給觀眾留點希望,讓他們能夠帶著光明離開電影院。在最後2015年的橋段上,曾國祥選擇放上小北跟在陳念和小女孩後面保護她們的場面,小北不用再低著頭、戴上口罩,他們終於能光明正大地走在路上了。

電影中陳念幾乎無解的局面以個體無私的犧牲得到解決,這種不計較一切後果,一心一意只為她好的選擇放在現實中是不可能的,導演曾國祥為這種不合理找到了一個答案,通過影片中鄭易之口說出,“因為他們還都是少年。”

觀影 |《少年的你》:不是每一個少年都能夠得保護

只有少年才有不顧一切的勇,才有不留後路的傻氣。

“他們是互相守護對方,想要讓彼此有好的結局。

“你在一個人身上看到了嚮往的未來,所以希望去保護她,甚至為她犧牲。”

在許月珍看來,小北這個角色是沒有什麼未來的,可是他願意成全別人的未來。

影片中陳念去監獄探望小北時,特寫鏡頭在兩個人的臉上轉換,透過監獄玻璃的光影反射,每一個鏡頭陳念和小北的臉都會同時出現,他們像雙生花一樣共生共滅,一個人身上承載了另一個人的希望和未來,他們之間超越了愛情,用少年的執著、無畏和任性給自己撐起了一把保護傘。

觀影 |《少年的你》:不是每一個少年都能夠得保護

一直想著要變成大人的陳念以為長大了就能夠擺脫少年時的難題和煩惱,但沒有人能夠教會少年們怎樣才能變成一個大人,也沒人告訴他們成年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各個國家普遍將18歲定為法定的成人年齡,因為在心理學上,成長過程正常的普通人,在18歲左右這個平均年齡,已經擁有了抽象和邏輯思維能力、經受了身份危機並基本完成自我身份認同、懂得用法律和社會秩序來校準自己的道德觀念,也就是說他們能夠承擔來自法律、道德和社會的各種規範,負起自己該負的責任。

鄭易自認為自己是成人了,可是在審問作為魏萊死亡案嫌疑人的陳念時,他不能保持專業,總是被情感左右判斷,為陳念找藉口,給她開脫。當他堅持找出真相,證明陳念才是兇手的時候,他才真正地邁向了成年。

《少年的你》上映後,有關“校園暴力”“未成年人犯罪”“修定未成年人保護法”“孩子遇到校園暴力該怎麼辦”的話題隨著影片的放映不斷髮酵,人民日報、央視、各媒體紛紛轉發評論,呼籲“面對校園霸凌,要有零容忍的態度,更切實有力的行動。”

最近發生的“大連男孩殺人事件”則引起了網民對未成年人立法的討論,我們不止要保護未成年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和相應的懲處措施也應該不斷得到完善。

當整個社會都開始重視校園暴力,家庭、學校、法制、社會一起發力,給孩子們留下的世界才會是值得期待的,世界才會一天天變好。

就像《少年的你》官微說的那樣,“長大這道題,沒有標準解法,也沒有一個正確答案。我們無法告訴少年們如何‘長大’,我們能做的,是去理解他們,去守護他們,給他們一個更溫暖的世界。”

觀影 |《少年的你》:不是每一個少年都能夠得保護

對許月珍來說,小北是一個受過苦難的天使,自己沒有未來也要成全別人的未來。我希望現實生活中的“陳念們”在遇到校園暴力後不必無奈尋求個體幫助,而是有整個社會做後盾,不必被迫尋找長大的答案,而能夠自然而然地邁向成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