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音樂耳朵"

如何培養孩子的

臺灣作家汪培珽曾經寫過一本關於英語學習的親子暢銷書,書名就叫《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如果借用到音樂啟蒙教育上,那就是培養孩子的“音樂耳朵”,這是一個再精準不過的說法。


我一直認為,學習音樂和外語有很多相似之處,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培養表達能力之前,都要先磨一磨孩子的耳朵。其實,音樂本身就具有語言交流的很多功能。而對於愛好音樂的人來說,音樂反而成為他們之間互相交流和溝通的一種主要“語言”。


文章 / 付小平 轉載自 / 穀米音樂

整理編輯 / 田藝苗的田


大多數人都知道莫扎特是一個音樂神童。他在不到5歲時就開始寫協奏曲,6歲時已經在維也納的舞臺上演奏。然而,不為大多數人所知的是,莫扎特早期的音樂薰陶主要就是聆聽音樂。他的大姐瑪麗亞•安娜,在莫扎特幼年充當其音樂家庭教師的角色,通過她的安排,莫扎特所接受的音樂訓練非常廣泛。莫扎特的音樂天才之所以被較早地發現,就在於其對音樂的反應與理解,而這主要得益於他擁有兩隻敏銳的“音樂耳朵”。


對於嬰幼兒階段的孩子來說,身心發育尚不完全,吹拉彈唱的能力當然也不具備。不過,聽的能力卻是從出生後就已經具備的一種能力。


如何培養孩子的


心理學上關於聽覺的研究表明,在出生後的頭幾天中,嬰兒就能區別幾種聲音之間的差異,比如說按升調組合的音與按降調組合的音之間的區別以及單音節與多音節聲音之間的差異。在4到6個月大時,嬰兒甚至已有樂感,相對於嚇人的斷裂聲,他們更喜歡莫扎特的米奴哀小步舞曲中在自然段落間的停頓。到12個月左右時,如果播放兩種僅有微小差異的旋律時,嬰兒也能分辨出它們是不相同的。


因此,在嬰幼兒階段,我們主要就是培養孩子的“音樂耳朵”,增進孩子的音樂感知能力。


聆聽美妙的聲音,辨別聲音差異


很多家長往往認為只有讓孩子多聽音樂,才能真正培養孩子的樂感。其實不盡然,生活中一切美妙的聲音,都可以稱作廣義上的“樂聲”。尤其對於1歲以內的嬰兒來說,生活中聽到的一切有節奏感的聲音,就跟收音機和電視機中傳出的動聽的歌聲和樂聲一樣美妙。

如何培養孩子的


當寶寶出生後,我們就應該逐漸引導孩子聆聽生活中那些有節奏的聲音,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聽有聲玩具所發出的悅耳聲音;


2、在房間裡掛一個能發出清脆悅耳聲音的風鈴;


3、聽廚房中傳來的切菜聲,聽鍋碗瓢盆碰撞時發出的聲音;


4、聽自然界的颳風聲、雷雨聲及雨滴聲、流水聲;


5、聽各種昆蟲、鳥類、家禽發出的鳴叫聲;


6、聽各種交通工具發出的聲音,比如火車的轟鳴聲、飛機的嗡嗡聲、汽車、火車及輪船發出的鳴笛聲;


7、讓寶寶辨別大人的說話聲,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鄰居說話的聲音;


8、讓寶寶辨別大人表達不同情感的聲音,比如高興時的笑聲、生氣時的哭聲等;


9、讓寶寶聽大人的歌聲,比如給寶寶洗澡、穿衣時,哼上一段小曲;


10、讓寶寶聽幾種不同的聲音,然後引導他辨別這些聲音的差異。


“演奏”悅耳的聲音,感知音樂節奏


當寶寶一旦能坐立時,就可以自己“演奏”各種“樂器”了。在所有的運動技能中,自主夠物在嬰兒認知發展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通過抓握物體、翻轉物體以及在鬆開物體後,觀察會發生什麼情形,嬰兒習得了大量的有關物體的情景、聲音以及感覺。


當孩子8到11個月大時,運動技能得到很大的發展,夠物和抓握動作已經得到很好的鍛鍊,這些動作進行得很平穩順暢。所以,1歲大的孩子就可以撿起地上的玩具,旋動按鈕或把手,打開或關閉盒子等。


等到孩子1歲左右時,我們就可以逐漸引導他們“演奏”生活中那些能夠發出聲音的“樂器”,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用木棒或其他輕質棍狀物敲擊塑料桶、鍋碗瓢盆、陶器以及各種能敲出悅耳聲音的生活用具或寶寶玩具;


2、將沙子、小石子等裝入廢棄的紙盒或塑料瓶中,讓寶寶搖一搖,聽一聽發出的“沙沙”聲;


3、把多個裝有不同體積水的飲料瓶,讓寶寶用小湯匙輕輕敲打,每個瓶子都會發出不同的音高;


4、通過摩擦不同材質的東西,如搓一搓玻璃紙、紙袋、塑料袋,讓寶寶感受物體摩擦時發出的響聲;


5、如果家裡有現成的樂器,大人就可以通過敲打各種不同的樂器,然後,將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組合成悅耳的樂聲。經常這樣的訓練,就能增強寶寶的節奏感。

我記得第一次帶伊伊去參加穀米文化P&O音樂教育中心的鋼琴課時,鋼琴老師就讓孩子們聽樂隊演奏大象在不同情境下的聲音,既有高興的大象,也有悲傷的大象,還有憤怒的大象。當他們聽完樂隊演奏的每一種聲音後,老師都要求每一個孩子用腳步聲來模擬不同情境下大象走路的聲音,然後再用鋼琴來演奏這些聲音。


如何培養孩子的


剛開始的時候,我心裡一直在嘀咕,這個鋼琴課太“浪費”孩子們的時間了。與其讓他們聆聽和模仿這些“無聊”的聲音,還不如給孩子多練幾遍曲子。這樣的想法,相信很多陪著孩子學琴的琴童家長都可能有過。


隨著後面課程的深入,我才搞明白,這樣的樂感訓練貌似跟鋼琴學習無關,實則對孩子學習音樂太重要了。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一旦孩子對音樂節奏有了很好的感知和體驗,他們彈出的鋼琴曲子就讓人感覺有了生命,動聽和美妙自不必說。伊伊在近半年學琴所取得的進步足以佐證這一點。


選擇合適的音樂,培育音樂細胞


早期聆聽音樂,將為孩子以後學習音樂打下堅實的基礎。就像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過程一樣,一個經常置身於音樂環境中的孩子,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耳濡目染,音樂細胞就會漸長,“音樂耳朵”就更靈敏。


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埃德溫•E•戈登研究發現,嬰兒接受的音樂薰陶,如果時間和順序安排得當的話,將培養起孩子的音樂才能。在適當時候為孩子播放音樂,那麼在以後的音樂學習過程中就會事半功倍。


那麼,我們究竟如何為孩子選擇合適的音樂呢?


《父母世界Parents》雜誌2010年6月曾經刊登過一篇文章——“寶寶最適合聽3類音樂”,很值得分享給大家,摘錄如下:


小寶寶自主選擇聽音樂的機會很少。因此,由父母選擇的、寶寶被動接受的音樂環境直接決定了他未來的音樂素養。在所有音樂當中,有3類比較適合寶寶,有利於提高他們的音樂智能:

如何培養孩子的


1、經典音樂,也就是歐洲古典音樂。古典音樂能讓孩子安靜,並具備一定的音樂思維。所謂的音樂思維,也就是從音樂中體會到一些人類恆定的東西,比如音樂中的規則,均勻的節奏和段落,精彩的開頭、高潮和結尾。


選擇古典音樂時,最好選擇有標題的音樂,比如小狗圓舞曲,這種音樂更形象、簡單,而小步舞曲或者G大調舞曲這樣的無標題音樂不那麼適合孩子。


2、中國民族音樂。每個民族的民樂中都蘊含著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語言。比如以色列搖籃曲是進行曲式的,非常亢奮、激動,這能幫助以色列孩子入睡;俄羅斯的音樂比較深沉,有厚重感和淡淡的憂傷;中國民樂的曲子都是五聲調式的,旋律感比較強……中國的孩子比較容易對自己的民樂產生親切感。這是由人的遺傳因素造成的,基因裡記錄下的父輩和祖輩的記憶,因此孩子在聽琵琶曲、古箏曲時,比聽交響樂更容易興奮起來。


3、適合互動的、遊戲類的音樂。傳統兒歌、童謠或者一些原創小歌曲都屬於這類,比如再見歌、問好歌、五指遊戲音樂、親子對唱歌等等。簡單、重複又可以配合身體遊戲的歌曲讓孩子最大限度地參與其中。


在歐洲古典音樂中,推薦10首適合兒童的名曲:

1)勃拉姆斯搖籃曲(作者:勃拉姆斯);

2)音樂的瞬間(作者:舒伯特);

3)童年情景(作者:舒曼);

4)兒童進行曲(作者:柴可夫斯基);

5)小狗圓舞曲(作者:肖邦);

6)鱒魚變奏曲(作者:舒伯特);

7)春之歌(作者:維瓦爾第);

8)G弦上的詠歎調(作者:巴赫);

9)莫扎特絃樂小夜曲(作者:莫扎特);

10)歡樂頌(作者:貝多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