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1980年5月1日,《中國青年》雜誌刊登了一封署名為“潘曉”的來信。這封題目為《人生的路呵,怎麼越走越窄》的信,訴說了一位青年對生活滿懷憧憬,在實際生活中卻屢屢遭受打擊的人生際遇。該信引發了“人為什麼要活著”的人生觀大討論,持續半年之久,轟動全國。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筆者剛參加工作時,熱情洋溢,青春清純。

一封讀者來信,它曾讓當年千百萬青年為它哭為它笑為它激動為它爭辯為它深思,也讓千百萬今天的退休族頻頻回首沒齒不忘。它是中國期刊史上令人難以置信的一個傳奇,也是中國思想史上一闋回聲不斷的交響。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1975年,高中畢業後,筆者打工掙錢買的第一塊手錶,現在上足發條,走時依然準確。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1980第5期《中國青年》雜誌,發表了署名“潘曉”的來信,拉開了轟動全國的人生觀大討論序幕。

如果說1978年的真理標準問題討論標誌著政治思想的重大轉折,那麼1980年關於人生觀的大討論,則標誌著一代青年“三觀”的重塑重構。

這場人生觀大討論所引發的人生意義的深度探索,全面而廣泛地滲透到八十年代青年人的精神骨髓當中。這場充滿哲理思辨的討論,在今天看來雖然有些幼稚,但是那種掙脫思想桎梏的純真吶喊,那些渴望美好追求幸福的自由心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人類進步史上每一次思想解放運動,都伴隨著人生觀的討論與突破,歐洲文藝復興時期關於人性脫離神性的討論,俄國廢除農奴制之前關於新人生活的討論,不都是這樣嗎?

今天,處於各種年齡段的人們仍然以不同的維度思考著、談論著人生的意義。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後來我才知道,“潘曉”來信其實是兩位讀者來信糅合在一起的,道出了一代青年的心聲。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人民日報》社論

對我而言,通過當年積極參加這場討論,取得了至少五個方面的收穫:思想解放,精神振奮,文化覺醒,渴望表達,關注人生。

一是思想解放,豁然開朗。文革時期,禁區頗多。過去一直宣傳大公無私,公而忘私,強調共性,忽視個性,個人存在價值避而不談。人生觀大討論,開啟一扇窗,敞開一道門,生命主體、自我意識、個人作用開始受到尊重與重視。輿論不再一邊倒,社會對於多元文化思潮的包容度有所提升。思想解放的大潮,在青年一代群體中,發酵升溫,風起雲湧。八十年代的青年人,群情感奮,許多人自覺不自覺地加入了討論的洪流,奮筆疾書,抒發感悟。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八十年代初期,一本書的封面。當時的書籍裝幀風格普遍樸素、簡單。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二是精神振奮,發奮進取。思想是精神的先導,思想解放必然促進精神振奮。毛主席說:“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參加人生觀大討論,像打了興奮劑似的,思維空前活躍,渾身覺得有使不完的幹勁。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一年多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軌道上來。方向目標已經明確,作為時代青年,就是要把我們火熱的青春,投身於這個偉大的時代,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年輕人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上世紀八十年代老物件

三是文化覺醒,夯實根基。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偉大、最經典的文明形式之一。文革十年,文化經歷一場浩劫。上下五千年,其時,我國的文化地位與歷史上相比還相差甚遠,需要我們國民重啟文化覺醒,重視文化傳播和傳承,真正愛上我們自己的文化,有自己民族的文化信仰。

我們看到改變,看到希望。唐詩宋詞用詩詞沸騰我們骨子裡的文明血液,改革開放初期電影插曲用歌聲激盪內心深處的文化符號,吹響盛世的號角,正是這樣的文化覺醒,我們才能在希望的田野上各盡所能。有了順應時代的文化覺醒,那麼,對於每個青年個體來講,我們就要不斷夯實自己的文化根基。高考已經恢復,奠定紮實的文化基礎,才能夠更好的報效祖國,服務社會。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住校學生對它情有獨鍾--飯盒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筆者的學生時代,用的是塑料皮封面的筆記本,好親切呀!這樣的筆記本,筆者用過數十本。

四是渴望表達,自覺參與。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早期,經過真理標準問題和人生觀大討論的國民,真切感受到了世事的嬗變,人人都有好多話想說,青年人思想活躍,更是不甘寂寞。筆者於七十年代中期高中畢業參加工作進入工人階級隊伍,人生觀大討論時期,正在伊克昭盟師範學校漢語文專業學習,《中國青年》雜誌1980.5期我第一時間購買並閱讀了幾乎所有文章,署名潘曉的來信反覆看了幾遍,內心深處感慨良多,引起了強烈的共鳴,潘曉的苦悶也有我的苦悶,潘曉的拷問也是我的疑問。課餘時,教室外,操場上,宿舍裡,同學們熱情不減地議論著,爭論著,商榷著,思想的火花在碰撞、激盪、飛蹦……班級後牆黑板、學校黑板報、校刊紛紛發稿。我積極參與討論,但由於受篇幅限制,總覺得不解渴。正好當時《鄂爾多斯報》開闢了專欄,我又踴躍投稿人生觀大討論。

筆者在《鄂爾多斯報》先後發表了“淺談自我存在價值”,“退卻是沒有出路的”,“恆心架起通天路 勇氣吹開智慧門”三篇文章。不僅闡明瞭我對人生意義的看法,也激發了我的表達慾望與寫作興趣,看著自己用墨水寫的文章變成了鉛字在黨報發表,心中的喜悅油然而生!除此之外,也嘗試寫作不同文體作品,1981年1月25日《鄂爾多斯報》牧笛三版以整版篇幅發表了我的長篇敘事詩“閏生成親”,在當時伊盟文壇掀起了一泓波瀾,之後,我數次被鄂報聘為通訊員。由於我幾易工作單位,有時工作繁忙無暇寫作,但心底愛好須臾不曾放棄,一直陪伴著我走到今天。現在想來,四十年前手寫稿變成鉛字,是堅守始終筆舞我心不竭的精神動力!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八十年代初戀,最親密的接觸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人生觀大討論那年,筆者攝於伊克昭盟師範學校東大門。

五是關注人生,關心社會。這是每一個自然人社會人繞不開的人生課題,答案不求一律,唯需認真作答。一個胸懷遠大理想抱負的時代青年,此乃畢生責無旁貸的使命。這與其說是一種品格,毋寧說也是一種能力。我們應該學會關心,學會思考,學會體察,正如明代東林黨人顧憲成那副著名對聯所云:“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1982年,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發表後,筆者又在共青團內蒙古委員會主辦的《這一代》雜誌發表了“愛情婚姻觀念的變革不能悖離道義”,“與野樵同志商榷”兩篇人生意義討論的文章。隨著年齡的增長,雖然關注人生,關心社會的角度、方式、方法、著眼點、落腳點會有所變化,但熱情始終未變。一息尚存,求索不止;感恩生活,回報社會;與時俱進,書寫人生!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青春的記憶,一輩子不會忘記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夏,筆者畢業實習時,與伊克昭盟第一中學實習班級部分師生攝於校園內。四十年前的伊盟一中校園背景,與伊盟當時的公社學校背景沒有多大區別,第二排右四為筆者。

哦,1980年,我年輕,唱著“年輕的朋友來相會”,“親愛的朋友們,創造這奇蹟要靠誰,要靠我 ,要靠你,要靠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如今,一晃眼四十年過去了,祖國變得日益繁榮昌盛,內蒙古打造祖國北疆靚麗風景線,蜚聲中外;伊克昭盟撤盟設市,今非昔比;準格爾由國貧旗進入百強縣榜靠前位次,改地換天!

“與君把手觀青史,風物長宜放眼量”。人生,永遠是有意義的。年輕,多麼美好!

(本篇圖片來源:1.作者珍藏 2.作者拍攝 3.部分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武學敏,筆名田立,現居北京。

四十年前那場人生觀大討論

來源:準格爾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