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養的土雞為什麼要調教?調教的方法是什麼?

野外大規模、大面積散養土雞,需要統一管理,比如餵養、飲水和休息,都需要集體行動,否則遇到危險的情況,颳風、下雨或者黃鼠狼偷襲時,會讓很多土雞迷失,無法應對緊急情況。

當然調教也是個很緩慢的條件反射行為,需要讓土雞對一定的信號產生刺激,慢慢形成習慣性行為。包括餵養、飲水、歸巢以及緊急避險等等各種行為的調教。

散養的土雞為什麼要調教?調教的方法是什麼?

一、餵食和飲水

土雞的放養因為面積比較開闊,所以每天能夠集中餵食的時間是很有限的,所以需要給土雞集中訓練,調教土雞形成習慣集中式的餵食和飲水,有的果園或者林地有積水,土雞在口渴的時候也會去取水,但是這些水並不衛生,所以儘量減少開放式飲水的需求,讓土雞形成集中飲水的習慣。

對於餵養和飲水的調教,應該從雛雞時開始,散養的時候開始強化,並形成條件反射。有的人用口哨聲作為信號,有的人用敲擊鐵盆作為信號等等,一邊餵食或者飲水,一邊吹口哨,每天反覆訓練2-3次,一般一週左右就可形成條件反射。

散養的土雞為什麼要調教?調教的方法是什麼?

二、放牧的調教

土雞在放養初期,對陌生的環境,一般比較小心翼翼,他們會習慣在同一個離雞舍比較近的地方享受飼草資源,而不願意向遠處走,為了讓更多的草場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就需要進行放養的調教。

放養的調教需要兩個人配合來完成,一個人在前面,併發出固定的聲音,“咕咕咕”,一邊撒一些飼料作為誘餌,後面的人驅趕,相互配合,到達草比較豐盛的地方,連續幾日進行訓練。

散養的土雞為什麼要調教?調教的方法是什麼?

三、回窩的調教

土雞散養的面積比較開闊,在傍晚的時候,大部分的土雞還是會回到原始出發地的,然而有個別的土雞跑的比較遠或者察覺不出傍晚的跡象,不能按時回窩,所以需要調教,形成集中回窩的習慣。

回窩的調教比較麻煩,需要在傍晚的時候,去果園或者林地查看,是否有沒回的土雞,或者在別處落窩,應該把雞抓回來,並把臨時雞窩破壞掉,反覆幾次,這些散落的土雞就能回窩了。

散養的土雞為什麼要調教?調教的方法是什麼?

土雞的調教大致有這些,當然還有一些,比如臨時換窩的調教,上樹的調教、遇到危險時的調教等等,一些不太常遇到的,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大致的道理都是一樣的,訓練土雞每天的行為,使它們形成習慣,最多一週的時間,這些土雞就能被訓練成統一的行為和習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