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時候的鄭成功是否是最大的翻盤點?

子不語同學


公元1624年鄭成功出生,正值荷蘭人侵佔臺灣,鄭成功長大後,明朝殘餘勢力建立南明,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和南明隆武政權關係密切,因此南明的商品貿易掌控在鄭芝龍手裡,勢力不斷壯大,鼓勵鄉里到臺灣開墾紮根。

鄭芝龍讓自己的兒子鄭成功認真讀書,以後投身仕途,而鄭成功不負厚望,同時喜歡練習武藝,但是在當時明清爭權的背景下,忠君愛國的儒家思想受到影響。鄭成功跟隨隆武帝和清朝抗爭,隆武帝賜姓朱,稱為國姓爺。但是後來鄭芝龍秘密投靠了清朝,撤下守軍導致清軍南下,俘虜了隆武帝,南明政權滅亡,而鄭芝龍的做法遭到鄭成功的強烈反對,最後父子決裂。恰在此時清軍打入自己的老家,自己的母親不想被清軍凌辱,上吊自盡,這樣更激發了鄭成功的復仇意志,鄭成功憤怒之下,一把火燒了鄭府,燒了青衣,棄文從武,豎起了反清復明的大旗,在金門島起兵,很快行成一股武裝力量。公元1646年桂王朱由榔在廣西稱帝,建立另一個南明政權,鄭成功投靠南明政權,這時鄭成功的勢力成為清朝最大的隱患。

清朝用盡各種辦法,想讓鄭成功接受詔安,鄭成功始終堅持抗清,清朝的謀略撲空。鄭成功三次北伐,第三次兵臨南京城下,但是在部署失誤,被清軍六路大軍圍困,北伐失敗告終,從此以後鄭成功再也沒有發動北伐戰爭,最後在謀士建議下準備進取臺灣,進可攻,退可守,保證自己的後方戰略基地。

正在這時自己父親鄭芝龍的舊部何斌投靠自己,曾擔任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通事,把臺灣和荷蘭的兵力部署提供給鄭成功,公元1661年鄭成功率領大軍從金門島出發,開始攻打臺灣,在臺灣人民的幫助下登上臺灣島。登陸後向荷蘭發動戰爭,同時向荷蘭送文書,要求荷蘭退還臺灣,可是荷蘭人並不會屈服,最後雙方進行決戰,最後被迫荷蘭投降,但是用盡各種手段賴在臺灣,被鄭成功逼走,雙方簽訂協議,就這樣被荷蘭侵佔了38年的臺灣迴歸到中華兒女手中,成為鄭成功反清復明的大本營,鄭成功也因此成為民族英雄。

簡言之,清政府和鄭成功之間相持不下,清軍無法消滅鄭成功,鄭成功也沒有再次組織北伐,因此鄭成功並不算是南明的翻盤點,但是這樣反而成就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偉大壯舉。


學益精舍


同情失敗者是人的天性,因此人們都希望看到大明能夠復興,這種善良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對於歷史問題,還是應該從客觀事實上去做探討和分析。

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這樣看:當一個封建王朝因為弊政積累得過重、過深而積重難返時,也就到了這個王朝大勢已去的時候。而這時把希望到一兩個能人身上,希望倚仗他們的能力便能夠扭轉乾坤,只能成為一廂情願的幻想。

泱泱大明,自從嘉靖時代衰落以後,其統治危機便已日漸加重。最終在崇禎皇帝統治時期,又因天災誘發了人禍,使明朝日益陷入內外交困的絕境!使得外有強敵窺伺,內有義軍暴起,中有黨爭腐敗的明朝大廈搖搖欲墜!

隨著崇禎皇帝的自盡殉國,中原大地已經完全淪陷,只有南方還有明朝的餘脈尚存,弘光政權便是在這種局面下建立起來的。然而,南明處在一種什麼形勢呢?是處在外有強敵入關,內有義軍暴亂,中有朝臣黨爭內鬥,更有軍閥擁兵自重的危局之中。

因此當清軍剿滅了李自成、張獻忠等義軍後,才得以趁南明政權虛弱的機會,一舉先攻下揚州,然後又迅速攻陷南京將弘光政權摧毀!此後南明殘餘勢力雖然屢仆屢起,但因其力量分散彼此不合終難成其大事!

鄭成功當然是位英雄,而且更是明朝的忠臣,並且他還掌握著一支舉足輕重的武裝力量。然而在明朝整體已經崩潰的情況下,就算國姓爺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呢?

在清軍已經佔據了大半個中原,而且又收買了大批明朝叛臣叛軍為其效忠,而且明朝人心大亂,統治基礎已經動搖的情況下,明朝餘部便大勢已去!

戰略主導權已經轉到了清軍之手,清朝藉助有利的戰略主導權,加速了鯨吞明朝天下。因此,即便鄭成功可以奪回南京,重建南明的統治中樞,也只能取得戰術上的局部勝利,仍然無法改變清強明弱的整體態勢。

所以結論是:當南明餘部大勢已去時,就已經不存在什麼翻盤點了。即便鄭成功可以取得局部勝利,也依然是無力恢復大明江山,或許這就是歷史的無情之處吧?


北疆同心聊歷史


在明末清初,清軍剛剛入關的階段,實際當時是四方力量,清方,南明,李自成大順軍和張獻忠大西軍。清方勢力最弱,例如八旗軍和孔有德、吳三桂等投降漢軍也有磨合的矛盾;李自成相對勢力最大,更有佔據北京打垮崇禎的光環,但開始驕傲自滿,所以山海關戰役失敗,即便如此也還有幾十萬人馬。

南明有南方州府,人口優勢和經濟優勢很明顯,兵力雖然不少但同樣太分散,而且既要防備大順軍,也要對付大西軍,更有後來南下的清軍,本來各方將領就各自為陣,而且目標太多,所以南明的機會從清軍入關一開始就手忙腳亂,目標不清晰,是糊里糊塗拖得一敗塗地。

弘光朱由菘根本是個昏君,忙著選美女,馬士英錢謙益聽到清軍南下揚州就開始策劃投降。史可法本來就不同意朱由菘,被迫推到揚州前線,沒有人聽命於他,揚州一天就被攻下,史可法死的非常冤大頭,但是清軍的殘酷開始激勵南方的反抗則是從揚州失敗開始。

所以浙江有張煌言、張名振,江蘇有陳子龍,福建就有鄭成功父子;廣東方面是瞿式耜。鄭成功父子是海盜出身,一開始就是奔著利益而去,因為本來他們就有一支水軍力量,好比手下人才也靠譜,有施琅、陳永華、劉國軒、馮錫範等人都算是人物。擁戴的隆武也算是南明中相對有振作精神的一位,這些方面都影響到鄭成功對南明的恢復信心。但隨著清軍的逼近,以洪承疇、孔有德、耿仲明等漢軍被逐漸重視,鄭成功在福建空間有限,退居汀州失敗,所以有朝臺灣發展的契機。

但是,鄭成功對臺灣的收復是永載史冊的功勞,對於南明的恢復卻不算是重要轉折,臺灣孤懸海外,經濟農業開發補充兵力都是一個漫長過程。鄭成功世代幾十年對臺灣而言都屬於起步階段,對當時要想進軍大陸,談何容易,只是讓恢復變得渺茫,而不是看到多麼顯著的希望。

所以,儘管鄭成功有一次進軍江浙的行動,但也就是當時他的兵力,對清軍毫無優勢,而且鄭成功還不大願意與張煌言、李定國等人合作,在南京附近貽誤戰機。在隆武失敗,永曆被大西軍抬出以後,本來南明是有一定希望擴大地盤而且整合力量的,但也因為諸多門戶之見,和各自都距離太遠,缺少互動的條件,最終失敗。

古人的情況和後人想象的情況不同,通信不便,且南方清軍力量已經逐漸深入在湖廣、江西、廣東,中路阻斷,張煌言在舟山、鄭成功退到廈門和臺灣,李定國等人在雲貴,且貴州和四川大部也被清軍佔據,無法有效聯絡。就是20世紀前期,紅軍在各地打游擊時都經常失去聯絡,還算有一些現代通信裝備了都非常困難。具體在哪裡也捉摸不定,並沒有現在的定居定點,道路位置概念。好比長征往西北走時,並不清楚陝北劉志丹等人根據地到底在哪裡,何況幾百年前的明末清初?

而且大西軍本身矛盾重重,孫可望與李定國就因對待永曆而不和,孫可望反攻失敗,在長沙投降。鄭成功最終在臺灣雖然想支撐南明,但力量十分侷促,而且只依靠水軍,加上死的過早,還不滿四十。整個南明只能是趨於沒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