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佤錦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西盟:佤錦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佤族織錦對於佤族的歷史與文化極具代表性。多以黑為底色,在佤族的傳承中代表了牢靠之意,就像依靠著大山、森林,是享不盡的衣食之源。近年來,隨著外來的文化逐漸影響,佤族織錦也發生了變化,在保有先民的織錦技藝的同時,更多顏色、技藝及創新理念的加入,讓如今的佤族織錦更被當下的人們所喜愛。翁嘎科鎮英臘村的娜榮就是老技藝手工織錦市級傳承人之一。

西盟:佤錦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我從小就很喜歡佤族織錦,也學了半輩子,作為織錦傳承人。我希望我能把這份手藝學好,然後讓它傳承下去。”娜榮說。

端坐在坐織機上,娜榮嫻熟的用若干細竹、木棍按規律挑起或壓下經紗,挑出織孔,用梭引緯線穿過織孔,拉直,然後用穿過經線的梳板將緯線打緊,如此循環往復,一幅漂亮佤錦呈現在記者面前。

西盟:佤錦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看著手中新織出的佤錦,娜榮告訴記者,她起初參加這次培訓的意圖,帶著不服氣的心思,她想看看人人稱道的佤族織錦培訓教師李憲蘭的織錦技藝到底怎樣。通過這次培訓,李憲蘭的教學讓她心服口服,學到了很多新的技藝,包括在織錦中的顏色搭配、織線處理等細節的把握。

西盟:佤錦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我們這次培訓主要是把技術送進村,翁嘎科鎮有著很濃郁的佤錦文化氛圍。這裡的織錦圖案很有生活氣息,像木鼓、蜜蜂的養殖、牛頭等等,都源於生活。希望通過培訓,能更好的傳承佤族的織錦文化。”佤族織錦非遺文化傳承者、普洱市江三木落職業培訓學校教師李憲蘭說。

參加這次培訓的學員裡,出現了一些年輕的面孔,英臘村的葉青就是其中之一。還在讀大二的葉青,很小就對佤族織錦情有獨鍾,總覺的媽媽手中的織錦是這世界最美的畫。因為疫情延期開學,葉青跟著家人一起參加了這次佤族織錦培訓。

“我就想著佤族織錦是我們民族自己的文化,是一種歷史。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有責任把它傳承下去,不應該讓它遺失。”葉青說。

西盟:佤錦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褪去了青澀,在5天的培訓中,葉青已經能夠獨立進行織錦,也越發的對佤族織錦技藝產生了興趣。作為一名大學生,她希望佤族織錦能夠在自己手中得以傳承下去。

“此次培訓是我縣依託上海對口幫扶旅遊服務類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為期5天的佤族織錦培訓,分兩期共有100名學員參加,覆蓋翁嘎科鎮英臘村莫美上組、英力上組、務龍片區等地。將對當地婦女佤族織錦的技能技巧、織品的改良設計等技藝提升提供幫助。”西盟縣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羅閔閔說。

西盟:佤錦文化傳承生生不息

具有古老民族傳統風格、濃郁的地方特色、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的佤族織錦,自千年走來,生生不息,佤山精神涵養不竭。而佤族織錦中所展現的可以說是阿佤人的古往今來,是祖先遺存的文化烙印,是生命相依的民謠,更是源遠流長的古老歌謠。

雲南網通訊員 李毅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