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平仄,和現代漢語拼音中四聲是怎樣對應和區分的?

瀟湘詩文

其實已回答過類似的題目,既然邀到,現再詳述一次。

詩詞中的平仄,和現代漢語拼音中四聲是怎樣對應和區分?分為兩種情況,就是對應普通話音的《中華新韻》體系和對應中古音的《平水韻》體系。分述如下:

一、普通話(中華新韻體系)

第一聲、第二聲(上平和下平) ,均屬平聲。

第三聲、第四聲(上聲和去聲) ,均屬仄聲。

如果依《中華新韻》創作詩詞,這樣區分平仄便可以了。

二、中古音(平水韻體系)

中古音分為平、上、去、入四聲,按非平則仄,平聲就屬於平聲,其餘上聲、去聲、入聲均屬仄聲。由於普通話中已沒有入聲(入聲字已分派到現在的四聲中) ,因此出現了部分今古音不同,基本上可分為以下六種情況:

1、中古音中的平聲字基本上分到普通話的第一、二聲中,平仄不變。

2、中古音中的上聲字和去聲字基本上仍為普通話的第上聲和去聲,平仄不變。

3、中古音中的部份入聲字分入普通話的上聲和合去聲中,音調改變,平仄不變。

4、中古音中的部份入聲字分入普通話的上平和下平聲中,音調改變,平仄也改變。這部分的常用字也就只有幾十個,(如:合、白、幅等) 。也就是說,只要掌握了這些入聲字,基本上和普通話區分平仄,沒太大區別。

5、中古音有部份可平可仄的文字。

6、中古音中的小部份平聲字,今讀仄聲,也有小部份仄聲字今讀平聲,今人多作多聲字怱略,能嚴謹細究當然更好,各舉一例:

今平古仄

值,今音:zhí 平水韻:寘 例詩:

清涼寺送王彥魯(宋·王安石)

空懷誰與論,夢境偶相值。

莫將漱流齒,欲掛功名事

今仄古平

俱,今音:jù 平水韻:虞 例詩:

讀晉史(宋·黃庭堅)

天下放玄虛,誰知與道俱。

唯餘範武子,乃是晉諸儒。

1、《快速掌握常用入聲字》(帶詩例)

2、《今古音平仄相反的韻字》(帶詩例)

3、《常用可平可仄的韻字》(帶詩例)


筱靜隨筆

詩詞中的平仄,與現代漢法拼音四聲的關係是:一聲二聲是平聲,三聲四聲是仄聲。

詩詞中講究平仄,是為了讓語言更美。什麼是詩?似乎也是很難定義,個人覺得,詩其實就是具有某的形式美的語言。中國語言從開始的時候,就是和音樂聯繫在一起的。《尚書.堯典》中就有: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意思是說,詩是人情志的表達,是敘述人的喜怒哀樂的。歌是語言的延長,也就是說,講話時腔拖長,就是唱歌。聲音要清楚,韻律要和諧。

從《尚書.堯典》這段話中,可以看出,說話與唱歌是緊密相關的。說話也好,唱歌也好都聲音清楚,韻律和諧。

記得小時候上學讀課文時,常常拖著長腔,這時老師常會糾正一下:好好讀,別像唱歌一樣。於是我們便認真的按老師的要求去讀了。現在想想,小時候唱歌一樣的讀法,是否暗合了吟詠的古意呢?《莊子秋水篇》說,倏與忽到混沌家中做客,為感混沌招待的大德,為其鑿了七竅,於是混沌便死了。教育或者真能把人的天然與純樸扼殺掉的。

話題跑了,還是回到音韻上來,古詩,特別是律詩形式之美,最主要的表現,就是音韻和格律。

音韻是句尾押同樣的韻,格律主要是指平仄的規律。押韻大概其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這些應該在中學就瞭解了。

平仄也是有格式的,比如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有興趣的買本書看看就行了,就那麼幾個套子。

平仄的問題,本質上是語調的問題,和音樂是一樣的。唱歌要有個調子,語言也有個調子,這就稱之為聲調,漢語普通話有四聲,也就是四個調子。一聲高又平,二聲往上升。三聲拐個彎,四聲往下掉。許多人學了四聲之後,以為漢語只有四聲,其實漢語的聲調遠不止四聲。只是普通話四聲。許多方言的聲調遠超四聲。如果方言的語調豐富,語言的變化和感受能力就強。廣西博白話有十幾個語調,王力是博白人,成了著名語言學家。

語調和音樂一樣,它的高低是可以用數字表示的。普通話一聲的調值是55,二聲是35,三聲是214,四聲是51。這些數字完全可以做音階理解,55是高又平。35是從3升到5,是升調,51是降調,214是從2降到1又升到4中間拐了個彎,有降有升。

做了上面的鋪墊,就可以講平仄了。詩詞格律中的平仄,凡聲調中有降調的就是仄聲。平調或升調的是平聲。

講到這兒,平仄基本上就明白了,還要補充一點的是,古語四聲與普通話四聲是不一樣的,古代四聲為平上去入。現代普通話沒有入聲字,把古代的入聲字歸入現代的四聲中了。平上(這裡讀三聲)去入的描述是這樣:平聲平古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普通話的一聲,也叫陰平。二聲叫陽平。陰與陽的差別陽是升調,陰是平調。三聲是上聲,四聲是去聲,與古代一樣。

入聲的發音規則是短促,不能拖腔,類似於英語的爆破音。

入聲字在平仄的格律中,歸於仄聲。我看到很多朋友在追問,那些是入聲字?網上也有回答,記起來很麻煩,很複雜。我個人覺得,研究一下,瞭解一下,也未嘗不可。若是心血來潮,想做幾首古體詩,簡單瞭解一下相關知識就行了,大體像那麼回事就行了。沒必要在這、些事上花太多心事。

古人都說,言為心聲,只要能表達出真情實感,就會感動人。當然,韻律和平仄越是規矩,越能體現出形式之美。

我們讀古詩的時候,有時會發現,很有名的詩句,其實並不符合平仄的規律。這就是讀音發生變化的原因。一個最常見的,“看“這個字現在是去聲字是仄聲,而在古詩中大多時候它是讀一聲,是平聲字。但這些不合規律的詩還是流傳了下來。這就說明人們欣賞詩的時候。形式之美固然是一個重要指標,更重要的還是作品表達的情感和意義。

問題回答完畢。個人覺得,平仄的要求本質上是中國文化中陰陽觀念在追求詩詞形式之美中的體現。遵守了這樣的規則,文字在閱讀中就能體現出抑揚頓挫的音樂之美。

再說點與平仄租關的小知識。過年貼對聯的時候,常常分不清上下聯,簡單方法。最後一字是平聲的是下聯。對句講究平起平收,出句第一個字是平聲,對句最後一個字也是平聲。


七月流火140400643

這裡大家都有一個教育上的誤區:就是“漢語”,和“現代漢語”其實不是一個概念的!

但通觀這幾篇文章,無一不是說普通話的人寫的。北方的同學好表現,根本尚未說清個子醜寅卯,卻又都一個個呱呱呱呱地搶著喊麥!須知真正的有識之士大多都不愛表現出風頭,尤其是不愛與無識者爭論。

樹林裡烏鴉多了,鳳凰就不願意來了!

我故非鳳凰,因為我爭論了。

“漢語”指的是,我們華夏民族五千年以來一直使用,並一直傳承下來的文字和語言。他是我們中華文化的載體,記錄著中華文明的所有成就。其中文學上的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唐詩宋詞。這個結論想必沒有人會反對吧!

“現代漢語”的官方說明是:特指今天的普通話!

“普通話”是北方方言的一種,原先由滿族統治者所操,其產生的成因是由蒙滿後裔學習漢語的方言、尤其是北方的方言,而後產生的一種方言口音,後為封建官場所用。

往祖墳上刨的話,“普通話”的爹,其實可以追溯到唐末之後,五代十國時期,因石敬瑭同學割讓“幽雲十六州”,至我廣大北方被異族殘酷統治著,人民被迫改變口音,而產生的北方方言!

大家所津津樂道的宋詞,此時卻在南方產生並發展良好。南方,即宋朝卻一直保留著漢語,故文化發達興旺。

北方方言與宋詞產生於同一時期,但兩者從未謀面。北宋不過淮,南宋不過江。換句話說,如果穿越回宋朝,則今天所有的北方同學拿的可不是中國護照,無法自由行,則當然宋詞就與北方同學也扯不上啥關係啦!不過大家都寫著漢文字,然而口音根本不同!一方是正宗漢語,四聲九調,平上去入,四聲俱全,而另一方卻是以胡音讀漢語,入派三聲。當時的胡人教化不全,根本發不出入聲,而且胡人舌頭太大,為了說話不嚼著舌頭,只好卷著,於是“捲舌音”在那時產生了。還因為一句話說完舌頭還未來得及攤回平復,帶著捲舌音結束,於是“兒化音”就此產生了!至此,同學們就能明白,俺們今天的普通話裡的“捲舌音”和“兒化音”是咋來的呢!

北方方言的私生兒子,即普通話,其產生於蒙滿後裔之中,即“滿大人”,當然也不會有四聲了。然而,漢語的九調之聲,由胡人統治著的口中說出來時,只剩下了四個殘音,卻剛巧被偷換成“四聲”,於是這個誤會可就鬧大啦!今天的滿清方言的教學,同學們都以為,普通話裡的四個殘音,就是漢語裡的四聲啦!於是一個個都想鑽牛角尖,於是就有了本篇問答的題目“詩詞的平仄,和現在漢語怎樣對應……”,別急,別急,拜這個“普通話”所賜,這“現代漢語”跟“唐詩宋詞”就根本配不上對兒!

民國時普通話曾經差點兒廢了漢語,後來電腦時代,漢語因輸入問題,“拼音化”的呼聲甚囂塵上!我讀的“大學語文”裡,明明白白地寫著,讓我們“提前分化同音詞,為將來的拼音化做好準備”!若真如是,則我們一邊說著不倫不類的“現代漢語”,一邊就像韓國越南一樣,根本看不懂自己國家的歷史了!目前首先的是:凡說普通話的,根本就看不懂《切韻》,看不懂《詩韻合璧》,看不懂《佩文韻府》,看不懂“唐詩宋詞”裡的四聲了!這就是這種“滿清方言土話”給我們帶來文化上的傷害!

這種滿清普通話的讀音,與漢語並不是百分百地吻合,目前還在不穩定的狀態,其讀音經常愛發生變動,這叫做“普通話裡的異讀現象”。如新版的《新華詞典》裡,“縛fu”,現在又從俗讀bo,“何時bo住蒼龍”!

柏bo,改為bai。

確鑿zuo,改zao。

曝pu光,該曝bao光。

呆ai板,改呆dai板。

說shui服,改shuo服,你特麼地得先把我shuo服啊!

六lu安山,改liu安山了。

一騎ji紅塵妃子笑,改為一騎qi紅塵妃子笑,你這特麼地一改,讀法就變成了“平平平平平仄仄”了,你讓人還怎麼讀唐詩啊?

“媳婦”,《新華字典》裡明明解釋了清楚了,“兒子的配偶稱作媳婦”,然而今天說普通話的同學,都拿自己的老婆“媳婦兒、媳婦兒”地叫得歡,你這不特麼地亂倫了唄!

“計劃”,現在又改為“計畫”了,你特麼地全打亂了俺的計劃啦!

這種異讀現象,主要是因為入聲讀音的消失,剩下的“字”可憐巴巴地只好自尋生路,誰給口飯吃就跟誰。剩下的,也只能“含情脈mai脈mai”地藏在記憶深處裡了!

九個聲調,變成了四個聲調,剩下的字也之好擠在其它的音裡了,於是普通話裡的同音字遽然增多,讀一下《施氏食獅史》吧,不再贅述了,誰用普通話拼音打字誰知道。。

且現在普通話教學,都不讓人分清各音的讀名,全用“第一聲、第二聲……”代替著,咱不能這麼“數字化管理”好不好,弄得都像囚犯似地只有代號沒有名字!

普通話試圖限制漢字的使用,並美其名曰“寫規範字”。你特麼臥槽馬的規範字表只有六千個字啊,於是現在網上老有人說“古人寫字不規範”!尼瑪古人都比你認字多好不好!

凡是說了普通話的同學思想就會保守,守著滿清土話就一定不願意去學其它的漢語方言,於是又陷入了“羞已知道你,你卻不知羞”的境地了。

當然也會有人穿著太極服裝,或者沖涼的浴袍——他們稱為漢服,留著長長的頭髮,或者頭髮剃得錚亮,再配個拉雜鬍子,然後遞你一名片,上面寫著“中華……會理事(會長)”等等,凡帶有“中華”兩字的的基本可以判斷為忽悠了。比如“中華詩詞學會”呀,“中華新韻”“中書協”呀等等。

本來寫詩填詞,是文學雅事,不是誰想裝13的事,如果你的語言不符合漢語言規律,就甭湊詩詞這個熱鬧啦!你可以寫些所謂的自由體啊,比如:

“啊,長江,你是特麼的長!

啊,長城,你跟長江不知誰更長!……”

這不也挺好唄!

這北京近一千年來,只有二百多一點兒年在漢族手裡,說的話不太像漢語就沒啥奇怪了。

曾有一哥們兒諷刺我“連普通話都說不好,還居然會寫漢字”。小哥我心平氣和地回道“幾千年來,凡漢語經典都得用方言來朗讀的,普通話才不過百八十年貨色而已”。

小弟有七律《讀史偶得》一首以識之:

蒙虜揮鞭漢祚喑,千家屠盡是南侵。

崖門有恨中華破,關外無端滿韃臨。

此後灤平粗鄙語,誰將格律古風吟。

京遺不識秦唐韻,直把胡音作漢音!

倘你用普通話這麼寫的話,也是可以的,其實押不押韻也罷,平仄不同也好,七言五言都行,只是寫完後別標上啥七律呀五律呀就得了。

最後回到文章的題目,我們就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就是:詩詞裡的平仄,和漢語裡的四聲有著一一對應的關係,與現代漢語卻關係不大!

你的演奏工具破了,唱不回原來的樂譜了,這怪誰呢?


用戶11005338120


四聲的出現

詩詞中的四聲分:平上去入,是在南北朝齊梁時期的沈約等人總結出來的,梁武帝曾經問過他的大臣什麼是四聲?大臣說:天子萬福就是平上去入,可見當時的人也不是很清楚四聲。

他們把四聲又分為:平聲和仄聲。即把上、去、入三聲歸為仄聲,“平”就是平聲。以後的格律詩和詞開始有了平仄的要求。

現代漢語的四聲是1、2、3、4聲,其中1、2相當於以前的平聲,如:媽、麻;三聲和四聲為仄,如:馬和罵。

入派三聲

當時的入聲現在分別派入了平、上、去三聲。比如:桌、卓、說,今天是平聲的一聲;白、雜、鑿、則,今天是平聲中的二聲;給、谷,是今天的三聲;擴、括、闊、廓是今天的四聲。其中派入三聲的字比較少,派入今天平聲的則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如何分辨入聲

現代人寫舊體詩最大的困難就是辨別派入平聲的入聲字,但是大部分入聲字是有規律可循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我的頭條文章:《老街詩詞閒話44-學格律詩怎麼辨認入聲字》。

入聲字雖然麻煩,但是並不可怕,在學習格律的過程中,通過閱讀古人作品會遇到不少,自己寫詩時也會經常用到,見得多了,慢慢地常用字就會記住。

著名的押入聲韻的詩詞

詩和詞裡都有專門押入聲韻的名作。

我們常見的押入聲韻詩詞有岳飛《滿江紅》、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大詩人杜甫的古體詩《佳人》 也是押的入韻: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杜甫《北征》押的也是入聲韻: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杜子將北征, 蒼茫問家室。維時遭艱虞, 朝野少暇日。顧慚恩私被, 詔許歸蓬蓽。拜辭詣闕下, 怵惕久未出。雖乏諫諍姿, 恐君有遺失.....

@老街味道

2018-3-31


老街味道

詩詞平仄和現代漢語四聲的對應規律,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先說簡單的部分,請記住兩條
簡單粗暴的對應規律(後面會解釋原理):

1 普通話中的上聲(第三聲)字和去聲(第四聲)字,一定是仄聲字;

2 普通話中所有以n、ng結尾的陰平(第一聲)字和陽平(第二聲)字,一定是平聲字。

再說複雜的部分,普通話平聲(包括陰平和陽平)陰聲韻(非n、ng韻尾)字可能是平聲字,也可能是仄聲字

怎麼找出藏身在平聲字中的古仄聲呢?兩個辦法:

1 如果你來自廣東、浙江、江蘇、湖南等地,那麼你的家鄉話還保留入聲。恭喜你,你已經擁有分辨平仄的先天技能。只要用家鄉話讀一遍,就能迅速判斷平仄

2 如果你的家鄉話沒有入聲,或者你根本不會說方言,只好先天不足,後天趕上了。請

購買一本韻書之類的工具書,拿不準的時候翻一翻。小烏雲在這裡推薦一個工具書網站:漢典(Zdic),可以快速查到字的音韻地位。

(下面進入強行科普時間,非戰鬥人員請退散)

說說

古四聲(平上去入)和現代漢語四聲的對應規律吧。其實就是三條:平分陰陽、濁上歸去、入派三聲

平分陰陽,就是古平聲按照聲母條件演變成了今天的陰平(第一聲)和陽平(第二聲);

濁上歸去,就是濁聲母上聲字變成今天的去聲字(第四聲),清聲母和次濁聲母上聲字仍是上聲字(第三聲);

入派三聲:全濁入歸陽平(第二聲),次濁入歸上(第三聲),清聲母入聲字最煩人,普通話四個聲調中都有清入字。由此導致出現陰平和陽平不一定是平聲的複雜情況。

(強行科普結束)

好在詩詞只看平仄,不分陰陽,也不分上去入,所以只要記住小烏雲總結的兩條規律,再配合一定的工具書幫助,肯定能夠創作出符合平仄的詩詞


小烏雲開講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詩詞的平仄和現代漢語拼音的四聲是不完全關聯的,所以很難對應和區分。

詩詞的平仄,是建立在中古漢語發音規律的基礎上分類的,簡單說,就是中古漢語發音的平聲(包括陰平和陽平)屬於平聲,其餘的去、上、入聲都是仄聲。



但是現代漢語發音是沒有入聲的,而現代很多陰平和陽平讀音的字其實按中古發音是上、去或入聲,所以如果簡單粗暴地將一、二聲(陰平、陽平)歸入平聲,三、四聲(上聲、去聲)歸人仄聲,是不夠準確的。比如以下這首詩《寒食》的“燭”字,大家判斷一下,究竟是平聲還是仄聲?




儘管中華新韻也根據現代漢語發音進行了詩詞用韻創作的改革,但很少人在創作時用中華新韻,大家更普遍使用平水韻。

而對於習慣普通話讀音的很多當代人來說,卻是很難分辨入聲等發音帶來的音律美,朗誦古代詩詞總是少了那麼一些味道。比如岳飛的《滿江紅》,用普通話讀,就可惜了,“歇”,“缺”等字,本來是入聲,但是普通話卻成了陰平,大家可以試著讀讀,是怎樣的感覺呢?


六甲番人

詩詞中的平仄,和現代漢語拼音中四聲是怎樣對應和區分的?

《康熙字典》前面載有一首歌訣,名為《分四聲法》。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疏藏。平仄是指詩詞格律中的術語。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關於平仄簡單的說,就是拼音四聲調中念第一聲和第二聲(陰平、陽平)的字,就是詩詞中的平聲字。而念第三聲和第四聲(上聲、去聲)的字,則是詩詞中的仄聲字。至於仄聲字裡還有一類稱為入聲字的,另作解釋。

古時四聲分,大概起源宋代,也是術語中的“四聲二元化”。還有一點就是很多古今聲詞的發音不同,所以可平可仄。


林中夢

所以我認為區分普通話與古詩詞的平仄,主要是要區分出入聲字。再者須區分一字多音多義,(普通話也有此說),這樣平仄就區分清楚了。


石湖老土

何謂平仄?

要區別平仄,先要懂得四聲。四聲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所謂聲調,指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平"指四聲中的平聲,包括陰平、陽平二聲;"仄"指四聲中的仄聲,包括上、去、入三聲。按傳統的說法,平聲是平調,上聲是升調,去聲是降調,入聲是短調,簡單來說,區別平仄要訣是"不平就是仄".

在現代漢語四聲中,分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

古代平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分化為陰平及陽平,即所謂第一聲、第二聲。

古代上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一部份變為去聲,一部份仍是上聲.上聲是現代漢語並音的第三聲.

古代去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仍是去聲,即第四聲.

古代入聲這個聲調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存在;變為陰平、陽平、上聲及去聲裡去了。而現代漢語四聲聲調如下: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灩瀾一叟



四聲對應不如由文學體裁決定

統詩詞的概念,一般指近體詩和宋詞,即唐詩宋詞。平仄,決定詩詞的聲調,包括押韻。中古四聲是平上去入,現代四聲是陰陽上去。雖然都是四聲,但聲調相差甚遠。從表象看,中古四聲有平聲,即上平聲和下平聲,貌似對應現代四聲的陰聲和陽聲;中古四聲上去聲,亦貌似對應現代四聲上去。

從實質上看,中古四聲與現代四聲不同,現代四聲之陰聲和陽聲含有中古四聲的入聲字;現代四聲的上去聲含有入聲字,從聲調上是符合仄聲要求的,但沒有了入聲的獨立調值。從這個實際看,創作詩詞的聲調及押韻等要求,僅憑概念上是可以解決這個矛盾,但從技術操作上無法解決這個問題。兩者的不同可參照鏈接回答:

其說平仄是決定中古四聲與現代四聲的分水嶺,倒不如說是古典詩詞與現代詩歌是兩種不同的文學體裁。正如兩者具有不同的特點,那麼在平仄上,現代四聲與中古四聲沒有可比性。如果知道了兩者聲調的區分還是有別的話,如果知道古典詩詞的平仄為什麼不只是字面上的,它與音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的話,如果以此知道兩者的平仄不能生拉硬拽的捆綁在一起相對應的話,最好從文學的體裁上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焦點是,古典詩詞與現代詩歌是兩種文學體裁。既然是兩種不是一種,就得釆用兩個語音系統。這裡面既有學術要求,又有創作態度的問題。
謂學術要求,就是按照古典詩詞的要素來創作,即嚴格遵守詩詞的句式、平仄、押韻等規定。所謂的創作態度,就是現要克服不願刻苦鑽研古漢語知識和畏難情緒,又要防止克服附庸風雅的想法。用一句最為通俗的語言來形容,就是甘蔗沒有兩頭甜。雖然話說得不甚好聽,但話糙理不糙。可行的辦法是涉及到近體詩和宋詞的創作,就按照中古四聲的聲調要求去做。元曲不涉及入聲的問題,與現代四聲基本一致。除此之外的律句就是現代詩了,即作法不冠“五絕”“七絕”“七律”等,填詞不要標上諸如《念奴嬌》《滿江紅》等,這樣誰也不能說些什麼。如果有一天掌握了中古四聲,回過頭再正而八經地作詩詞。只有這個辦法了,不然怎麼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