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为何能够延续四百年?

徐老二218703984


整个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中间是王莽篡政的新朝时期,西汉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共历12帝,享国运210年。东汉从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共历14帝,享国运195年,整个汉朝共延续了405年。这里有一个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就和汉朝的国运非常相像,出自于史记高祖本纪中,汉高祖刘邦做沛县亭长的时候,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中途跑了一些人,刘邦即使押送到骊山也要被处罚,于是索性把全部的人都放了,自己为了逃避刑罚逃进了丰西芒砀山泽,逃亡路上被一条大白蛇拦住去路,刘邦一剑斩断白蛇,后面有个老妇人痛苦,说自己的儿子是白帝子被赤帝王所杀将来定要报仇,所以你看整个汉朝中间出了个王莽篡政被一分为二西汉和东汉。

那汉朝为什么可以延续405年呢?

汉朝的统治者懂得休养生息,在国家经历动乱战争国力衰弱之时,颁布一系列的法令让百姓得到休养积蓄国力,甚至国家受到外部威胁时国力不够就以和亲的方式韬光养晦。


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从秦末暴乱到楚汉之争再到刘邦晚年对异姓诸王起了猜疑发生了平叛最终死在了讨伐英布叛乱,刘邦死后吕后篡政又发生了铲除诸吕的斗争,整个国家打了数十年的战争,人口凋零,经济发展停滞,百姓困苦不堪。后面的文帝景帝主张无为而治,百姓休养生息,提倡以农为本,采取轻徭役,促生产,减刑罚措施,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史称文景之治,避免了社会动荡维护了国家统治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

汉武帝即位,对内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对外派卫青和霍去病反击匈奴,将匈奴驱逐至漠北,四处征战,吞并朝鲜,收复南越,降服西南诸夷,远征大宛。虽然汉武帝奠定强汉局面开拓了疆土但是穷兵黩武损耗了国力,并且徭役繁重刑罚严苛,后期又发生了戾太子事件,国家受到沉重打击。汉武帝晚年发布罪己诏,自我反省以往过错,重新进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促进国家稳定。

武帝之后汉昭帝汉宣帝即位,汉宣帝刘病己,汉武帝之孙,戾太子之子,从小因受巫蛊之祸,在监狱中长大,后流落民间,即位后因在民间的经历,体察民情,深知百姓疾苦,励精图治,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农业生产,使社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史称孝宣中兴。宣帝之后汉元帝结束了汉匈战争,剿灭了最后一支反汉匈奴单于,汉元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加剧使中央集权开始衰落,西汉由盛转衰。

西汉末年,外戚专权,王莽大权在握逼迫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接受儒子婴禅让后称帝,改汉为新,西汉灭亡。然而王莽发布新政由于新政的措施大大超前,不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导致王莽新政失败,天下大乱,绿林起义席卷全国。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被绿林军所杀,新朝灭亡,新朝的灭亡给汉朝延续提供了机会。

西汉灭亡,王莽新政失败后出现了一位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帝王,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延续汉的国号,史称光武中兴。公元27年刘秀收编绿林军之后只用了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刘秀是高汉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子长沙王刘发后裔,所以把刘秀建立的东汉仍然看作是汉朝的延续。

天下平定之后,刘秀下令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减轻农民负担,并且释放了大量奴婢返回农村,同时查清土地促进生产增加人口。整顿吏治,设尚书削弱三公权力,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功臣同姓诸王以及外戚专权,整个国家又开始休养生息。

光武帝后明章二帝,继续奉行光武帝遗规,鼓励农业生产促进人口增加,对外戚功臣严加防范,出现了又一个盛世明章之治。

汉和帝开始,后面汉朝每一个即位的帝王都是年幼即位,汉和帝是10岁即位,窦太后掌权,开始东汉后期的功臣外戚专权,直至汉献帝于公元220年曹丕篡汉改国号为魏,东汉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三国时期,三国时期蜀汉,虽然国号也是汉,同时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后裔,可是三国时期蜀汉并没有统一全国只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不能算汉朝的延续,自此汉朝西汉加东汉总共405年国运,完于三国时期。


邢涛3787


历史上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共计407年,显然,汉朝比历史上其它王朝的寿命都要长,为何汉朝能延续四百多年呢?个人认为汉朝能长寿,是因为西汉灭亡后东汉进行成功继命,汉朝明君辈出,汉朝中央集权以及汉朝军势强盛。

一.西汉灭亡之后,东汉成功继命

历史上,王莽篡位后,西汉灭亡,建立新朝。但是,随后汉室子孙刘秀又成功推翻新朝并建立了强盛的东汉,刘秀的成功继命又给汉朝增加了195年的寿命,延长了汉朝近一半的寿命。历史上,除了晋朝和宋朝外,其它王朝基本上没办法自已续命,更不用说汉朝能成功继命了近两百年,也可算得上是一个历史奇迹!

二.汉朝明君辈出,国家社会稳定

古代王朝好坏与皇帝才能及执政风格息息相关,汉朝许多皇帝都算得上是明君,这也是汉朝长寿的原因。汉高祖建立西汉励精图治,以及后继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之治等诸多明君盛世;到了东汉,刘秀息兵养民的光武中兴、还有汉明帝和汉章帝休养生息的明章之治、汉和帝的永元之隆等明君盛世。汉朝可谓明君辈出,国家社会稳定。

三.汉朝中央集权,政令通达各方

汉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一直掌握着国家的所有大权,政令可有效通达地方。从刘邦建立西汉开始,一直到汉未的汉灵帝为止,汉朝的各个皇帝基本上都掌握着国家的大权,皇帝的政令要求都能够畅通无阻地到达各个地方政府。历史上许多王朝动乱,很多是因为政令不通,地方割据,诸候叛乱等,其根本原因是各王朝无法做到中央集权。

四.汉朝军势强盛,确保长治久安

汉朝军势强盛,与当时欧洲的罗马一起被称为强大帝国,从“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气魄到打到匈奴西遁欧洲,汉军可谓打遍当时天下无敌手。汉朝强大的军队对外可以开彊扩土,保持汉朝安全;对内可以维护汉朝统一,及其中央统治,强大的汉朝军队是汉朝长寿的保证。

以上是@凝沙成石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喜欢本文的朋友,请帮忙点个赞,或关注一下!


凝沙学史


汉朝之所以能延续四百年,是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具备长期存续的基因。刘邦从反抗秦朝开始就顶着爱民的光辉,与项羽相比,刘邦的形象更加能让老百姓拥护。项羽的名号是西楚霸王,刘邦是汉王,就这一个霸字让百姓增添的是对项羽的畏惧而不是敬仰。刘邦建国后,采用黄老学说作为国家的治理根本,与民休息,真正意义上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纷争战乱,当匈奴进犯时,刘邦采取怀柔和亲政策,用和亲来换取天下太平,百姓得以休息耕作。尽管这时候有彭越等诸侯作乱,但是统一大势已不可阻挡,人心归于和平,因而诸侯王作乱不得人心,不可能成功,后来随着推恩令的实行,诸侯王的威胁逐渐平息。直到文景二帝时期,汉朝的人口,经济,综合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升,开始具备强国的资本。于是汉武帝为了边境永久的和平,开启了征讨匈奴的行动,历时多年终于一举荡平了匈奴,为汉朝迎来了数百年的和平,另外汉武帝通西域为汉朝的对外贸易和交流开辟了道路,汉朝的国力日盛。汉武帝另外一个基因式的爱民做法就是在晚年颁布了罪己诏,数落自己一生穷兵黩武的罪过,承诺天下百姓要繁衍休息,为后世帝王罪己反思开了先河。至后来汉宣帝时期,汉朝的综合国力发展到了顶峰,人们享来了太平昌盛。后因王莽篡权,汉朝出现了动乱,直至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建立东汉,后又历时百余年。汉朝实际上是历史上真正意义的大一统王朝,夏商时期部落制,并且疆域小,算不上大一统王朝,周朝时期闹分封,差点把中国变成四分五裂的多个国家,秦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是六国积怨太深,百姓对秦朝不认同,直到汉代,汉武帝为汉朝百姓打来了上百年的相对和平稳定,并且打出了民族自信,百姓这才认同汉朝为正统,以至于后世都以汉为正朔,都认同自己为汉人,因而汉朝才是真正意义上老百姓认同的大一统王朝。汉朝一直存在官僚集团与外戚集团的斗争,但是人心归汉,这些斗争都不敢触及推翻汉朝的底线,即使有王莽篡汉,但其不得人心终至覆灭。连后世的魏武帝曹操的名头都是其儿子追封的,生前未敢称帝,曹魏的政权也是汉朝禅让而来,可见汉朝在天下百姓的心中仍然是天下统一和民族认同的象征。汉朝历代爱民的基因使得汉朝总体上是个和平安稳的朝代,强大的综合国力又为其提供了保障,因而汉朝统治四百年是历史的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