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一驄|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白一驄|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疫情影響下,截至目前已有五千多家影視公司註銷,是2019年全年註銷或吊銷的1.78倍,影視行業虧損率高居前三。其中,小型影視公司受到的影響尤為突出,眾多籌備中的項目因資金問題而中斷。同時,不論企業大小,這些公司原本潛藏著的問題在嚴峻環境之下開始顯露。


日前,靈河文化創始人兼CEO白一驄在沙龍活動中,從影視製作的角度出發談製片的風控與品控問題,給處在動盪期的創作者們以“自救”方向。


白一驄|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風控=安全題材+合格主創+合理預算


風控即是風險控制,指風險管理者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風險控制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在影視行業,作品最大的風險有兩個,一是審查風險,二是發行的風險。前者是廣大創作者十分敏感的問題,即不可以觸碰紅線。發行的風險在於,創作者應思考自己的作品能不能順利售出,且保證不虧損。


在白一驄看來,不論是針對哪種風險,在創作時首先應該注重“安全範圍”。


“安全範圍”一是指審查,即不要過界,不論是題材或是表達題材的手法,都應規避審查紅線。另一方面指的就是題材的安全範圍。市面上的作品存著這流行浪潮,例如有些時候人們會認為現代劇是最為安全的題材,甜寵劇盛行時,又有大批量創作者籌備類似項目,如今女性向劇集出現井噴,女性題材自是被歸位了安全題材。


物極必反,每當出現一個新類型劇集的浪潮時,總會有人不願跟風而刻意向反方向走。但這類唱反調行為是另一種“軸”,是違背市場且沒有意義的。雖說使用安全題材的人扎堆,但事實上也的確有大量觀眾買賬,在審查與發行方面都能順利進行。


針對眾多創作者介懷的“跟風”問題,白一驄提出可以在安全範圍內進行創新。比如《餘罪》,涉案劇很常見,但《餘罪》塑造了一個反套路的有些痞氣的警察形象,在安全題材內進行了人設上的創新,也成功令《餘罪》成為了當年的大熱劇。這種人設上的突破是作品的亮點,事實證明,題材雖有限,但題材裡可供創新的元素眾多,創作者應找到匱乏題材中的新鮮點,市場仍是一片巨大的紅海。


白一驄|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其次,應注重主創班底的搭建選擇。


許多人在選擇主創時會陷入以“資歷”盲目選人的境地。行業內存在著“混資歷”的員工,他們參與過眾多項目,但並未在其中挑大樑,卻仍放大自己的功勞,將其列入簡歷,並以此獲得新的重要崗位。白一驄認為,製片首先應積極在百度百科、豆瓣、作品職員表等渠道進行核實,確認對方履歷是否真實。同時應做到“不恥下問”,多向項目相關負責人瞭解該員工的工作能力,淘汰不合格的應聘者。


在白一驄看來,真正優秀的創作者需要有能力在不同的領域挑戰自己,以導演為例,優秀的導演因為甜寵劇而大火,但不代表他只能拍甜寵劇,而應有在多個門類裡創作的能力和熱情。製片應對主創班底裡的每一個人良好的識別,入行年份並非最重要的,能力第一,且應有創作熱情。


白一驄|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最後,預算的把控理應被重視。


資金一直以來是各團隊在創作時的一大難點,在白一驄的邏輯裡,大家應掌控“花錢效率”,可以用重金買超值的物品,但不可以用少量的錢買“垃圾”。類似於買低劣器材、剋扣劇組伙食費等皆是不理智的行為,會導致成品效果差、團隊工作興致低等不必要問題。大家應做好預算的合理分配,提高花錢效率。


品控:大劇看短板,小劇看長板


品控指的是對產品製成的質量控制,影視行業中的產品便是作品。相較於有制度參考的風控而言,品控較為“虛無縹緲”,每一個製片人在做劇時都希望能較好地完成品控,但行業裡目前沒有一套標準進行衡量。對此,白一驄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將其分為了五個要點。


白一驄|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製片人應注重體系管理,而非事無鉅細


許多製片人認為自己需要管理整個劇組大大小小的一切瑣事,常陷入一旦自己鬆懈,劇組就會出現問題的焦慮之中。在白一驄看來,製片人首先要做的是培養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團隊,有了好的管理體系,才能更具效率地進行層層管理。製片人將龐雜的事物交由合格的負責人,自己才能有更多時間及精力去進行品控管理。


學會在平庸中發現亮點並放大原因


這一點更多的是針對創作。囿於預算、製作週期等等阻礙,創作的許多時候並不能完全隨心所欲,但創作者應有一個意識,那就是在做每一幀畫面時,都要去找到亮點。比如,如若拍攝環境平庸,那麼創作者可以利用構圖、道具和獨特的調度來扭轉平庸的環境氛圍。這並不是必須靠投入資金才能做到的,只要有品控意識,不一味地圖快,或是模板化趕工,最終呈現的效果會得到一定的提升。製片人應監督培養創作者在這方面的意識。


學會婉拒


影視行業有時像是江湖,人們互稱“哥”、“姐”、“老師”,人情是十分重要的一門功課。但儘管“江湖”規矩如此,身為製片人應保持清醒的頭腦,拒絕被人情裹挾,不論是選角還是搭建創作班底,都應以實力作為判斷標準。用白一驄的話來說就是,“拒絕有時會得罪人,但如果不拒絕,你的作品十有八九都毀在這些你怕得罪的人手裡”。製片人要有爭取賢人、拒絕庸才的魄力。


紙上談兵要優柔寡斷,上陣時要殺伐果斷


“紙上談兵”指的是前期籌備階段,這一環節所耗成本低,團隊應花十足的精力去“磨”,一遍遍在會上討論劇本及某場戲應該怎麼拍。前期工作做足,團隊在正式拍攝時自是有充足的準備把控現場,也能更輕鬆地應對突發方案。而反之,如果在片場出現優柔寡斷,反覆試探不同方案的情況,則耗時耗力,事倍功半。


學會變“軸”


白一驄回憶,自己在公司的頭幾年十分嚴格,脾氣暴躁導致許多員工對他頗有不滿,但那幾年公司製作的項目質量皆為上乘,反響不錯。後期,他開始在意團隊氛圍,在許多問題上妥協,但最後發現自己真正滿意的作品數量開始減少。結合自身經歷,白一驄勸告製片人應學會“軸”,該在意、計較的問題,就算過程艱辛也不能放棄,對自己的任何妥協最終都會反映到創作效果上。


同樣地,如果碰上了很“軸”的不願妥協的導演,對方的要求若是合理且有益於作品的,製片人也應尊重對方的堅持,給予導演以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白一驄|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總體而言,品控應遵循“大劇看短板,小劇看長板”原則,即做大投入、大製作劇集時,應找到其短板,避免因小的錯漏而拉低整部劇的格局,注重質量均衡。而做預算低、製作週期短的小成本劇集時,應從創作的各個流程出發,找到可能存在的亮點,並將其放大,最大限度地吸引受眾。


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不論是風控還是品控,這是需要創作者與管理者持之以後投入精力,且隨著政策、市場行情變化而進行調整的。如今疫情的影響仍未消退,或許還會帶來一系列後遺症,在這樣的特殊情況下,白一驄提出了三點“禦寒”建議。


白一驄|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首先,受到了明顯衝擊的影視公司可以考慮做代工


如今平臺有大量項目,中小型公司可以主動要求做承製方,利潤雖相對較低,但至少可以保證公司在特殊時期正常運轉。若能夠在低迷的環境裡“存活”下來,對於心智的磨練也有幫助,也能為將來在順境中發展提供經驗。


白一驄|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其二,公司要在做代工的同時堅持孵化


在影視行業按下暫停鍵的幾個月裡,許多公司的資金出現問題,好的IP多被平臺購入。有時平臺會選擇定製,或是交由其它公司自制,這時中小公司可以選擇承製。而在承製之餘,公司應在這個時期保持新項目孵化,理想狀態下,待疫情結束,公司便有新提案面對平臺。


白一驄|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其三,接受培訓


影視行業時常是快節奏的,創作者可以趁這個時期沉澱下來,通過各式課程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拓展其它相關領域的知識,以共同幫助整體行業更為專業且理性。


白一驄|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白一驄|疫情之下,我們能做什麼?


完成一個好的項目應提前找到製作的痛點,對於白一驄而言,製作的痛點很大程度在於創作者無法把預期的部分和最終想要實現的結果對應起來,而上文提到的到的風控與品控則可以提前避免出現中間的種種錯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