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疫情 空調還會砸價嗎?

“沒有這次疫情,生意也難做。行業過去成功的經驗不敢自我否認。”筆者的朋友圈裡,一位廠家業務員如是說。

其實,這句話也特別適合現在的空調行業。去年此時,正是開盤旺季,均價3000+,如今行業仍未完全解凍,均價跌去近兩成。業內一片哀嚎,也有人甩鍋疫情。

但試問:假如沒有疫情,空調均價還會跌嗎?無奈的是,答案是肯定的。

左右價格的,從來都是供需

空調行業早已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空調行業規模為1979億元,同比下降1.6%。

誠然,受益於旺季高溫井噴等因素,前幾個冷年的空調市場,的確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增長。空調商情數據顯示,2017冷年,國內空調市場出貨量從2016冷年的4920萬臺,躍升至7900萬臺,又在2018冷年升至9500萬臺。


假如沒有疫情 空調還會砸價嗎?

2010年-2019年度國內空調出貨量走勢圖(數據來源:《空調商情》)

但這一升勢,終於在2019冷年回調,轉為下滑。

原因不難推斷:近幾年宏觀經濟步入築底週期,地產拉力減弱,空調市場以更新換代需求為主。但出貨量的高增長,意味著剛需的快速且大量收割。

同時,連年的高增長吸引了資本的目光,一時間新品牌乃至擦邊球品牌都扎堆進場,以求分一杯羹。

需求不旺,但產能加碼,結果是行業產能過剩,市場供需失衡,均價下滑是早晚的事。

因此,從去年2月開始,空調價格開啟了下行通道。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去年雙十一空調均價下滑近兩成,其中變頻掛機均價下滑最明顯,銷售佔比最大,規模增幅最高。

去年的雙11距今,也才5個月不到。相當一部分的需求,早在去年雙11被提前收割,這讓今天的空調市場供需進一步失衡。即使沒有疫情,均價也註定了下滑。何況418、五一、618已在眼前。

新國標倒計時,陣痛總是難免的

“現在是空調行業最黑暗的時刻。”前段時間,一位中小品牌的銷售人員吐槽道:“雜牌機瘋了一樣甩賣,35機提貨價從去年的1200元跌至800-900元,我們這樣的品牌被擠到了生存的邊緣。”

山寨品牌為什麼急於拋售空調?中小品牌為何如此焦灼?這都是因為新國標實施,已經進入倒計時。


假如沒有疫情 空調還會砸價嗎?

新國標實施倒計時

7月1日,史上最嚴苛的家用空調新能效標準將實施,新標準將此前的定速空調和變頻空調能效標準合二為一,將兩部分標準統一了評價方法,只按照APF季節能效定級。

迫在眉睫的是,現有的大部分定速空調、變頻3級能效產品都處於被新能效標準淘汰的範圍(但在2021 年 6 月 30 日前仍可正常銷售)。業內人士稱:新標準的實施將使目前的空調市場淘汰率達到45%,2020年能效將提升14%,到2022年將提升30%。

因此,目前低能效庫存在須在2021年7月之前處理掉,而這個存量據行業估算在3000萬臺左右,不僅是工廠庫存、也包含渠道庫存。

只是,面對新政,在行業相對理性地降價清理庫存的同時,山寨品牌卻如驚弓之鳥,以跌破成本的低價拋售庫存機,他們的亂價行為,讓三四線中小品牌更為被動——若不堪壓力跟隨降價,即使守住了市場空間,利潤也大大受損;但如果不降價,前期積累的渠道資源,將白白流失……

受到這波降價的衝擊,行業均價短期內都將低位下挫。

但長遠來看,新國標的實施,卻會成為空調均價未來上升的一大拉力。參考2010年和2013年我國推出新能效標準後,空調均價先抑後揚的變化曲線,業內人士預判:伴隨著去庫存有序進行,此次新國標推出後,原高能效產品適當降價以填補原低能效的供需缺口,併為後續新國標產品定價讓路。最後,隨著高能效產品佔比穩步提升,行業均價有望重回上行通道。

裸泳者終將退場 只是時間問題

疫情對空調行業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宅家隔離,讓線下流量徹底枯竭,門店銷售一時熄火;小區封鎖,物流受阻,讓安裝無從入戶,連線上也難以倖免;外貿受創,海外訂單延遲甚至取消,對於空調企業來說也是一大打擊……

這一切,都讓原本低迷的市場雪上加霜,相比於線上,線下渠道更是一片哀嚎,苦苦掙扎。雖然直播引流風靡,但不少經銷商透露,實際效果有限,很多還是在砸價,眼看價格一路走低,有些商家已不敢囤貨。


假如沒有疫情 空調還會砸價嗎?

1月以來電解銅上海市場價走勢(數據來源:生意社)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讓市場對於銅、鋁需求擔憂,導致銅鋁價格下跌。加之全球三大產油國對市場份額的再爭奪與再分配,引發了原油價格的暴跌,導致各種化工原料的價格後期因此而走低。這些原材料價格的下跌,給空調產品價格的下探留出了部分空間。

從物流到終端再到原材料,疫情對空調價格帶來的影響,也許比我們想象得更多。但它從來不是主因。

排除疫情因素,迴歸行業基本面,考慮到政策驅動,均價的下滑仍然是空調行業避不開的一道坎。這可能才是最讓人深思之處。

頭部品牌、主流品牌,乃至深耕空調多年的中小品牌,早在疫情之前,就有所應對佈局,為價格拼殺留足彈藥和過冬儲備。而投機入場的裸泳者,即使沒有疫情,也註定在價格絞殺中退場,疫情只是加快了這個過程。(尋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