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丨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反映出了漳鹽曾經的盛況和輝煌

看點丨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反映出了漳鹽曾經的盛況和輝煌
看點丨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反映出了漳鹽曾經的盛況和輝煌

鹽被稱為“國之大寶”。鹽,是國用民需之物,不可或缺、不可替代。鹽,如同我們生命裡的陽光、身體裡的血液、軀幹裡的靈魂……翻開漳鹽塵封的記憶,漳鹽一路艱辛的歷程,就是一部厚重的地方鹽業史。

看點丨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反映出了漳鹽曾經的盛況和輝煌

“漳鹽”的發現在當地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有一個聰明的少女,脖子上長了疙瘩,多方求治依舊不見好。一天她到後山散心,無意中發現山坡上有一片一片的白色粉末,就好奇地品嚐,其味鹹中帶香,於是每天都去品嚐。誰成想,她脖子上的疙瘩竟然不知不覺消失了。後來人們將這種白色粉末稱之為漳鹽。不光醫用,也食用。當然,這僅僅是一個傳說,鹽井鎮的人信以為真。

看點丨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反映出了漳鹽曾經的盛況和輝煌

據多次研究與分析,“漳鹽”含有其複雜的化學成分,較之湖南鹽有四大特點。一是自身含碘,無需再進行化學成分的添加,吃了不得大脖子病。二是多含硝酸鉀,可以醃製各種青菜,吃起來特別鮮嫩可口,並且耐久保存。三是撈出鹽後的滷水可促進肌腱韌帶功能的恢復,民間以之為治療跌損,腫痛的外用良藥。四是鹽塊煅燒後化水內服可溫中暖胃,對腹脹胃疼有特殊療效。可見,漳鹽成為漳縣之寶。

看點丨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反映出了漳鹽曾經的盛況和輝煌

在歷史上,漳縣古鹽川的先民們在收集和食用硝鹽的活動中,發現了鹽井的露頭鹽泉,便從中取滷食用,逐步形成鹽井,這便是漳鹽開發生產的前奏。到周朝時,人們食用井鹽已相當講究。《漳縣誌》載“鹽井創自秦……”這裡所說的“秦”,應是指周朝諸侯國的“秦國”,人們依靠露頭的鹽泉生產食鹽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歷經唐、宋,直至解放初,當地居民乃至周邊諸縣一直在食用漳縣的井鹽,唐代詩人杜甫曾有詩反映了漳縣地區的生產盛況——“滷中草木白,青者官鹽煙”。

看點丨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反映出了漳鹽曾經的盛況和輝煌

“萬灶青煙皆煮海,一川白浪獨乘風。”這句描繪鹽業生產盛景的詩句好像專為鹽井而作。鹽川古寨“萬灶青煙”的熱鬧景象。據當地的老人介紹,解放初期,以鹽川古寨鹽水井為中心,分佈著上百家熬鹽的作坊,稱鹽鍋房。它們一律是半敞篷式的,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各具形態。然而,房內的佈局似乎是統一規劃的,熬鹽的大鍋大灶,及其放鹽的大裝桶的製造、提煉鹽的工具、以及陳列整齊的各類成品鹽的放置都是規劃好的,一律整整齊齊,不能亂擺亂放。

看點丨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反映出了漳鹽曾經的盛況和輝煌

由於那是經濟和科技水平的低下,無其它燃料,因此柴草是傳統熬鹽的主要燃料,用量特大,常常垛成厚厚的牆壁。同時,先前漳鹽製作過程也是非常艱難的,手工製鹽首先是從鹽井中取水倒入大鐵鍋中,然後用木柴煅燒,大火使水沸騰後改用小火使水分慢慢蒸發。待鍋中起泡,水分逐漸蒸發完,鹽就沉澱而出,最後用粗瓷碗舀到木圈中定型、儲存。經過六個小時的熬製,50斤水才能熬出14斤半的食用鹽。

看點丨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反映出了漳鹽曾經的盛況和輝煌

縱觀歷史,漳鹽的開發生產,不僅為漳縣的設立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且給漳縣和周邊人民帶來了繁榮興旺。千百年來,勤勞的漳縣人民一直掘井熬鹽,世世代代以此為生,有了“寶井汲玉”之說。“寶井汲玉”,一向是漳縣的八大景觀之一,實則是比喻鹽水的珍貴。曾經有一位江湖藝人編唱說:“鹽井灘,銀錢灘,拾石頭,割馬蓮,一挑一袋煙,抬腳動手就是兩個饅頭錢。”

看點丨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反映出了漳鹽曾經的盛況和輝煌

漳縣井鹽從開採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如今,時間的長河雖然沖淡了古老井鹽的輝煌與滄桑,但是值得我們紀念和傳承的,不僅僅是一種味道和技藝,而是對先祖們深度的敬仰和鹽業發展史的矚望。

非遺傳承人展播

高臺通背捶之桑俊斌

看點丨詩聖杜甫的一句詩,反映出了漳鹽曾經的盛況和輝煌

桑俊斌,生於1962年,張掖市高臺縣人,大專文化。自1969年開始跟隨父親桑玉明學習通背捶、八虎棍等武術,至今已有40餘年的習武經歷。1983年參加全省武術比賽,獲二等獎;1984年、1985年連續二次獲得全省武術比賽一等獎;1988年獲全國武術觀摩比賽“優秀運動員”稱號。1988年在全省武術挖掘整理活動中,《八虎棍》獲二等獎,《通背捶》獲三等獎。現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高臺通背捶的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須知:非遺項目、圖片、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