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平時忙於工作,天天盼著週末雙體日的到來,有時遇上週六或週日加班,心裡便有一百個不情願。每次的元旦、春節小長假都感覺不過癮,往往還沒有進入狀態就又到了上班的時間,好像這忙碌的半生從來就沒有休息夠過。所以,心中就時常有一個美好的黃金大夢,什麼時候有空了就惡恨恨的休個長假,天天哪兒也不去,就宅在家裡喝茶、看書、聽音樂......卻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天真的來了,卻讓人無比沮喪。

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曾經夢想天天這樣居家喝茶

2020年這個春節,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一下子打亂了全國人民的生活節律,原來規定的七天小長假被 延長到了十天,之後雖然到了上班時間,但小區物業不允許居戶隨便外出,加上單位工作也無法轉入正常,大多數時間也就只好居家在網上辦公了。從農曆臘月三十算起,今天已經是正月二十二,差不多已經休了三個多周了。從現在的疫情防控形勢來看,這個假期恐怕要滿月了。

居家就是愛國、居家就是守法。作為一個普通百姓,在大疫面前,我們既然不能象那些勇敢的白衣天使一樣做最美的逆行者,不能在前線做抗擊病毒的勇士,那就好好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宅在家裡不外出、不聚會,不給國家添亂、不給前線拖後腿,這也是為抗疫戰鬥做的一種別樣貢獻。

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宅在家裡的日常

人的心理往往都是這樣,平時得不到的東西就會日思夜想、夢寐以求,可真正實現了就會覺得索然無味、懷念從前,尤其這樣一個疫情肆虐的時候。原來上班,每天準時離家、準時回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工作生活雖然平淡無奇,卻也節奏明快,讓人天天都有所寄託。但現在的生活一下子調成了一個單一的頻道,看完了電視、看網絡視頻,在床上躺夠了就去滾沙發,老婆整天變著花樣做吃的,從炸油條、到烤麵包,從煎魚、到燉肉,天天照著抖音做試驗,吃得全家人都不敢上電子秤;開始幾天還好,一個周之後情況就變了,穿在身上的居家服已經在床上滾得起了皺,沒法理發的頭亂如雞窩,甚至鬍子也懶得剃。於是,更年期的老婆就開始抱怨光她一個人幹,怒吼著支使女兒擦地洗碗,把她從結婚以來所遭受的苦難、以及所有藏在心底的陳穀子爛芝麻都抖了出來.....於是,這單調的頻道里就每天多了這樣一個固定節目,弄得全家就像這疫情籠罩下的神州大地,壓抑而令人煩悶。不禁更加天天期盼這可惡的疫情快點過去,快點恢復那令人神往的平淡生活。

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朋友在微信上發的圖片

直到有一天,朋友在微信上發來一個居家生活作息表,頓時莞爾。於是我開始重新規劃這剩餘的“假期”,做了三件一直想做卻沒有時間做的“文化事”,除了學到了知識,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養以外,還收穫了不少無心插柳之功。

將《道德經》通篇翻譯成白話文本

《道德經》是春秋末期我國著名思想家、哲學家老子的鴻篇鉅著,對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的性格養成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在大學期間聽過一個教授的國學講座,曾經對其產生過興趣,也在書店買過簡裝本回宿舍研讀,但終因那時年輕和浮躁半途而廢。以後參加工作,給領導當過一段時間的秘書,經常聽他們在講話時引用《道德經》中的語句,比如“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等,就感到很有文化,又一次起過學習的衝動,但終於還是因為古文本那晦澀的文言文而中止。

現在,我已經年過半百,工作上雖然還有些事務,但卻不是年輕時那樣一點空閒也沒有。關鍵是過了這知天命之年,越來越能接受《道德經》的智慧,尤其是在網上看了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白巖松一個有關《道德經》的講座之後,更想找個時間靜下心來把這篇著作用我自己的理解翻譯一遍,這次疫情居家期間竟然做成了這件頗有文化味的事。

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道德經》帛書

(一)選擇文本。老子《道德經》目前有兩個流行版本,一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甲、乙本,德經在前,道 經在後;二是漢代王弼整理的通行本,道 經在前,德經在後。兩個版本《道德經》在字數上基本差不多,都是5300字左右,但通行本明顯是經過王弼後期編撰整理了,包括其開篇首句“道 可道,非常道”中的“常”字,在帛書本里是“恆”,王弼改為“常”是為了避諱當時的漢帝劉恆名諱而故意為之。

王弼的通行本將道 經放在德經之前,更符合《道德經》中關於道 和德的邏輯關係,語言上相對也比帛書本要條理的多。更重要的是,王弼除了編撰了通行本《道德經》,他還對這個版本進行了註解,現在網上流行的白話文本也大多是在王弼註解的基礎上翻譯的。

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道德經》通行本

由此,我本次研讀《道德經》也選擇了王弼的通行本。

(二)輔助材料。老子撰寫的道德經用的是文言文,由於兩千五百多年前的語言環境和語法形式有一定的差異,據說老子寫這部典籍是在辭官出關之時,被關吏尹喜強邀而作,屬於匆匆草就的作品,裡邊有一些語法和前後邏輯上的問題,加之《道德經》在流傳過程中肯定經過了中間環節的傳抄,必然會出現失真,因此有些章節、有些語句就比較生澀難懂。而王弼的註解同樣也是文言文,在理解上也同樣存在斷句標點、語法造句等方面的問題。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學習,我在通行本的基礎上,又參考了民國文化大家林語堂先生的《林語堂講道德經》、喜馬拉雅有聲書裡的一部《道德經講座》、臺灣著名學者葉曼老師的《葉曼講道德經》等,對其中一些有爭議的地方,綜合上述文化名家的解釋,然後根據我的理解而確定白話文。比如第六章中“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一句,多數人都將“芻狗”理解為古代祭祀時用來代替三牲的草紮成的狗。但我認為這不符合中華傳統祭祀文化習俗,也不符合老子關於天地和聖人無偏無私的觀念表述,所以將其理解為“動物和植物的統稱”即“一切生靈”。

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我正在整理中的《道德經》白話文

這樣的地方還有數處,這篇白話譯本完成之後,我將再進行文學修正,完全定稿再發在頭條號上,屆時敬請各位師友多提批評指導意見。

(三)編譯原則。我這次整理老子《道德經》白話文,大致基於三條原則:一是力求連貫。我認為,老子在寫這部經書時,從整體到每個章節,在表達思想上肯定上連貫的,不會是每章各說各話,所以儘量將每個章節、每個段落的脈絡連續起來;二是力求流暢。如果完全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翻譯,一定會索然無味,所以我儘量在減少篇幅的前提下,按現代語言習慣添加一些骨肉,力求在表達上流暢完整;三是力求保真。儘管這個白話文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整理成文,但絕不是改編,而是在保證語言表達流暢性的前提下,同原著不失真、不走樣。

將近2000幅舊照片翻拍成電子相冊

我自年輕時喜歡攝影。1990年前後,我用攢了數月的工資買了平生第一臺相機,一直用到後來出現了數碼相機為止。這臺用了近十年的相機為我留下了近2000張生活照片,包括我和愛人結婚時的照片、也包括女兒出生後我給她拍攝了大量照片。這些照片有的被愛人精挑細選裝在了大大小小的相冊裡,多數就那樣隨便裝在兩個大鞋盒裡,一放就是20年。

好幾次,我粗略地翻看這些老照片,有些已經開始發黃了,覺得非常可惜,總想把它們翻拍成電子版,一是不佔空間,二是減少失真,但也是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做,這個想法竟然也是塵封了十幾年。也是因為這次居家抗疫,終於完成了這個不算小的文化工程。

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我整理的照片

(一)準備工作。我用的是華為手機,翻拍這些照片所需要的相素是綽綽有餘了。這樣的拍攝也不需要使用三角架之類,只需一塊A4紙大小的玻璃板壓住照片,然後手持手機拍攝即可。

整理這些照片關鍵是後期修剪,我不大會CAD這樣的電腦軟件,便在手機上下載了一個“掃描全能王”APP,它能夠將拍攝成平行四邊形的照片自動矯正為正方形,同時還能實現對比度方面的一些簡單處理,很實用、也很方便。

(二)翻拍照片。為了保證最佳光線,我選擇了四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在陽臺的小茶臺上進行拍攝。剛開始還好,但拍了200張左右就開始吃不消了,那彎腰低頭的動作使我的老腰和頸椎痠痛如錐刺,不得不幹一會歇一會,總算斷斷續續地將這個大工程完成。剛開始拍攝還講究精益求精,後來也就不太注重質量,最後乾脆將多張照片拼在一起拍攝,明顯就是在應付自己了。

(三)後期整理。對於翻拍後的照片,經過了我的三次加工整理。一是用手機上的“掃描全能王”程序進行裁剪加工,變成矩形的規則照片;二是在電腦上用“美圖秀秀”軟件進行進一步加工,包括裁剪、清除多餘的人物,對個別照片加上文字備註等等;三是將這些照片分類整理,歸成數個相冊文件。

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我整理的圖片

在電腦上整理照片的過程,我有機會重新審視每一張照片,20多年前的生活片段一下子就像放電影一樣在我眼前展開,我彷彿又穿越到了那塵封已久的風月。這些照片裡,我女兒的最多,佔了一半左右,包括她從出生不久的百日照,一直到現在參加工作,跨越了二十五個春秋。剩下的是我和愛人的,有合照、有個人照,有些照片記錄的場景瞬間已經完全忘卻,如果不是看到照片的記錄可能永遠也不會記起。

翻看這些照片,我最大的感慨是深切感受到對妻和女兒的虧欠。我年輕時長期在鄉鎮工作,寄宿在單位,每週回家一到兩次基本如同賓館住宿。那時的工作同現在也有很大差別,整天在酒裡泡著,有時回家也是醉漢,我對女兒的學習基本沒有用上一點力,在孩子所有的照片中基本沒有她學習情況的記錄,因為我沒有為她拍攝一張學習的場景,這也是我非常遺憾的地方。

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我整理的圖片

妻子今年已經過了五十,她年輕時的照片雖然算不上漂亮,但卻青春滿面、榮光煥發。她自從嫁給我之後,從帶孩子到一切家務全部一個人承擔。年輕時因為沒有錢買房子,我們結婚後就住在一間13平方的配電室管理房裡,那怎麼叫房子啊?四面透風,冬天冷得室內結冰,夏天就熱得喘不過氣,就是這個小房子,她帶著我剛出生的女兒在裡邊住了四年。我常常怪她脾氣暴躁,也許她那女漢子的性格就是我給她的惡劣環境造就的吧。

我女兒出生後的照片大多是在這裡拍攝的,我梳理著這間小屋子裡的照片,又看看同樣宅在家裡亭亭的女兒和衰老的妻,心裡五味雜陳,更多的卻是對妻的愧疚。

通臨智永《真書千字文》

十年前,我開始學習書法,開始是從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學起的,但後來卻感覺越寫越放不開。後來去南京參加一個書法培訓班,老師告訴我可以結合學習智永的《真書千字文》,回家後,我開始臨習這本帖,感覺幫助很大,一直對這本字帖情有獨衷。

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臨《千字文》

智永禪師是王羲之的七代嫡孫,他出家當和尚後用二十年時間潛心臨習王羲之書法,光用壞的筆頭就積攢了一大筐,他還專門將這些筆頭用土埋起來,起名為“退筆塚”,可見其書法用功之深。同時,他還手書王羲之書法集字名篇《千字文》800餘本,傳播到社會上讓人們學習,成為當時的一件書法和文化之雅事。可惜,智永的這些手抄本《千字文》目前傳世的只有一本,還在日本人手裡,不能不說是一件文化憾事了。

同上面兩件事一樣,我一直想找個時間,將智永禪師的這本《真書千字文》通臨一遍,然後用我自己的理解將其翻譯成白話文本,一是為了學習書法,二是為了學習其中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

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臨《千字文》


目前,這件工作剛剛開始。根據後邊疫情戰鬥進展情況,如果有時間,也把它拿下。

【方圓居文化】結語:

  • 災難是人所共恨的。當不可抗拒的災難降臨,我們所能夠和必須要做的就是聽從國家的召喚,如果國家需要我們上前線就一定要義無反顧,赴湯蹈火。如果國家需要我們全力配合,我們就應當不折不扣地執行命令,堅決不添亂、不拖後腿;
  • 在這場抗疫戰鬥中,居家就是愛國行為,居家也是遵紀守法的表現。在依法居家的大量閒暇裡,不妨做些平時自己沒有時間做、也不能沉下心來做的事,既陶冶情操、又增長知識,等到災難過去,一個充實而又全新的自己出現在新的春天裡,是多麼愜意的事;
  • 我做了這三件所謂的文化事,不僅解決了我多年積攢下的夙願問題,更重要的是對下一步的人生有了全新的感悟,這裡面有從《道德經》中汲取的智慧、有從《千字文》裡學到的教誨,更多的是我在整理家庭舊照片時的感悟和反思。
    今後,應該好好善待自己的家人、尤其是不完美的老妻。人的一生能夠相依為命的支柱除了自己的祖國,可能就是這個健康的小家了!
居家抗疫,我做了這三件“文化”事,卻對今後的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是日,天降大雪....

後記:寫這篇文章時,天降大雪,鵝毛飛片如同精靈翻舞,盪滌著連日來圧在人們心頭的陰霾,半日光景已經積雪如被,寂靜的馬路和小區一片銀裝素裹、粉妝玉砌。相信天晴之時,陽光普照下的神州大地又將是潔白無暇,神清氣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