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姓和氏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有人說姬姓是百姓之祖?

伍弟


古時姓和氏是分開的。

先有氏,後有姓。

姓氏來源有以部落圖騰的,有以封地為姓氏的,有以官職為姓氏的,有以職業為姓氏的,等等。

姓和氏到秦漢時才合二為一。

現在每一個有姓氏的中國人,除了外族改姓的,都有一個有史可查,牛逼🐮的祖宗。

上推祖宗十八代,不是帝王,也是兒子形成的貴族。

為什麼呢?

古時候可不像現代社會,在經歷物資匱乏,戰火紛飛的年代後,活下來的大都是有身份有家底的人。

古代那些帝王貴族姓什麼呢?

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黃帝的後代。

黃帝兒子就有姓姬的。

看過封神榜武王伐紂大家都知道,周王就是姬姓。

周分封的諸侯許多也是姬姓。這些本來姓姬的諸侯到封地之後其後代好多就用封地為姓了。

從三皇五帝傳說,到有史可查的商周,姬作為黃帝的姓氏,自然後代最多。

所以說姬姓作為百姓之祖,是有其道理的。


何以伴月


中國古代的姓氏形成於原始社會的母系社會中,因為諸多的古老姓都有女字旁。姓和氏怎麼形成的,有以下三個原因。

  • 部落區別。古代的姓和氏是分開的,姓不變的,氏可以變。姓代表族號,更是代表整個部落的稱號。如黃帝就以姬姓為族號,炎帝以姜姓為族號。流傳到春秋共有二十二個族姓。古代不像現代人有身份證,那個時候只能用姓來區別同族的人,同姓相親,異姓相防。部落有姓為居住集體,大家一起獵狩,一起採摘。同時還要防止異姓族的侵略。必須同姓才能一心。姓的產生主要為區別不同的部落。
  • 有別婚姻。當部落族人越來越多,姓就開始分支,這樣氏就產生了。姓氏其中一個最主要的作用,就為了婚姻,為了繁衍後代。同姓不婚,這是一個文明的起點,因為我們古人早就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就說明血統關係著生育的健康,我們中國在上古就發現同姓人結婚,生的孩子容易死亡。所以制同姓不婚的規定。這是有重大意義的發現,我們用姓氏來限制通婚,並與不同的族氏進行通婚,從而提升了生育能力,並優化了種族繁衍能力,為什麼中國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國,就因為遠古的姓氏別婚,提高了優生優育,使人口素質提高,並在自然界形成很好免疫力。前幾天讀《林肯傳》林肯的妻子瑪麗就是父母堂兄妹近婚,造成的精神患者,每天折磨林肯。由此,我們同姓不婚,要早西方多少年,和我們談文明,真是笑話。當然,現代姓氏與古代區別很大,因幾千年延續,同姓族人發展的很大,血源關係很遠,所以同姓是可以結婚的。
  • 權利象徵。因為古代姓氏是貴族才能擁有的,一般平民是沒有姓的,貴族有姓,就能享受貴族的權利,姓也是區分階級地位的一種標誌。我們看《莊子》中的庖丁就沒有姓的,平民只能以職業相稱呼。這種現象在漢代消除。姓還是人倫關係之間最重要的紐帶,由姓可以查到我們知道我們是從那裡來的,我們的祖先是誰,我們近支有那些。我們已經成功消除了姓氏貴族的文化,使大眾都一樣平等,不是因為姓氏而讓人歧視,也不會某一姓而高於別人,這也一個了起的文明,而在西方,姓氏貴族文化還在大行其道。說明他們的文明並沒有進步。

為什麼說姬姓是百姓之祖呢。

因為姬姓古老,是遠古始帝黃帝部落的族姓,更是周朝的國姓。傳周文王有一百個兒子,這些兒子分封各諸侯國,又成為國姓。我們所瞭解春秋時的吳國、魯國、燕國、衛國、晉國、鄭國都是姬姓,因而衍生出眾多氏。有據可查的,由姬姓分支出的姓氏有四百多個,佔百家姓百分這八十。這是百姓之祖,如果我們查家譜的話,往上追溯,都能查姓氏來源於姬。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這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由此可見,姓氏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姓氏文化已經進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對誰最大侮辱就是讓他改姓。我們珍重自己的姓,為是對得起祖先。中國人除了鄉土概念重,還有一個就是姓氏文化更看重,無論我們遷徙到哪裡,一定要建立宗祠,建立家譜,讓文化源源流長,我們為什麼要有姓氏,是因為祖先為我們烙下印跡。讓我們負重而行,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一代一代為幸福生活奔波。相信我們姓氏一定會立於世界偉大的民族之林。


夢話春秋


中國古代的“姓氏”文化起源極早,以至於很多問題根本就無法解釋得清楚,只能根據已有的現象對當時的情況進行推測。

尤其是一些姓氏的來源,有很多種說法,至今也只能當做一個觀點,無法證實哪一個是正確的。

“姓”與“氏”在最初是兩種不同的事物,最遲在戰國階段,兩者才完成了統一。所以要想搞清楚“姓”與“氏”的問題,那就得追溯到戰國之前的時代裡。

什麼是“姓”?什麼又是“氏”?

《通鑑·外紀》中有這樣一句話: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簡單來說就是,“姓”是為了追溯某一群人共同的祖先,而“氏”是為了區別這樣一群人中各自的不同。“姓”的範圍要大於“氏”。

說得更簡單一點,“姓”是族名,而“氏”為分支。

我們舉個例子。

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國君的姓為“羋”,就是說他們的祖先是“羋姓”。

這個“羋姓”是怎麼來的呢?也就是說楚國的祖先是哪一個呢?

根據《大戴禮記·帝系》記載,黃帝之子昌意生下了顓頊,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黎和吳回,吳回生陸終。

而陸終的第六子叫做季連,他是“羋姓”,而楚國王室就是他的後代。

楚國有一位賢臣,叫做“屈原”,其實他也是“羋姓”,“屈”是他的“氏”。

也就是說,屈原如果論先人的話,他和楚王有共通的祖先“季連”;而他與楚國王室的區別就在於,他為“屈氏”,楚王是“熊氏”。這兩個都是“羋姓”的兩個分支。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季連是“羋姓”,那麼是不是也意味著黃帝也應該是“羋姓”呢?

但根據記載,皇帝原姓“公孫”,後改“姬”姓,明顯和“羋姓”沒什麼關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就涉及到“姓”與“氏”的衍變關係。

“姓”與“氏”是如何衍變的?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複雜,可以對比一下家譜的修撰。

一代又一代人傳下來,同一輩的兄弟姊妹都在家譜當中,而下一輩該怎麼寫?弄懂了這個關係,就能知道“姓”和“氏”是如何衍變的。

如果同一輩人當中,兄弟三個,老大、老二和老三,那麼在他們這一輩中,這三個人都在家譜上。

而再之後,老大的家譜中只會記錄自己這一支的後代,老二、老三兩兄弟和他們的配偶和老大在同一層,但是他們的子女就不再計入老大的家譜中了。老二、老三同樣如此。

這樣一代又一代人修撰家譜之後,如果再來探究這個家族的話,就會發現實際上他們是呈寶塔狀的。

雖然能追溯到共同的祖先,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輩分越低,血緣關係越淡薄。

再舉個例子。

劉備是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而漢獻帝也是漢景帝的後代,但他的祖先是漢武帝劉徹,從這一代人開始,兩支就地位就分開了,到了劉備和漢獻帝這兩輩人的時候,已經過了近二十代人。

雖然漢獻帝叫劉備一聲皇叔,但是從實際來看,這種關係就和今天兩個同姓的陌生人沒有太大的區別,“五百年前是一家”而已。

知道了這樣的情況,就能知道,雖然“姓”相同,那也只能說明兩人有共同的祖先,但是“氏”才是區別親疏遠近最重要的依據。

於是,因為血緣關係逐漸淡薄,“宗法”的約束就會逐漸減弱,分散到各地的“氏族”逐漸地就和“宗家”分離了,有的還保持著同樣的“姓”,而更多的情況就是以自身的“氏”為新的姓。

如此不斷循環,所以“姓”就從一開始有限的幾個逐漸變得多了起來。

比如還是“屈原”,“屈”從“氏”就慢慢變成了新的“姓”,之前沒有,這是“以氏為姓”的典型。

除此之外,比如“司馬”,這就是以“官職”為新的姓,在其之前,擔任“司馬”這種職務的人是有另一個“姓”的。諸如此類的還有“居住地”,比如“東門”、“南宮”、“百里”等等新姓,還有以國名為新的姓,像“宋”、“鄭”、“蔡”等等;還有以祖先的字或者諡號為姓的,比如“孔子”的姓就是因為其先人“公孫嘉”字“孔父”,還有“莊”是來自於“楚莊王”。

這些新的“姓”在最初都是“氏”,後來才分化為了“姓”,他們之下還有新的“氏”出現,然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次形成新的“姓”。

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了戰國階段,因為新出現的“姓”足夠多,已經可以滿足現實需要,所以為了簡便,“姓”與“氏”就開始等同起來了。

而這些“姓”裡,雖然絕大多數都是後來才出現的,但有一些也具有非常古老歷史。

這些古老“姓”多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帶有“女”這一標識。

比如說,周王室的姓“姬”、齊國的“姜”、秦國的“嬴”等等,還有諸如“姒”、“姚”、“媧”等等,這些曾經出現過的姓,其歷史都非常久遠。

據說之所以帶有“女”,是因為保留了母系社會的一些特徵。

而從實際發展來看,這些古老的姓在最初是否也曾經是“氏”,後來才逐漸被確定,這都很難說得清。不過從歷史發展來說,這種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如果要尋找一些歷史久遠的姓,這些是可以找到的。但如果說真的評選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百姓之祖”,這是無法做到的。

之所以有些人將“姬”姓說成是百姓之祖,那也只是為了向人文始祖“黃帝”致敬而已,真實情況並不如此。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我是待曉兒,專注於文化的科普與解讀,歡迎關注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