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爲近代湖南的名人多嗎?有沒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

雲停寶

湖南歷史上人才較少,被稱為“不知天下家國者”(左宗棠之語)

因為湖南多丘陵,相對貧困,地區發展又不均衡,且人口較多,教育不發達,成為沉重負擔。

明清時期,受對外出口影響,江南大部分地區轉向養蠶取絲、紡紗織布,一些地區從事家庭工業生產的人口已達90%,大量良田被桑樹佔用,傳統的“蘇湖熟,天下足”已不存在,江浙反而成了需要糧食大量進口的省份,而湖南水運相對方便,所以湖南成了江浙的糧倉,這推動了湖南經濟的發展,但缺點是,湖南發展的不過是江浙的低端產業,所以湖南農業人口的比例較高,成為一個農業大省。但基礎教育相對有保證。

近代以來,湖南爆發了一場人才爆炸

據《中國曆代名人辭典》,鴉片戰爭前共收入名人3005人,湖南籍僅23人,佔0.77%,而鴉片戰爭後共收入名人750人,湖南為85人,佔11.33%。譚其驤先生曾說:“清季以來,湖南人才輩出,功業之盛,舉世無出其右。”

從人才小省,突然成為人才大省,其中原因何在?解釋甚多,茲舉幾種說法如下。

其一,清初湖南有一場“文藝復興運動”

這是裴士鋒先生在《湖南人與現代中國》中提出的觀點。

清代初期,王夫之隱於湖南,明末知識分子懲於江山淪喪,對道學持批判態度,試圖從中國文化中尋找更有生命力的東西,所以窮究古典,以古代思想為變革現實張本。

王夫之是近代湖南文藝復興運動公推的偶像

湖南文教原本不發達,王夫之開創了這一傳統,經後來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等人弘揚,成為所謂的“湖湘學派”。該學派尊重古典,當強調以故為新、經世致用,反對遊談無根、皓首窮經,主張一切以現實出發,聖人之學只是精神訴求,不應用來管理實務。

曾國藩與左宗棠矛盾甚深,但二人都支持王學,曾國藩原本反對西洋武器,認為戰爭的決定因素在人不在物,可他看到洋槍洋炮的威力後,一改初衷,他能戰勝太平天國,恰恰是因為借用了西洋軍艦,才取得了成功。

郭嵩燾是將王夫之“聖化”的關鍵人物

在王學的鼓勵下,湖南讀書人敢於背叛經典,特別強調務實,同時在精神上又與前賢貫通,與諸省皆不同,所以帶有很強的驕傲感。

正如楊度在《湖南少年歌》中所說,“中國如今是希臘,湖南當作斯巴達;中國將為德意志,湖南當作普魯士”“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

楊度此人一生多變,曾投靠袁世凱,在其復辟中充當重要角色,後因袁世凱未授予其要職,又成為反袁先鋒。

湖南人自覺地揹負起天下家國的責任,其他省份沒能形成這種氛圍。

其二,清末湖南經濟騰飛

湘軍戰勝太平天國後,就地解散,大量退伍士兵帶著劫持來的財富回到家鄉,引發通脹。通脹刺激了經濟活力,也助長了湖南人不能安於本分、應努力向外發展的情懷。

清末民初的長沙城。

清末湖南是一個比較保守的農業省份,是當時中國除西北外,唯一省城沒有外國企業的省份,人們排外意識非常強,有變革想法的年輕人只能四海為家,雖然他們被自己故鄉所拒絕,但他們在精神上依然保留了強烈的鄉土觀念,所以湖南人比較抱團,有外向性,但又有堅持。

其三,民國初期湖南戰亂不已,民不聊生

湖南地處南北軍閥交戰的中間地帶,被來回拉鋸,人民痛不欲生,有才華的人不得不離開故土,由於故鄉能給予的支持太少,所以他們養成了堅毅不拔、勇敢的性格。所謂“不怕死,耐得煩,吃得苦,霸得蠻”,湖南人百折不回,做事往往能成功。

軍閥混戰時期,中國共爆發了140多場內戰,人民痛不欲生。

總之,近代湖南人物獨領風騷,確有許多客觀原因,但說這是歷史必然性,值得推敲,畢竟必然性需要實證,不能想當然。如果我們再創造這麼一個小環境,同樣能湧現出那麼多人才,這樣的實驗反覆進行,才能確認這是“必然性”,但這在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導致人才井噴的因素非常多,很難說哪個是決定因。如不審慎地去看這個問題,難免產生一種可笑的見解,覺得讓人吃苦、製造苦難才能多出人才,這其實是想當然的說法,可惜被很多人所虔信。


老虎他爹

西漢勳貴多出自楚地,在說細點就是沛豐邑人,蕭何,曹參,周勃,王陵,樊噲,夏侯嬰等,沛縣周邊的還有灌嬰,周苛、周昌、柴武、丁復、王吸、薛歐、靳歙、傅寬、孔聚、陳賀等。

東漢劉秀,南陽郡人,所以東漢雲臺二十八將,很多都是南陽人,比如鄧禹、吳漢、賈復、岑彭、馬武、劉隆、馬成、陳俊、杜茂、任光、朱祜。其他南陽人更多了。

朱元璋的淮西集團,都是他的老鄉,李善長、郭興、郭英、湯和、周德興,常遇春等人,

這說明什麼?是人才都聚集在一個地方了?顯然不是,只是劉秀、朱元璋等人成功了,所以他所在的集團都是人才,

一個人想成就大事業,首先依靠家人,親戚,朋友,再其次就是老鄉了,還有他們的親人,所以在本朝,一門三將軍的多了,父子兄弟連襟都是將軍的也有,難道是人才都在他們家?

也不是,再亂世,你單打獨鬥,又沒有背景,很難有機會成功,但如果你的親人,朋友,同鄉是大佬,他們提拔人才的時候,肯定想到的是親戚朋友,這就是山 頭,現在還有某某會,一樣的道理。

朱元璋成功了,很容易讓人覺得淮西地區出人才,劉邦成功了,很容易讓人覺得沛縣出人才,實際上,只是他們都是嫡系,機會比別人沒背景的多罷了。

人才是可以培養的,那些扶不起的人也有,打多一輪戰爭下來,都被清理出去了,其他只要不死,就是戰功,機會多多,

關羽,岳飛最開始,也不過是一個底層軍官,代領幾百人,這時候你讓他帶十幾萬人,肯定是不能的,但十幾年戰爭下來,能力就出來了,

至於說,他們為什麼能成功,跟他們下面人才並沒有太大關係,很多東西是大勢決定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

之所以湖南近代人才輩出,是有榜樣效應的,

做出榜樣效應的人物,都是在政治和軍事方面,代表人物,有曾國藩,左宗棠,曾國藩挽救了晚清的滅亡,左宗棠收復了新疆,使得中國三分之一的國土不至於被分裂出去,成為湖南近代人傑的榜樣,已至於湖南後起之輩層出不窮,特別是建立了新中國的第一代領導人,是已毛澤東為代表領導的中國共產黨,八一南昌起義中國共產黨有了自己的武裝,領導這隻武裝的就是湖南人的賀龍,還有新中國的軍政領導人,劉少奇,彭德懷,粟裕,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